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民:拒絕做“商業盲人”,從讀懂財務報表開始!



張新民:拒絕做“商業盲人”,從讀懂財務報表開始!

張新民,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副校長、教授、財政部“會計名家”、財能書院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


作者 | 張新民

來源 | 財大咖(ID:caidaka2019)


我是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會計學教授張新民。我也是財政部會計名家。我研究財報已經有26年了。我寫的書《企業財務報表分析》到現在為止已經成為了中國主流大學的必備教材。熟悉我的人,都直接叫我“張報表”。你也可以叫我張報表。


在數字時代,高科技以更小的時間單位迭代進步,在未來將有大量的基礎工作將被取代。《經濟學人》雜誌就曾通過調查羅列了未來20年最有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崗位,包括財會在內的繁瑣、重複性的工作崗位首當其衝。還有相關數據顯示,基礎崗位每年以15%的速度減少。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賴以生存的專業真的能繼續實現我們的價值嗎?而你,會不會變成“被取代”的那個人呢?


張新民:拒絕做“商業盲人”,從讀懂財務報表開始!


財會人,你為什麼會焦慮?


我的學生們大都是財會專業或企業管理專業的大學生和研究生,畢業之後,他們中的很多人在各個行業的企業中從事財會工作和企業管理工作、擔任財會部門或其他企業管理崗位的要職。近幾年,我經常和我的畢業生們交流。在交流中,一些學生總是會和我說起工作上的不容易,有的同學還有一些焦慮。針對這些不容易和焦慮,我認真的總結了一下,主要有以下這幾個方面。


第一,工作累,還感覺自己特別沒用


有人是這麼說的:“當初選財會專業,是覺得財會工作對企業來說非常重要,結果工作之後才發現,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記賬、報賬、算賬,天天耗在輸出數據上面。做報表全力以赴,但做決策與我無關。數據是看到了,財會的邏輯也懂了,可別人一問“公司的業務要怎麼發展”,我才發現自己根本不知道從哪裡說起。別人覺得我是內行,實際上我感覺自己還是個外行。所以,在企業的管理和決策過程中,經常感覺財會工作其實可有可無,跟過去想象的根本不一樣啊!


第二,跟非財務人員溝通不暢。


有一些同學是這麼說的:“跟其他業務部門對接的時候,解釋了半天,結果發現我說的話別人根本聽不懂。我就納悶了,他們做管理那麼多年,怎麼對財會和報表一點都不懂啊?”最可怕的是老闆還覺得他有問題。老闆說:“明明公司這麼多項目,業務人員算下來都是賺錢的,為什麼到了財會這兒,你們一算,壓根就沒賺什麼錢呢?”這些同學非常苦惱:“老闆這話說得好像我們記錯賬了一樣,可我們一進行專業上的解釋,老闆又聽不懂了。本以為做好會計就能得到大家的認同,可真到了老闆面前才發現,說出口的東西老闆根本不明白,還談什麼給公司創造價值、升職加薪呢?”

第三,前景迷茫,崗位被替代好像是分分鐘的事。


還有我們自己學校的優秀畢業生跟我說:“本來以為自己有強211高校背景,在財務崗位上只要熬幾年,積累點實務經驗,能力到位了,就能晉升到管理層。沒想到,公司一到重大決策時,全憑企業老闆的直覺在拍板,自己準備好的提議,都是在瞎折騰。我都在公司這麼多年了,最清楚公司的財務狀況。但是因為職位太低,在公司沒地位,完全說不上話。”


一談錢,老闆就認為不著調,很難獲得老闆的信任。而他們自己在企業中的發展,發現寸步難行。最後,眼巴巴盼著的晉升機會,轉眼就輸給了“空降兵”。做了多年還是一個地位不高的會計,財務總監倒是來了好幾波了。


如果你也是財會從業人員,我想對你說,其實這一切問題的背後是一個最本質的問題。那就是:在職場,我們財會背景的人一定要自強起來。這種自強不是上級給你,而你是真正掌握一套對每個老闆都很重要的財務技能。那就是從通過財務報表看到業務的真相,真正為老闆的決策提供重要參考意見。

通過學習我的課程,你會深刻體會到:財會人員不只是要會看數字,還要懂經營,更要懂戰略。基礎工作之外的,才是你本人不可被同行、人工智能替代的原因。


財報不只是對公司基本狀況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它是公司管理的立體化描述。我們要通過看財務數據找到經營管理的線索,這才是讀懂財報的真正意義。


張新民:拒絕做“商業盲人”,從讀懂財務報表開始!


