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01

長久以來,提起中國傳統戲曲,大家會不約而同地想到京劇。

就連國際社會提及中國傳統文化時,也大多都會列舉“Beijing Opera”作為例證。

所以,當2001年,崑曲成為中國的第一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時,很多人都以為,這僅僅是針對這門幾近衰絕的古老藝術做搶救性保護。

2004年4月,白先勇老師主持編排的青春版《牡丹亭》在臺北首次公演,轟動全城。

《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隨後,海內外迅速掀起一股“崑曲熱”,並持續了數年之久,崑曲開始走入大眾的視野。

得益於以白先勇、餘秋雨為代表的一批文化大師對崑曲藝術的研究和普及教育,這些年,我們開始對崑曲有了逐漸深入的瞭解。

《笛聲何處》正是餘秋雨老師專門論述崑曲藝術的一部小冊子,雖然篇幅不長,內容卻非常豐富。

《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笛聲何處》不僅講述了崑曲400年的歷史沿革,崑曲的藝術特點,以及崑曲文化價值的方方面面,還對崑曲最傑出的4部作品:《牡丹亭》、《清忠譜》、《長生殿》和《桃花扇》,進行了詳細的解說和賞析。

餘秋雨老師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文學系,在戲劇理論研究領域成就斐然,同時,他多年來筆耕不輟,文字駕馭的功夫也相當了得。

所以,這本《笛聲何處》,既富有學術的深度和廣度,又沒有學究式的枯燥和深奧,讀起來令人如沐春風,合上書則深感回味無窮。

在餘秋雨老師精準又平實的語言裡,我對崑曲藝術有了更全面的瞭解,也終於明白,推舉崑曲作為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的確名至實歸,原因主要有三點——

第一,中國人對崑曲的“集體性痴迷”,曾經長達200年之久;

第二,中上層知識分子投身崑曲的創作,為崑曲注入了高濃度的文化血液;

第三,崑曲的美學意義已經完全滲透進了中國人的文化裡。

02

崑曲曾經讓整個中華民族痴迷了長達200多年之久,從明萬曆年間至清代乾嘉之交,大致上就是17世紀初到18世紀末。

痴迷到什麼程度呢?祁彪佳的《祁忠敏公日記》和張岱的《陶庵夢憶》為我們提供了兩個不同的視角。

祁彪佳,明代的政治家、戲曲理論家,在明代崇禎年間曾任蘇松巡按。

他的這本《祁忠敏公日記》,如實記錄了當時的朝廷官員們日復一日聽崑曲的生活。

比如,1632年5月到7月的這部分條目——

《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祁忠敏公日記》節選

“五月十一日,赴周家定招,觀《雙紅》劇。”

“五月十二日,赴劉日都席,觀《宮花》劇。”

“六月二十一,赴天康侯席,觀《紫釵》劇至夜分乃散。”

“六月二十七日,赴張濬之席,觀《琵琶記》。”

“六月二十九日,同吳儉育做主,僅邀曹大來、沈憲中二客觀《玉盒》劇。”

“七月初二,晚赴李金峨席,觀《迴文》劇。”

“七月初三,赴李佩南席,觀《彩箋記》及《一文錢》劇”

“七月十五,晚,邀呦仲兄代做主,予隨赴之,觀《寶劍記》。”

……

從這份日記裡我們可以看出,當時京城的一大批官員的日常生活就是,赴宴,看戲。

其實,就當時的崑曲演出來說,官場只是冰山一角,更廣泛的流行是在民間。

赫赫有名的蘇州“虎丘山中秋曲會”就是例證。

“虎丘山中秋曲會”是明代一年一度的全民性戲曲大賽,以演唱崑曲為主。

更重要的是,這種全民性匯演,沒有官方組織者,完全是民眾自發聚合而形成的。

當時崑曲在人民群眾中的流行程度可見一斑。

張岱的《陶庵夢憶》對這一盛況有詳細的記載——

《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陶庵夢憶》第五章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遊冶惡少、清客幫閒、傒僮走空之輩,無不鱗集……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處,大吹大擂,十番鐃鈸,漁陽摻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

更定,鼓鐃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錦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麴,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

更深,人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絃迭奏,聽者方辨句字,藻鑑隨之。

二鼓人靜,悉屏管絃,洞蕭一縷,哀澀清綿,與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為之。

三鼓,月孤氣肅,人皆寂闃,不雜蚊虻。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雲,串度抑揚,一字一刻。

聽者尋入針芥,心血為枯,不敢擊節,惟有點頭。然此時雁比而坐者,猶存百十人焉。

使非蘇州,焉討識者!”

