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確診上萬只死了十幾個人,病死率為什麼那麼低?

於無聲處34


很簡單,新加坡採取的措施是讓病毒緩慢的爆發,不要集中爆發,以避免醫療資源的擠兌,這樣病死率自然就降低了。


齊天大聖43908


我高中的同學嫁給了新加坡人,他現在就生活在新加坡,新聞媒體上看到的那些數據和他在新加坡所看到的真實情況,實際上有很大的差別。

新加坡的疫情幾乎是和我們國家同步發生的,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在12月份疫情開始發展的時候,我同學就已經發現新加坡市區救護車的頻率比平時多了非常的多。


到了一月,二月的時候,新加坡官方的數據還非常的低,確診人數很少,可是我同學住的樓下的馬路上面已經可以非常的頻繁的聽到急救車往復於醫院和居民區之間了。

那個時候新加坡也是人心惶惶,在新加坡市區幾乎買不到口罩等防禦物品,我的同學是通過在大陸的親戚朋友郵寄到新加坡才獲得了口罩。

當時覺得很驚訝,因為在媒體的數據上面,新加坡疫情控制的非常的好,可是在新加坡當地人的眼裡,新加坡就是在做消極防疫。儘管救護車出動的次數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可是新加坡政府卻沒有停止人們的聚會,該吃吃該玩玩,正常的工作以及交際一點都沒有停。

在此期間新加坡消極防疫的消息在國內也是時有出現,但是我們中國的態度歷來就是不干預別的國家的內政。所以官方的媒體基本上就不對新加坡做任何評價了,只是偶爾提一提新加坡消極應對疫情的這種政策而已。


有一點你要明白,新加坡政府是更加傳統的中國人領導的,新加坡也有媒體不公開數據造假的歷史。新加坡是一個小國,他們根本沒有辦法承擔所國所帶來的損失和風險。

所以在疫情後期,在該隱瞞的數據已經隱瞞了差不多的情況下,他們採用將老年人隔離在家的這種策略,然後儘可能的把相關的死亡數據歸到其他的基礎疾病身上,很自然的就把數據做得非常的漂亮。

新加坡的經濟和新加坡領導人的私人資產是相掛鉤,犧牲掉一部分人的健康利益,換取在疫情面前個人資產的最小損失是有可能被作為新加坡領導人的一個選項的。

因此,有時候數據歸數據我們看一看就好,不用太當真。病毒對全世界人民都是公平的,防疫做的不徹底,那麼結果就是要承擔生命的代價。


外語那點事


新加坡在一個月之前的確診病例其實並不多,是在近一個月才出現猛增的。自3月17日以來,新加坡確診的病例從266例猛增到將近1.5萬例。所以儘管目前死亡率很低,但疫情還處在爆發期,之後如何還有待觀察。

之前,新加坡的防疫工作一直被世界稱道。他們並沒有完全停擺經濟,卻控制得非常好。通過廣泛測試並隔離所有具有潛在傳染性的人,國家經濟得以保持相對開放並繼續運作。

新加坡具有許多大國所不具備的優勢。

  • 首先,它與馬來西亞只有一個主要的陸地邊界,可以對乘飛機進入的人們保持嚴格的控制;

  • 其次,它還擁有世界一流的衛生系統;

  • 第三,法規嚴厲,民眾配合度高。

那麼,之後出了什麼問題?

答案似乎是外來務工人員,這些人居住在擁擠的宿舍中,疾病很容易在此傳播。而新加坡政府恐怕低估了這裡的感染程度和傳播速度。這些工人在最初的測試中,似乎被忽視了。

新加坡採取的比較寬鬆的管理辦法,需要在阻止輸入性病例,並且迅速發現本國潛在病例的情況下,才能有效。一旦出現漏洞,那麼病毒的傳播速度一定比實施嚴格居家令和社交距離的地方要高。

不過,新加坡面積小,政府執行力強大,醫療體系發達且資金充裕。所以,很可能會控制住事態的發展。

但是,疫情的發展情況的起伏,也給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經驗和教訓。那就是,不管眼下的防控看起來多麼成功,在世界疫情沒有平息的情況下,都不可以過早的放鬆下來,避免第二次爆發。

僅僅因為當地的疫情似乎已得到控制,並不意味著可以完全避免輸入性病例。除非可以確保,不再有其他感染會從外部傳入,或者可以有效地進行跟蹤和控制,並完全沒有本地感染病例。

在世界疫情過去之前,很可能,沒有一個國家,或者任何一個地區是絕對安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