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不自殺?

你為什麼不自殺?

題圖 / Reuben Wu

即或不然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對王說:尼布甲尼撒啊,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 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 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But if not

Shadrach, Meshach, and Abednego, answered and said to the king, O Nebuchadnezzar, we [are] not careful to answer thee in this matter. Our God whom we serve is able to deliver us from the fiery furnace, and he will deliver us out of thine hand, O king. But if not, let it be known unto thee, O king, that we will not serve thy gods, nor worship the golden image which thou hast set up.

1940年的夏天是特殊的。超過35萬名士兵被困在敦刻爾克。而且已經被德軍包圍,情形很糟糕,屠殺是必然的結局。在那樣糟糕的情形下,英國海軍軍官傳回倫敦的信息卻只有這短短的一條:“即或不然。”

如果是慣常於聽教堂裡讀聖經的人們,立即就能認出這條信息。

這個片段來自《舊約》,也就是這個But if not背後的典故。

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對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的威脅是:若不敬拜,必扔在烈火的窯中。

沙得拉、米煞、亞伯尼歌決心服從上帝,無論他是否選擇拯救他們。所以,在“扔到烈火窯中”的威脅中回答了上面這些話:尼布甲尼撒,這件事我們不必回答你。即便如此,我們所侍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王阿,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你當知我們絕不侍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即或不然,英文是“But if not”. 困於敦刻爾克的英軍僅用3個單詞8個字符便說盡了絕望,也述明瞭立場。首先,情勢已然絕望。其次,要獲救,等同於奇蹟。最後,即使面對即將來臨的死亡,我們也不會屈服。

敦刻爾克背後最打動我的就是這條信息。它是一個承諾,也是宣言。它代表了絕對的勇氣,決心承擔破碎的勇氣。

人們總愛抱怨,忠誠很難,愛情很難,實現理想很難,恪守底線很難,放棄很難。真善美通通都難,活著就難。

都是沒錯的。我們大多數人儘管僥倖沒有經歷槍林彈雨,人生的大部分時刻也是千瘡百孔的。如果你要仔細去看的話——就好似嚴歌苓描繪的那句“毛毛雨落在她的睫毛上,看什麼什麼帶淚。”不然加繆為什麼說真正的哲學問題只有一個,你為什麼不自殺?

只是我們要到很後來才會意識到,這個真正的哲學問題,或許是可以有一個答案的。可能就是這四個字,即或不然。沒有什麼更好的理由,也可能會落入更糟糕的境地,但是仍舊有勇氣。

薦詩 / 姜萊 2020/04/28

第2607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