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寫在前面:

《泰坦尼克號》電影講述的愛情故事,大家都已經知曉,就不贅述了。最近令我更感興趣的,是這艘永不沉沒的巨輪背後,屬於那個時代的記憶。

文中談到的是經資料查閱後得到的結論,如有失實之處,還請提出進行討論。

文/來日方甜


《泰坦尼克號》是一部將藝術性和商業性結合得很好的作品。在第70屆奧斯卡金像獎上,它以14項提名和11項獲獎的成績,超過了長期霸榜的《賓虛》。

它的美,不僅僅存在於導演對於細節的把控,還有背後那段震驚世界的歷史——豪華巨輪的夢斷之旅。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導演卡梅隆在奧斯卡上高呼: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

愛情+災難歷史,為整部電影披上了神秘的面紗。在這個包裹著愛情外衣的電影背後,還有哪些值得繼續探尋的故事?

一、影片的拍攝故事

  • 選角風波

當時試鏡傑克的演員,有很多耳熟能詳的名字:馬修·麥康納(《達拉斯買傢俱樂部》男主)、克里斯蒂安·貝爾(DC的蝙蝠俠)、保羅·路德(蟻人)。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卡梅隆在脫口秀上介紹小李子試鏡時的情景


最初定下飾演傑克的是馬修·麥康納,當時馬修甚至已經拿到了劇本,但還是被小李子截胡了。

萊昂納多試鏡時,盛世美顏引來了幾乎整棟樓的女性圍觀。

卡梅隆對自己說:也許應該選擇這個男孩兒。即便後來製片方堅持使用馬修,卡梅隆也沒有鬆口。

  • 最貴的兩組鏡頭

卡梅隆對拍攝細節的要求令人髮指:

傑克站在船頭高呼“I am the King of the world”,總共十幾秒,卻花了100萬美金。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最貴的一組鏡頭


一場在頭等艙用餐的戲,拍攝後因為卡梅隆發現餐具上沒有白星輪船公司的標識,全部重拍,又多花了200萬美金。

那可是1997年的百萬美金。

二、愛情外衣下的真相

這部電影是以真實的歷史事件為背景拍攝,它的巧妙在於:

如果你是一名想要放鬆的觀眾,你可以只看那段蕩氣迴腸的愛情故事;如果你是一名藝術的偏愛者,你可以感受導演在畫面和情節作出的藝術處理;而如果你喜愛探究背後的故事,電影裡也融進了真實。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電影中的經典鏡頭


  • 真實的救援:

本應搭載60艘救生艇的巨輪,實際只裝了20艘,每艘救生艇可乘坐65人(具體數字尚無確切說法,也有裝載16艘之說)。

在那段真實的歷史中,共計1500多人葬身大西洋(在查閱資料時,發現具體數字也存在差異,故只寫概數)。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駛離的救生艇


可能出於慌亂,大部分救生艇都是未滿員就下水。所有下水的救生艇加起來,總共有500多個空位。

更有甚者,第一艘下水的救生艇,上面只坐了12個人,只有2名女性。

500多個空位,原本可以再多500個人生還。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 絕望中的真情:

1) 二副的回憶

泰坦尼克號的二副查爾斯·萊特勒,是最後一個從冰冷海水中被救的生還者,他曾經寫下17頁的回憶錄,詳細描述了那段催人淚下的場景:

在所有救生艇離開的時候,留下的人在甲板上異常平靜。

“只要我活著,那一夜我永遠無法忘記。當船尾開始下沉入水的最後一刻,船上的人開始彼此大聲呼喊:我愛你,我愛你!”

是啊,在面對眾所周知的結局時,大家的反應是靜靜直面死亡,可當那一刻真正來臨時,人們喊出的是“我愛你”。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船開始下沉


2) 真正的貴族

亞斯特四世

當時的第一首富,他把5個月身孕的妻子送上救生艇後,便靜靜站在甲板上點燃雪茄煙,帶著他的狗,同年輕的妻子道別。

在船頭開始入水的凌晨1:40,考慮到亞斯特的存在會對世界經濟和金融市場產生巨大沖擊,一副默多克(就是在冰山前做出“倒退,左滿舵”決定的人)以軍人的方式命令首富作為“關鍵人物”可以登上救生艇,但被拒絕了。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亞斯特在電影中一閃而過


