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今年嫁接,还能环割吗?该注意些什么?

用户9387823259025


 一、枣树环剥(开甲)原因

  环剥即生长季节对骨干枝进行环状剥皮,能暂时中断光合产物向下输送,使上部养分积累相对增多,满足开花坐果及幼果早期生长发育的需要,可显著提高坐果率和枣果品质,这一措施统称枷树或开甲。我国枣主产区历来把此项技术作为枣树管理的一项措施,每年定期进行。

  二、枣树环剥时间

  各品种开花坐果的特征不同,因而环剥时间也有差异。

  对于落重、不易坐果的一般品种,环剥最适宜的时间在盛花初期,即全树大部分结果枝已开花5~8朵,正值花质最好的“头蓬花”盛开之际,这时所坐果实生长期长,个大整齐,成熟一致,能达到品种固有的品质。环剥果过早,效果反而差。如河北省石家庄,4月份发芽前后环剥,坐果增长108%~187%,5月份蕾期环剥增长335%~412%,盛花期环剥则增长536%。环剥过晚,不仅坐果时间相应推迟,果实生长期缩短,果实大小、成熟度、出干率、含糖量等也会降低,而且还可错过对坐果有利的时期,使产量受到损失。环剥伤口的愈合,也因不同时期树体生理活动能力的差异和气温等环境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如河北沧州地区,金丝小枣环剥后开始形成肉眼能见到的愈合组织,4月份需要25~40天,5月份需要10~18天,6月份只需要8天。4月中旬以前和8月份以后,因形成层活动处于低潮时期,韧皮组织不易剥离,因而伤口愈合不良,树势受损加重,甚至整株死亡,所结的果实也因树体营养供给不良,发育弱小,后期落果严重。

  对于花期容易坐果、花后落果严重的品种,环剥最适宜的时间在盛花末期到生理落果高峰以前的这段时间。如落果重、落果期长的圆铃枣,在枣花将近开尽,幼果开始发育,环剥引起的营养转化,不会使坐果骤然大量增加,从而使采前坐果比不环剥的树株增加0.5~2倍,产量增加0.3~1倍。盛花期环剥这类品种往往会坐果过多,从而引起供给单果的养分不足,而且环剥伤口在落果高峰前就已开始愈合,逐渐失去调节营养运转的作用,因而防止落果的效果不明显。枣树进入生理落果高峰以后环剥,因坐果数已经大量下降,环剥已失去意义。

  三、枣树环剥部位

  枣树成龄结果树以主干为好,因为此处不仅位置低,操作方便,其韧皮组织发达,容易剥离,而且伤口容易愈合。若在主枝部位环剥,其韧皮组织较薄,操作不便,伤口愈合能力较差,稍不注意即愈合不良,因此,北方枣区多以树干环剥为主。而在主枝部位进行环剥的,多应用于临时加密树或临时性的辅养枝,以促使幼树提早结果,并有较高的产量。对干径3~4厘米、树高2米左右幼树的枝径不足2厘米以下层分枝旅行环剥,可获得株产鲜枣2~7千克,并且不影响上部永久性枝系的生长发育。

  枣树树干环剥通常在幼树干径达到10厘米左右,树冠基本形成之后开始施行。第一次环剥,从距地面25厘米左右的部位开始,以后每年一次。环剥位置每年上移3~5厘米,直到接近第一个主枝时,再从下而上重复进行。

  环剥宽度应根据树势、树龄灵活掌握。一般成龄壮树7~8毫米,中等树势的成龄树为5~7毫米,偏弱的成龄树、幼树结果树为3~4毫米,并掌握伤口能在生理落果高峰之后完全愈合,并要求环剥口在1个月左右环剥为好。环剥宽度过窄,伤口愈合过早,不能防止严重的生理落果,效果不好;过宽,前期坐果虽多,但因果实营养供应不足,后期落果增多,果实发育小,增产效果不理想,而且由于伤口愈合过晚,消弱树势过重,甚至会造成死树。

  四、枣树环剥技术

  对枣树环剥时,先用枷树钩子或手锯除去环剥部位坚硬的已经死亡的老树皮,露出粉白柔软的韧皮组织(活树皮),再用锋利的刀尖,按要求的环剥宽度仔细切割韧皮两周,取下切断的韧皮组织。切割时,要求伤口平整光滑,不伤木质部,伤口上下两端的韧皮组织仍旧紧贴木质部上,不翘起露缝。下缘切口要向外倾斜,防止积聚雨水,阻碍伤口愈合。

  环剥虽有提高枣花坐果、减轻落果的显著功效,但也有削弱树势的副作用,如果操作不当,伤口过宽过重,不能及时愈合,对削弱树势很明显。在生产上,进行环保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按照树龄、树势掌握环剥适宜宽度,以环剥处直径的1/10为宜,最大不能超过1厘米。

  2、环剥宜在晴天进行。

  3、刀口平直,宽窄一致,不伤木质部。

  4、开甲后应注意伤口保护,以防虫害,使伤口适时愈合。一般采用涂药、抹泥和绑缚塑料薄膜等方法。涂药方法是于伤口处每隔10天左右涂抹1次杀虫剂,连续涂抹2次。伤口抹泥是于开甲15天以后,用泥将伤口抹平,既可防虫害,又能增加湿度有利于伤口愈合。绑缚塑料薄膜是开四后在伤口处缠缚塑料薄膜,起到保护伤口、有利伤愈的作用。

  5、应加强肥水管理,确保连年丰产。

  环剥处理的生化效应很快,一般在环剥5天,就可发现叶片有较多的耐水化合物积累,一直到硬核前的一个较长时期中,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始终较高。环剥处理改善了花果的营养条件,因而果实发育快,成熟期提早,品质也有所提高。