白送的2億資產你敢要嗎?分析報表,只看數字是沒有用的!

說個身邊的案例。我指導過的一位會計專業碩士研究生,在畢業之後,他一直在一家公司擔任基層財務工作,好幾年都沒得到晉升。他特別著急,特地跑過來找我諮詢。我發現:他這麼多年都圍著基礎的財會工作打轉轉,跟企業的日常管理離得太遠。遠離企業管理的財會工作怎麼可能有價值?

後來,我叮囑他,一定要從財會數據中找到公司的決策線索和管理線索。找到機會,讓公司的決策與你的數據分析高度關聯。於是,他在日常的工作中,對各種財務數據暗暗進行了很多分析,把這些財務數據與企業的決策和管理過程相對比,發現了很多公司決策層面和管理層面的問題,還經常問我判斷是否正確。就這樣,我時不時還和他講怎麼分析更好。結果,這個學生的進步越來越快。很快,企業財務數據在他的眼裡,就是企業決策和管理質量的真實寫照。他需要的,是機會,是在一定場合展示自己能力的機會。有一次他所在的公司準備接收一個“白送”的與本公司所在行業跨度很大的企業,這個白送的企業報表上有2億元的資產,公司上下特別高興,歡欣鼓舞,以為撿到了一個大便宜。

想想也是哈:公司平白無故得到了兩億元資產!如果換做你,是不是睡夢中想起來都是高興的呢?他留了個心眼,按照之前我告訴他的方法看財報中所體現的企業價值和風險。他很快拿到了企業的報表。結果發現公司的資產確實是兩億元,但負債是1.8億元,而且負債的主體是貸款。資產減負債,算下來淨資產就只有2000萬元。再仔細一看,2億元資產裡面可能還有5000萬元的不良資產,如果這5000萬元真的變成不良資產,公司的淨資產就會是負的3000萬元。而且公司的盈利能力很差。

在決定是否接收這家企業的會議上,通過對併購對象的財務數據分析,他說了這樣的話:表面上看,我們公司會由於接收這個企業而增加資產2億元。但考慮到我們對這個企業所在的行業並不熟悉,企業高負債中主要是貸款、不良資產還有大概5000萬元以及企業盈利能力比較差的情況,我們實際上接收到的是負3000萬元的淨資產。如果非要接收,那就讓送給我們企業的一方再給我們3000萬元現金!或者這個公司有戰略價值:我們公司在戰略上想拓展公司的業務領域,十分需要這個公司進來。否則,我們不是撿了個便宜,而是踩了個雷。

他強烈建議停止接收該公司。在讀不懂財務數據的其他人的眼中,我的學生看似“攪黃”了一樁大生意。其實研究過財報就知道,這只是一筆表面慷慨、實際風險極大的捐贈。決定不接收這個“白送”的企業之後的幾個月,董事長找到他說,那家企業真的跟你預測的一樣,現在快資不抵債了。現在想想都後怕,還好當時有你這麼專業的財務分析。在這之後,董事長做出的決策都會特別注意財務上的數據分析。特別看重我的學生的財務判斷,不久之後,我的學生也得到了晉升。

所以,做財會,不能只盯著數據看,還要關注數據背後的管理含義。要讓老闆知道哪些數據是哪些部門或者人員工作的結果。這樣做,就把看似死的財會數據變成了活的企業管理,工作的價值也就找到了。

這些年,我在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長江商學院等30多所高校講過EMBA的課程。很多老闆、高管們也參與了我的課堂。他們在財會方面也有很多抱怨,比如說:不是財會出身的老闆說自己根本看不懂報表,沒有財務數據容易導致一些決策的失誤;還有些花了大量精力招聘,卻找不到既懂財會業務又懂管理的財會人員。

看懂報表到底對一個企業管理者有多麼重要呢?