從這段文字裡我們至少可以看出“虎丘山中秋曲會”的3個特點——

第一,這是一項全民參與的活動,連家庭婦女都趕來了。

第二,持續的時間非常長,從“天暝月上”到“三鼓”,也就是從傍晚一直到三更天。

第三,先是萬人齊唱,然後一輪輪地清唱,一輪輪地淘汰,最後決出冠軍。

由此可見,崑曲在民眾中普及程度,不僅僅是人人看戲,更是人人都會唱戲。

《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蘇州虎丘千人石,“虎丘曲會”在此舉行

僅僅這3點,已經足以說明當時全民痴迷崑曲的濃烈氛圍。

陸文衡在《嗇庵隨筆》裡也說,蘇州一帶看戲到了“通國若狂”的地步。就“虎丘山中秋曲會”的情形而言,這種描述實在不算誇張。

戲劇與其他文化形式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戲劇更多的文化屬性體現在劇本之外,劇本只是戲劇的起點。

戲劇思維要求我們在考量一個劇種的時候,除了劇本的文學評價,更重要的是——

以演員為中心的舞臺表現,舞臺前觀眾的接受程度,演出結束後觀眾對戲劇的自發傳播;甚至,還要在歷史進程中去查看,這種傳播的持久性。

從這個意義上講,除了崑曲,沒有哪一種戲劇能夠在中國大地上傳播得如此廣泛和久遠。

崑曲,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古典戲劇的魁首。

03

崑曲,是世俗藝術中吸納上層文化最多的一個門類。

士大夫中的中上層知識分子與崑曲的親密接觸,讓崑曲劇本的的精神境界幾乎可以與唐詩宋詞一較長短,同時,也為崑曲奠定了優雅寫意的中國傳統審美格調。

中上層知識分子對崑曲的參與,不僅僅是聽戲看戲,而是深入到了戲劇創作的每一個環節。

有史料顯示,明代進士及第而做官的劇作家多達28人。

科舉成績雖然並不能完全和文化水準等同,但這一現象從總體上還是反映了當時的中上層知識分子和崑曲創作活動的密切關係。

這些“進士”劇作家中,最著名的當屬湯顯祖和沈璟。

沈璟小湯顯祖3歲,考中進士的時間卻比他早9年。

《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江西撫州湯顯祖紀念館

才華橫溢的湯顯祖因為不肯敷衍當時的權臣張居正而屢考不過,直到張居正去世的第二年才中了進士。

儘管人生的開局略微不同,湯沈二人最後卻殊途同歸。

他們都是大約在宦海沉浮了15年左右後,選擇辭官回鄉,醉心於崑曲創作。

湯顯祖作為劇作家的成就,無需多言。一部《牡丹亭》,就是中國古典戲劇的巔峰之作。

沈璟精研音律,他對崑曲的貢獻,主要集中在曲詞的格律、唱法上

以湯顯祖為代表的這批文人劇作家,不僅創作劇本,而且長年與藝人們在一起,排戲演戲,於是,他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全部都沉澱在了崑曲裡。

比如:崑曲唱詞的典雅生動、意韻悠長;崑曲的編劇技法高超,能夠將主題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故事情節鋪陳開來;崑曲的唱腔婉轉清麗,一唱三嘆;崑曲的表演分工細密,舞姿抒情寫意……

《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文人參與崑曲創作還有一個重要的作用,就是他們有能力從實踐活動中提煉總結出經驗,然後昇華到理論高度,並記載呈現出來。