天天学种植


你好,我是卫农,很高兴回答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

对于题主提出的,枣树今年嫁接,还能环割吗?该注意些什么? 这个问题,卫农以为嫁接和环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作务方法,不应该同时出现在同一棵果树上。



对枣树进行嫁接的目的,主要就是为了改换品种的。嫁接后当年的主要任务就是要,保证接穗的成活和旺盛生长。因此刚嫁接完的枣树,不管是劈接,还是皮接,都是不能进行环割,尤其是对高接换头的枣树,更要注意养分的充分供应,是不能进行环割的。

对枣树进行环割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花芽分化和开花坐果率。就是通过切断韧皮部,暂时中断有机物质上下的运输渠道,来促使枣树多开花和多坐果的。环割时注意把握好深度,不要损伤了形成层,环割应该在枣树盛花期的晴天进行。



从以上两个作务管理方式来看,枣树嫁接后需要大量的营养,才能让接穗更好的生长,是不能切断养分的供应渠道的;而环割是通过暂时切断养分运输渠道,促使枣树多开花多结果为目的。因此说,对于嫁接后的枣树,是不能进行环割的。

需要注意的问题:对于刚嫁接的枣树要注意加强管理,及时抹除接穗下边的萌芽,防止因养分流失,而影响了接穗成活。接穗成活后要注意逐渐松解包裹的塑料薄膜,不要一次解除,再就是当接穗长到20多公分左右,要用木棍进行扶持,防止被大风吹断了。



环割的时候要注意,环割的对象应该是生长比较旺盛的大树,移栽不久的小树,以及树势衰弱的枣树不适宜进行环割;再就是环割时要注意掌握好适宜的时间,环割后要对伤口涂抹保护剂,促伤口愈合。同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以及加强水肥供应,提高树体营养水平,防止因环割影响了树势。

以上是卫农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欢迎批评指正。


卫农老头


在题中,题主没有说清是今年刚嫁接完的枣树,是换头的主干嫁接,是增加品种的枝干嫁接。还是准备今年要对枣树进行嫁接,下面就根据我的枣园管理实际,从这两方面分别进行回答。

一,今年刚嫁接完的枣树。

【1】换头嫁接。

刚刚嫁接完的枣树,不管是劈接,还是皮接,都是不能进行环割的,原因是:

不管砧木是粗,还是细,刚嫁接的枣树,即使是已经成活,还依然是幼树。砧木直径粗,根系必然发达,根系所吸收的营养和水分,完全能够满足小小接穗对营养和水分的要求。在水分和营养充足的状态下,刚成活的接穗,开花、坐果所需的营养和水分,特别是营养,根本不缺乏,没必要环割,毕竟环割要消耗人力、物力。对这样的枣树进行环割,与环割就是为了满足开花、坐果对营养的需要相悖,是多此一举,没有任何意义。

砧木如果过细,直径不超过2厘米,过细的主干木质部还没生长成熟,如进行环割,很容易造成主干无法承受住接穗成活后的,枝繁叶茂的重量,可能自然的就被压断,特别是遇风等外力,即使很微小,也免不了折断的命运,造成嫁接的接穗死亡,也使嫁接失去了意义。这样的环割得不偿失。

【2】增加品种的枝干嫁接。

如果是想在枣树上增加另一个或几个枣树品种,在较大的枣树上,进行枝干嫁接,是能够对枣树进行环割的。这样不影响接穗的正常生长,还能促进原有枣树枝干坐果枝条的开花、坐果。

二,准备对枣树进行嫁接。

▪如果是环割后,准备对枣树进行嫁接,只能是芽接。因为环割时,枣树已经开花,这个时候,已经错过了劈接和皮接的最好时机,强行进行嫁接,成活率不会太高,失败几率较大的嫁接,即使进行了嫁接,成活率低,嫁接也就失去了意义。

▪如果进行的是芽接,就一定是在枣树的枝干上进行,嫁接和环割之间没有任何冲突,为了提高枣树的开花和坐果能力,进而提高枣树产量和枣果的质量,可以进行正常的环割。

三,环割时要注意的问题。

我的枣园,在管理中,不管是嫁接前环割,还是嫁接后环割,环割时,都特别注意一下几点。

【1】

掌握好环割时间,环割要在枣树半花半蕾时进行。

【2】如果是枣树第一次在主干进行环割,刀口一定距地面30厘米以上,保证环割对开花坐果枝条发生作用,也利于防止爬虫对刀口的损伤,还可以有效防止水浸。第二次环割刀口要在第一次刀口之上,两次刀口最少距离5厘米。

【3】环割使用的刀具必须锋利,刀口不能有毛刺,环状切割时,要注意刀口开始端与末尾短对齐,不能错位。

【4】环割时,要选晴天进行,免遇雨,雨水进去刀口,使刀口受到污染,不利于愈合。

【5】环割后,要对刀口涂抹杀菌杀虫药剂,并用塑料条扎紧刀口,防止刀口受到病菌和害虫侵害,影响枣树生长。

【6】环割后,要经常检查刀口愈合情况,对未愈合伤口,包扎用塑料条不能松懈,发现松懈或脱落要立即重新捆扎。

【7】环割刀口愈合,要及时解绑塑料条,避免出现“卡脖树”。

枣树除了换头的嫁接外,嫁接与环割之间不矛盾,不产生任何冲突,嫁接和环割按照日常管理进行就可以,环割时,一定要牢记各注意事项,以使枣树免受环割操作不当带来的伤害,使环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是初始农人,枣树种植者。个人观点,不妥之处,请指正。欢迎关注、转发、点赞、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