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為什麼要投江自盡?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倡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遭到貴族子蘭等人的強烈反對,屈原遭饞去職,被趕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然後不知是何原因,屈原投江自殺了,就這樣我們就有了傳統節日,端午節,吃粽子,但是我們不由的好奇了起來,好端端的活著不好嗎?為什麼要投江自殺呢?

屈原為什麼要投江自盡?

屈原的愛國,其實是一筆糊塗賬。或許,連屈原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愛的對象是誰。屈原的愛,或許是愛國家,也可能是愛國君,還有可能是愛國民,甚至可能是三者兼而有之。總之,屈原的愛,不純粹,不絕對,不明確。正因如此,著名文學評論家朱大可老師才說,屈原是個“同志”,愛慕的人搞不好就是大名鼎鼎的楚懷王。朱大可老師甚至大膽地推測,正因為跟楚懷王在感情上的糾紛,導致屈原被人謀殺。當地群眾目睹了屈原被謀殺的場面,但囿於權貴的勢力而不敢明說,所以用過端午節的方式來道明案件的真相。其中,賽龍舟隱喻當時激烈的追殺場面,將粽子投入江中,隱喻屈原被人投入水中溺亡。米飯象徵屈原的肉體,粽葉象徵麻袋,粽絲象徵捆紮的繩索,用粽絲和粽葉包粽子,其實就隱喻兇手用繩子和麻袋綁架屈原。

屈原為什麼要投江自盡?

為想要完美而死

屈原性格剛直,而政治是黑暗和殘忍的。屈原發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在楚懷王這樣君王的帶領和無能卻攻於心計不為民政的同事們的配合下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業。屈原想要的是“明君”和“哲王”,想要能真心為百姓做出業績的同事,而赤裸的現實一次又一次的將他扇醒,終於投江。

屈原為什麼要投江自盡?

說法三:為救頃襄王而死

這是一種較為新奇的說法。起源與一個民間傳說懷王死後,楚國已經變的不能再承受任何的攻擊,而那時候的秦國經常對楚國進行侵犯,終於攻佔了郢都。傾襄王在被秦國追殺的過程中想到了流芳在汨羅江附近的屈原,想問問他有沒有什麼辦法能夠扳回一局,重振楚國。然而秦軍得知傾襄王的想法後追隨而來,屈原為力保傾襄王,便與他交換衣服當著秦軍的面跳下汨羅江,襄王獲救。

屈原為什麼要投江自盡?

最然屈原投江自盡,但是他的文學鉅作在歷史的長河中源遠流長,在讚揚《史記》時周樹人先生曾說“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由此可見《離騷》的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