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多出来的那个吗?离异家庭孩子的痛谁买单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突然想到这句话实在是被感动在《多此一女》的电影里爬不出来。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这些年带过的单亲家庭孩子都只是电影里的故事。

我是多出来的那个吗?离异家庭孩子的痛谁买单

《多此一女》

这是一部90年代的国产电影,虽然画面模糊了些,但是内容的质感一直都在,堪称的上经典。

主要讲的是在当时社会环境下一个普通的离异家庭对孩子内心产生的伤害,让人不得不怜悯感慨童年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图片里的女孩,名字叫秋秋。父母离异后母亲选择再嫁,父亲也经人介绍准备再组新家庭。跟着父亲一起生活的秋秋后爹不爱,新妈不要,亲生父母有爱也没有办法给。

“我是多出来的!”——这是五岁的秋秋在经历没有“爸爸妈妈”的日子里给自己下定的结论。

我是多出来的那个吗?离异家庭孩子的痛谁买单

《多此一女》

年龄是限制了她的能力和对社会的认知,但是却限定不了她心智的发展尤其是面对家庭变故。

从一开始的懵懂无知(童言无忌)到接受事实,最后向现实妥协“认清自己”。这个五岁的小女孩已经懂事的让人心疼了。

所幸她才五岁,心里还有最后一份爱——从骨子里透出的人的善良和正义的本性。让她在跌跌撞撞的日子里也遇到了一些关爱她的好心人。

我是多出来的那个吗?离异家庭孩子的痛谁买单

故事最后的结局还是让人欣慰的,后妈终于冲破了世俗的观念接纳了秋秋。后爹掉进动物园老的“家”里趴在地上,围观的人问老虎为什么不咬他,饲养员说:“没有人味儿的人连老虎都不愿吃”。极具讽刺的对白。

整个剧情的发展透露了人性的本质——善与恶、偏见与傲慢。而这里我们不得不反省的问题是:

“我是多出来的吗?,离异家庭孩子的痛谁买单?”

我是多出来的那个吗?离异家庭孩子的痛谁买单

《多此一女》

离异肯定不是一个家庭组合的初衷!那就更不应该是无辜孩子的坟墓!

从事幼教16年唯一使我感到无奈的是:面对单亲或离异家庭的孩子,在他们的内心都有一个黑的深不见底的房间,或许他们自己根本没有察觉意识到,但是眼神和行为、言语等等是骗不了人的。而许多孩子的父母或稍有意识到或爱莫能助。

我是多出来的那个吗?离异家庭孩子的痛谁买单

《多此一女》

这里不对家庭破裂做任何潜词说明,只说家庭教育。

“秋秋”是无辜的,时至今日还有很多的“秋秋”在质问自己“我是多余的吗?”潜意识里这些孩子生活的很痛苦,为什么?因为在他们的心里自己没有归属感。试问一个没有归属感的灵魂来到这个世间他的心该何去何从呢?更别说安全感、价值感、幸福感了。

我见过更不幸的离异单亲家庭,孩子是在丧偶式的状态被抚养长大的。因为大人老死不相往来所以孩子只有单项的亲人“爸爸或妈妈”。或许大人会说,我一个人照样把孩子抚养长大、培养成才、宠爱有加。

但是亲爱的爸爸妈妈们有问过孩子的心理需求吗?不要把对自己的束缚强加到孩子身上。

因而对一个家庭带来的新生命夫妻双方要有一份责任感!这不是养花、不是种菜。这是一个生命来到世界需要得到的基本尊重。其次是爱!不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的情感——亲情。这两者的结合才能勉强消除孩子心里“我是多余的”恐惧。


被迫成长是环境所致,健康的爱是治愈的良方

在我访问过的离异单亲家庭中有这么一家人的育儿方式让人欣慰。孩子3岁跟着妈妈外公外婆一起生活,孩子性格开朗,聪明机灵,有礼貌。若不是输入资料我看不出他是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

带着这份好奇我访问了他们家(特意挑了大人都在家的时候),了解方知成人的世界观和教育观对孩子的影响有多重要。

他们做的最好的就是愿意花时间在陪伴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上,尊重孩子、不刻意对孩子回避大人觉得敏感的话题,同时一起营造幸福家庭的氛围。

虽然小男孩偶尔闹情绪的时候也会哭着说想爸爸,但是好在大人并没有因此情绪激动要求孩子。

他们选择接受孩子的情绪,情感表达。让他感受到在这个家里他不是多余的。


以上这类就是健康的爱,老话说虽然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心态。

从自己内心开始调整建立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此影响身体的亲人尤其孩子。帮助他跟你一起建立归属感、安全感、价值感、幸福感!

幸运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希望我们都是被上天眷顾的幸运人。

愿这个社会多一些幸福和谐的家庭;愿单亲的家庭充满健康幸福的爱;愿每个人都能带着对社会和自己、亲人的责任好好的生活。

作者小槃木,年纪一小把,上了16年的幼儿园。跟小朋友打交道有点心得,对家庭教育指导有一点专业的良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