亞斯特把自己的位置讓給一名三等艙的愛爾蘭女性。

亞斯特和他妻子的形象都曾在電影中出現,他妻子就是影片中那個掩飾自己懷孕的年輕貴婦的原型。

古根海姆

世界著名的銀行大亨。他面對慌張四散的人群,帶著自己的秘書換上了最好的禮服。這就是影片中那個回到大廳,向侍者索要白蘭地的人物原型。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古根海姆在電影中的形象


電影中他有句臺詞,是讓一個倖存者帶信給妻子:“這條船不會有任何一個女性因為我搶佔了救生艇的位置而被留在甲板上。我不會死得像個畜生,我會像個真正的男子漢。

壯烈、堅定、決絕,你會看到真正那一刻來臨時他也會有點慌亂,但他始終保持了一個紳士的優雅和體面,多少人在那一刻對這個人物充滿敬意。

斯特勞斯夫婦

這個我曾經寫過的世界第二富豪,是影片中在床上相擁親吻的那對老夫婦的原型,也是美國梅西百貨的創始人。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電影中的這對老夫婦原型——斯特勞斯夫婦


斯特勞斯先生用盡辦法也沒能讓妻子登上救生艇,那句“我不會離開我的丈夫,你去哪裡我就去哪,一同生活,也可以一同離開”的刻骨銘心,被當時的目擊者稱作“是對愛和奉獻的最好表達。“

年近70的斯特勞斯先生拒絕了救生員讓他上船的邀請,他的太太羅莎莉女士也非常偉大,不僅將位置讓給了女傭,還把自己保暖的毛皮大衣脫下來送給女傭讓她保全自己。

永不沉沒的布朗夫人

同船上其他的老牌富豪相比,布朗夫人是他們口中的“暴發戶”。在影片中為了不讓傑克在頭等艙晚宴上失態,不僅大方借出自己兒子的禮服,還對傑克做出了善意提醒。

這個貴婦在災難面前表現出的冷靜、溫暖,讓很多人記憶猶新,尤其是她想讓尚有空位的救生艇回去救更多人時與船員產生衝突。

在死難的乘客中,有億萬富翁阿斯德、著名工程師、炮兵少校、資深報人……他們都把自己在救生艇的位置讓給了穿戴寒酸的三等艙女性。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永不沉沒的布朗夫人


  • 沒有Jack & Rose,可有海倫和肯特

53歲的女作家海倫,60歲的藝術家肯特,在船上一見鍾情。

肯特第一時間找到海倫,送她登上救生艇,自己則留了下來。臨別時海倫送給肯特一個銀製小酒瓶和一張自己母親的袖珍畫像。

肯特的遺體被打撈出來後,他的妹妹找到海倫,把銀紙小酒瓶和畫像交給她,海倫拿到遺物時失聲痛哭:“肯特當時拿著我的禮物,沉默地向我揮手告別,那是我最後一次見到他。”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 平凡人的偉大

救下生還者的卡帕西亞號船長回憶,救生艇上有個婦人流淚說:“當時沒有位置了,一個我不知道姓名的女性站出來把位置讓給我,她說:我還單身,你已經結婚了,你的家人不能沒有你。”

新婚的麗德帕斯和丈夫準備乘船去美國度蜜月,她死死抱住丈夫不願獨自逃生,丈夫無奈之下只能一拳將她打昏。等她再次醒來是在一條救生艇上。

這個幸又不幸的女性,在以後的歲月中再也沒有嫁人,以此懷念深愛的丈夫。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分離


三、曾被歪曲的歷史

泰坦尼克號上有8名中國人,均為底層的鍋爐工。最終生還的有6人,如此高的生還率令居心不良的人醜化、誣陷他們是扮作女性躲在救生艇上偷生。

多年後一名英國導演走訪那6名生還者的後代,拍攝紀錄片《The Six》還原了真相:

其中5人是在甲板上發現一條破舊的小船,漂在海上等到了救援。另一人名為Fang Lang(有譯為方朗),當時同Rose一樣爬上一個門板,最終被救生艇救了下來。

同西方媒體口中“誣陷”相反的是:救生艇上划槳的一名船員體力透支,而從鬼門關回來、剛剛恢復體力的方朗,馬上接過船槳劃了起來,被指揮官大加稱讚:“像英雄一樣!我願意救這樣的人!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等待救援的Rose,方朗獲救時也是趴在一塊門板上


四、真真假假

  • 被誤解的人?