我教過的一個EMBA學生是東北某藥廠的董事長,在幾年前,他打算把公司的股份出售。公司出售之前,他滿面愁容地跟我說:“張老師,賣一盒藥我知道賣多少錢,但是賣公司我可不知道能賣多少啊!現在買方給出了一些評估數據,我也看不懂,不知道我這個公司能賣多少錢。您能幫我看看嗎?”


他告訴我,在過往的接觸中,買方的評估師用了兩種方法對公司的價值進行評估:第一種方法是重置成本法,估值是1.6億元,第二種方法是收益現值法,估值是3億元。買方希望在1.6億元和3億元之間確定公司的價格。他非常困惑,同樣一家公司,估值差異怎麼這麼大?心裡特別沒底,就邀請我出面參加公司出售的談判。

在談判前,我仔細地分析了這家藥廠近3年的財報。憑藉財報的數據,我摸清了公司的基本財務情況和發展前景,結合當時資本市場上市公司收購非上市公司的具體情況,經過艱苦談判,最終將公司的價值成功地確定到3.6億元。實際上,這個學生根據經驗和直覺,感覺公司的估值在2億左右,這1.6億的增值,就是財會專業知識的價值體現。

所以,懂財會,是新時代對管理者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在教學過程中,提供給企業管理者的價值。只懂業務、不懂財會的老闆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管理行為會埋下什麼雷。錯過的,很可能是重大的發展機會。埋頭只做經營,很難贏得未來。既做經營,又懂財會,才能贏得未來。

財報的難題不是數據本身,而是背後的管理!其實,不管是財會人員,還是企業的管理者,經常會面臨很多財務上的難題,而實用的財報分析,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工具。


今天,我要把過去20多年所學、所想的精華告訴你。我承諾,通過這門課程的認真學習,你將成為一個機敏的管理者,深度挖掘財務信息將成為你的習慣,通過對財務信息的挖掘引領企業管理變革,將是你的成功之道。本課程一定會助你早日到達事業的高峰。


張新民:拒絕做“商業盲人”,從讀懂財務報表開始!


三大模塊,全新方法論


本課程將通過三個模塊展開,分享一種全新的方法論給大家。


第一模塊,財務報表通識


讀懂財報是高水平財會人員和企業管理者的試金石。在這個部分,我將通過三大報表的核心內容分析,對公司的過去進行總結,對公司的現狀進行診斷,對公司未來進行預測,做到用數據來把握企業未來。

第二模塊,如何少花錢多賺錢?


財報中的利潤,是過去的數據。與其盯著利潤看,不如順藤摸瓜找發展。在這個模塊,我會與你一起解決公司最關注的盈利與賺錢的問題。用最少的資源消耗發揮出最大的效應。在現金為王的時代,挖掘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才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


第三模塊,用財務數據做決策。


除了日常經營,公司總是有一些重要決策要拍板。與其非理性拍腦袋決策,不如看看財務報表。在公司的固定資產、產品上如何做出長線的發展戰略,這些我都會為你一一講解。


最後,彩蛋秘笈。


針對財會人員、企業經營管理者,我特別設置了彩蛋環節,財會人員,如何能輕鬆傳遞信息、在公司嶄露頭角?創業者呢,如何能夠記住財報透漏的五個信號,避開公司大危機?分享以上秘笈的同時,讓你學完這門課,輕鬆成為財務高手。

作為一名教書育人的老師,每次跟學生打交道時,我都深刻地意識到,財報的學習不應該只停留在書本和課堂中,用財報背後的管理思維參與決策,才有可能做到活學活用。財報數據背後隱藏的90%的信息,正是照亮每個財務人和管理者前途的一盞明燈。當今社會,讀懂財報,是商業世界對現代人的基本要求。

財會從業人員,請記住:懂財報,不止於看數據;企業管理者們,提醒你一句:做企業,不只是憑直覺。


祝財報分析能讓你成為“更有價值的人”!


這一路,我願與你同行,助你成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