最远的距离就是《心的距离》!

德国电影《心的距离》告诉我们消除偏见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存有一些偏见,而这偏见是为了保护自己不被伤害和更好的生活下去,自觉不自觉的从生活的经历中提炼出来,是生活经验的一部分。

最远的距离就是《心的距离》!

《心的距离》,而心的距离到底有多远?这个不太好回答,天涯与海角的心灵相通亦或咫尺之间的陌生。

电影讲述的是关于偏见和消除偏见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偏见虽然可以保护我们但也会阻碍我们看到更美丽的世界,让自己的生活变成一个死滩。

主角是一位看上去固执且略有神经质的退休女钢琴家和一位拥有手风琴弹奏天赋的少年贝罗。

钢琴家自己的生活无比精致,井然有序,自己掌控着自己世界的分寸,仿佛一个隔世的避难所,是的,是避难所。因为大门上的好几把重锁将外面嘈杂的无序的世界与室内的宁静淡雅隔绝并保护着自己不被伤害。钢琴家每每需要走出去总是很艰难,艰难的不是开锁,而是无法面跨越对应危机四伏的世界的心理防线。在钢琴家的眼里,外面的世界充满敌意,也可以说这是女钢琴家自己的一厢情愿,但是这份不安全感怎么发生的,又怎样在人们心里生根发芽结出偏见的果。

最远的距离就是《心的距离》!

女钢琴家对移民的恐惧,因为自己生活的安全空间被打破,自己的生活习惯被骚扰。(如:中国人到欧美国家去,带着中国人的奋斗精神和生活习惯让他国人嫌弃与厌烦,对于我们来说那种敌对是不可理喻无理取闹的,但这是人家本国人几百几千年的生活习惯,虽然没有立法但是已经形成了共生共存的默契,中国人或者其他国人过去,因为无视或者不知的情况下引起了众多误会,而这误会就会产生相当的偏见。这也许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糊涂帐。)就像国内,河南的骗子安徽的贼,东北都是黑社会,火车站卖切糕的新疆人这些也许是亲生经历,也许道听途说都成为了我们的经验,生出偏见左右我们的认知。

钱包,是整个故事的开端,也是整个故事的结语,钱是目前人类生存最重要的依赖,而感情的参考物自然就是与生存最重要的联系品,所以钱总是可以制造感情的麻烦,另一方面也增进感情融合。所以钱可以打破彼此之间的屏障,但是重新建立起信任则需要对善意的坚守。

钢琴家有自己恐惧而贝罗有自己的无奈,在第一次与钢琴家在阳台四目相对时,两人便感受到了彼此的孤独。钢琴家需要一个契机走出去,不然她一辈子都是自己的难民,贝罗也需要打破民族的屏障融入真正的大社会,但是何其的困难,不是一个民族融合学校或者课程就能解决的问题,那里只是形而上的,想要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还需要从心出发。

恐惧,困境在不同人身上发生了不同的化学反应,对于年轻人则变成了暴力,因为生活经验的缺失加上同一时间和空间里物质基础的高反差带来的自卑感,让年轻人眼中的世界变的简单,以为只要结果相同那世界就没有隔阂,也许是他们的错亦或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就像影片中女警察也有自己恐惧,一边极力维护自己族人尊严,一边又刻意与族人保持距离,对于自己族人的不自信肯定有她的道理和经验。

偏见的墙是从内心建起,想要打破这围牢需要内心对过往的经验做一个清晰的判断,而这判断需要让自己走出来,站在另一个角度。就像女主看到电视里罗马尼亚政府在巴亚马雷建了一堵隔离贫民窟的墙,而女主站在外界的角度很容易理解那堵墙的滑稽和无用,也让钢琴家看到了自己的问题,而解决问题则需要付出行动。

偏见让我们忽略的更多的善良和那些为之努力的人的善举。而音乐是生活中的一点灵光,也是善意的载体。

消除偏见的不是音乐,是所有私下为之努力的人,忍受着偏见与蔑视和生活的不公的对待,还在坚持捍卫着做为人的尊严,每个人都有自己坚守,忍受贫穷也不丧失善良,“不忘初心” ,用善良和爱谱写的才是最动人的音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