比如,湯顯祖的《宜黃縣戲神清源師廟記》,呂天成的《曲品》、王翼德的《曲律》,李漁的《閒情偶寄》,等等。

這一系列的理論成果,今天經由戲劇專家們梳理,轉化成了中國傳統戲劇學,指導著當代各個劇種的創作和發展。

所以,崑曲是百戲之母,這一點毋庸置疑。

04

崑曲是中國文化發展到明清之際,各個領域的成果經過融會貫通之後的一次集中展示。

在風行了200年後,崑曲無可避免地衰落下去了。

但是,崑曲所代表的審美意識,卻早已經滲透到了其他的藝術形式中,更融入了我們整個民族的文化潛意識裡。

《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首先,崑曲高度詩化的風格,是中國戲劇一脈相承的主基調。

崑曲不僅文詞是詩化的,音樂唱腔和舞蹈動作也都獲得了詩情畫意的薰陶。

從某種意義上講,詩化的意思是寫意,是想象,詩化的反面是寫實。

所以,中國戲劇的舞臺佈景從來都只需要一桌一椅。留下空白,才能想象,才有詩意。

這種“留白”的手法,其實也是中國寫意畫最大的特點。

其次,崑曲連綴型的鬆散結構,體現的是中國人獨特的時空觀念。

崑曲連綴型的鬆散結構表現在兩個方面:摺子戲和清唱。

一部完整的崑曲劇目經常長達數十折,從頭演到尾得好幾天,後來,為了適應觀眾欣賞的需求,就會挑選出戲劇衝突最集中的那些部分進行表演,這就是摺子戲。

崑曲的這種鬆散結構,讓這種從整體劇目裡拆卸、重裝的每一折,甚至每一段,仍然具備了非常高的觀賞價值。

同時,崑曲的詞曲唱段相對於整個崑曲劇目來說,也是可以分離出來的,前面我們講的“虎丘山中秋曲會”的盛況,就是最好的證明。

即使崑曲整體衰落以後,摺子戲和清唱活動依然保持了長久的生命力。

時至今日,摺子戲和清唱已經成為中國很多的傳統戲劇和地方戲劇,留存和傳播的重要手段。

而且,崑曲的這種連綴型鬆散結構和中國卷軸畫所表達的時空觀念是一致的。

中國的卷軸畫在一收一放之間,暗合了時間的流逝,空間的轉換。

《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每一次畫卷的收展,都從整體的畫面中截取了一個小小的片段。

每一個小片段,都有獨立的意象,獨立的審美意義。

這不正是摺子戲和崑曲的整體劇目之間既獨立又統一的關係嗎?

最後,崑曲演出的特殊形式,正好契合了中國人的生活哲學。

崑曲的演出形式,兼具儀式性和遊戲性,與我們現代常見的歌劇、話劇演出,有非常大的不同。

話劇表演要求觀眾在黑暗中正襟危坐,忘卻自我,最好從頭到尾,完全沉浸在舞臺營造的“夢境”和“幻覺”之中。

崑曲表演則隨意得多。家庭戲班的演出,常常是家族儀式、宴請儀式必不可少的娛樂項目。這樣的情節,在《紅樓夢》裡隨處可見。

職業昆班的流浪演出,則經常是民間的節慶慶典、宗教儀式最核心的活動。為了吸引民眾參與的熱情,活潑輕鬆的形式就成了“剛需”。

而且,崑曲藝術還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大量的票友參與演出,有的票友還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水準。

這種可以隨意出入的、帶有很大遊戲性質的自由,正是崑曲,也是中國戲劇的獨特靈魂。

《笛聲何處》:為什麼說崑曲才是中國戲劇的最高典範?

這種自由灑脫,曠達不羈的精神,正是東方美學的獨特神韻,是中國的詩、詞、書、畫、舞、樂,甚至建築等藝術形式的靈魂。

這也是中國人的生活態度和生活情趣。

崑曲和每一箇中國人的生命狀態達成了一種默契。

長久以來,這種默契,滲進了每一個人的血液裡,長成了一種“與生俱來”,一種“不言而喻”。

05

《笛聲何處》中,餘秋雨老師說——

“一個民族的藝術精神常常潛藏在一種集體的無意識中,通向這個神秘的地下世界需要有一些井口,崑曲,就是我心目中的一口井。”

崑曲這口“古井”,掩埋在荒煙蔓草中幾乎一個世紀了。是時候,讓更多人見識到她的美,她的深刻。

文化的意義,在於懂得和傳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