泰坦尼克號母公司白星的董事總經理Ismay(電影中讓船長提速的人),被稱搶佔他人位置,跳到救生艇上生還;還有一名日本鐵道員副參事,細野正文,被指男扮女裝而生還。

但有調查稱Ismay並沒有電影中那麼不堪。

據稱,當時泰坦尼克的右舷是婦孺優先,左舷沒有這個區分,排隊上船。當時Ismay在左舷協助婦孺登船後,發現最後一艘救生艇被放下後還有空位,並且周圍暫時沒有其他可被救助的乘客時,他才帶著資料上船的。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白星總經理 Ismay


而細野正文,有記載稱他生還後面對全國的指責,並沒有辯護一句。離世後發現了他的手札記錄:

他當時準備與船共生死時,被人叫住,原來救生艇上還有2個空位,先是一個頭等艙乘客跳了進去,他猶豫之後也登了上去。

這兩人是否真的被冤枉,現已無從考證。我們知道的是:這兩人一生都被稱為“泰坦尼克號上的懦夫”,受盡了指責。而細野正文甚至被編進了日本教科書,成為教育下一代的反面典型。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細野正文


  • 災難背後的不堪陰謀?

關於泰坦尼克號的沉沒,坊間有各種猜測。

埃及公主亞曼拉的木乃伊詛咒、“經濟秩序重構的暗殺”……這些已被證偽。

而最流行的一種猜測便是白星公司當時經營困難,為騙取鉅額保險賠償金,改裝了一艘破船作為泰坦尼克號,製造了這起災難。

這一猜測被很多人認為可信,是因為依據彷彿很站得住腳:

1) 白星總裁JP·摩根起航前取消了行程,而一起取消行程的,有55人;

2) 泰坦尼克曾突然改變航線,可能想與加利福尼亞號會合;

3) 當時離泰坦尼克號最近的加利福尼亞號上,除了船員和3000件羊毛衫、毛毯外,沒有搭載一名乘客;

4) 泰坦尼克號上部分工藝粗製濫造,一些救生艇像篩子漏水,固定的鉚釘也在後來的檢測中認為質量不合格;

5) 打撈起來的3600多件物品,沒有一件刻著泰坦尼克號的標記。

無論以上依據是否為真,白星公司確實從這起海難中得到了鉅額賠償,起死回生。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五、愛情外衣下的精神內核

這部將藝術性和商業完美結合的作品,除了歌頌愛情、體現災難面前的人性光輝,還包含了對妄自尊大的一種影射。

行駛在大西洋上的這艘巨輪——泰坦尼克號,可以看成是一個小的社會,是世界的縮影,船艙分為頭等艙、二等艙、三等艙、底層的鍋爐船工。

而我們所處的世界,也有發達與不發達之分。

身為導演的卡梅隆曾說:“曾經有一種人類制度,就像一臺巨大的機器,它動力十足,全力前進,無法逆轉,無法及時停下以避免災難。”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卡梅隆在紀錄片中對《泰坦尼克號》的結語


一旦撞上冰山,處於頭等艙的富人依舊掌握著權利的槓桿,他們有更多的資源和辦法去獲得優於底層船工的條件,社會也是如此。

泰坦尼克號背後那些歷史的探究、時代的記憶,其令人著迷之處,是因為它裝進了整個世界,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形態和背景。

而影片中,下令“全速前進”好大喜功的船長,和妄自尊大、盲目自信的經理Ismay,作為這艘被當作社會縮影的巨輪指揮者,是不是總能從現實中找到原型?


重溫《泰坦尼克號》:那些藏在愛情外衣下的歷史和真相


總是在說電影中“婦孺先登船”的號召體現了紳士精神,但實際情況是:生還者中,頭等艙的比例還是遠高於三等艙。

當年的真相已無從考證,但冰冷的數字告訴我們現實殘酷的同時,也不能否定在這個過程中作出犧牲的人們——無論貧窮還是富有,他們都一樣偉大。

好好珍惜身邊人,不要等到來不及才說“我愛你”。

謹對沉船事故中的遇難者致以深切哀悼。

願好人平安。


————————

▶︎我是@來日方甜 ,關注我,影視娛樂和綜藝明星,你喜歡的我都有~


更多精彩請點擊:

用1200萬,收回12億票房:天才少女如何在百萬誘惑下完成自我救贖

被綠,被嘲吃軟飯,蟄伏5年,他憑藉“劇拋臉”演技逆風翻盤

許飛“聲討”尚雯婕:30多歲的你,還不懂成年人的遊戲規則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