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b站2020五四青年節宣傳短片《後浪》?

搞笑小生歡樂多


這位講話人是演員,說的是當今青年什麼都能做能發輝,而看不貫人和他們格格不入,青年是早上八九點鐘太陽,世界歸根結底是青年的發明創造為中華民族更強大貢獻青春熱血,更好體現,有更好末來,但人是萬圽之首,青年人再怎麼精明能幹離不開帶他的人,五四運動的出現,是中華民族反帝反封建的開始,今天年青人一切,是由上輩人推帶出來的,影視演員的論講帶表不了老輩人,國家要發展強大離不開年青人,但也不能沒有上輩人支持幫助,所以天地萬物,青年才子們和上輩人共同聯合互學互幫才能更好建設國家發展生厃力,讓祖國走向更強大,太陽是青年的,也是中年的,共同在蘭天下為祖國奮鬥吧,


八叔觀聞天下事



代長春


101年前青年的街頭吶喊,在當代青年心中已掀不起半點波瀾。本以為今年五四會平靜度過,沒想到朋友圈卻被B站《獻給新一代的演講》刷屏。
“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52歲的“前浪”何冰用老一代激情澎湃的朗誦腔,毫無保留地讚美年輕人。
然而,朋友圈裡轉發卻大部分都是中年人,有人質疑它爹味十足,就像老年人拍著年輕人的肩膀,說年輕人,就這麼幹,沒錯的!雖然表面上是表揚,是讚美,但體現出來的,卻有一種油膩的討好感。
一手轉發給高二的妹妹,看了不足30秒就被她關掉了,嚴肅的言論和略顯說教意味的辭藻,想必不會是00後們所喜歡的。

網上有個評價是:只要轉發了這個視頻,就是中年人,只要沒轉發,才是年輕人,大家沒刷完視頻,卻開始著急站隊,那麼你到底是前浪還是後浪呢?
想必有一批人會疑惑:自己到底是前浪還是後浪的人呢?
但當你開始疑惑時,其實你已經落後於時代,至少在懷疑自己是否已經開始淪為前浪了,你就少了一點進取的銳氣。
看看演講詞的一些原文:
那些口口聲聲,一代不如一代的人,應該看著你們;像我一樣,我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先譴責了一下:一代不如一代,誰會這麼說呢?就是那些已經不再奮鬥的,自以為功成名就的前浪們,才有閒工夫這麼說,才有閒工夫看著你們,滿懷羨慕。
沒有什麼好羨慕的,這個時代,不也是你正在生活的時代嗎?憑什麼要看著後浪,而不是一起繼續浪?是身體不好?精力不夠?還是已經變得懶惰,給退位找了個藉口?
自由學習一門語言、學習一門手藝、欣賞一部電影、去遙遠的地方旅行。
話說,很多已經40歲、50歲的人,一樣在學Python,一樣在學英語,一樣在學藝術,一樣在欣賞電影,一樣去遠方旅行,一樣在創作自己的Vlog,甚至一些作品水準讓年輕人羨慕不已。所以,很多人確實年齡大了,但他們不是什麼前浪,他們一直在浪,沒什麼前浪、後浪的說法。
只有不浪,只有浪不動的人,才自詡為前浪,才去看著自己定義的後浪,才去羨慕繼續浪的人。他們不過是給自己已經逝去激情的內心一點安慰。
我們可以找藉口——“看,我已經老了,浪夠了,世界是年輕人的,你們趕緊去浪吧。”殊不知,什麼是活到老,學到老,浪到死。
這或許才是真正的“五四精神”,我們終將老去,但永遠帶著年輕人的烙印,這個時代屬於所有“向前進”的人們。
或許根本沒有前浪和後浪之分,有的只是不斷激起的那些浪花。但我們確實需要“雞湯”和“信仰”,畢竟活得出彩越來越難。
但這碗雞湯似乎還帶著區別,那些氣勢恢宏、剛毅的形容詞更多從男性角度出發,這也難怪,談及五四青年節,更多人會將其定上“男性”的標籤,致敬年輕、剛毅、勇敢的“五四精神”。
但我們依然渴望在這樣一個熱血的節日裡,致敬那些堅定、溫柔、獨立的“木蘭精神”。畢竟時代,早已不能忽視這股柔軟的力量。
與其糾結於前浪與後浪,不如此刻就浪起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