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为何如此打动人心?

柴可夫斯基是19世纪的音乐教育家和作曲家,被誉为最伟大的“旋律大师”和“俄罗斯音乐大师”。在柴可夫斯基的所有音乐作品中,《第四交响曲》最为出名,也是他所有交响曲中最热情、最富有变化的乐曲,是一种纯音乐式的交响曲,让听众在欣赏时油然而生出一种凄凉之感。

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是最早一部享有国际声誉的交响曲。这部交响曲表现出来的最大特点就是充满了一种悲剧美。这种悲剧美主要体现在配器的选择和旋律的变化上,使所有的听众都受到感染。


一、柴可夫斯基创作的特点

柴可夫斯基是俄罗斯伟大的音乐家,为俄罗斯在世界乐坛上留下了不朽的声誉。柴可夫斯基的作品充满了情感主义,这些情感激越而热情,人情味非常浓厚,抒情风格充满了人性美。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的情调大多数比较忧郁和孤寂,甚至充满了惊心动魄的悲剧美,其中,《第四交响曲》就有力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也是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作品能够打动听众的原因之一。对于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悲剧似乎是其代名词。只要一提起柴可夫斯基,人们总是会立即想到不稳定感、恐慌、哀怨、感伤和忧郁等词语,这也是柴可夫斯基音乐的标志和创作的特点。但是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就是柴可夫斯基交响曲的旋律具有独特性。


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为何如此打动人心?

二、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的主要描述

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创作于1877年,这也是他命运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另外两部是《第五交响曲》和《第六交响曲》。当时,这首交响曲是送给他的一位挚友,即梅克夫人的。梅克夫人是柴可夫斯基最好的朋友,他们之间常常互通书信,彼此交流情感,这是柴可夫斯基《第四交响曲》的创作背景。

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对自己复杂内心世界进行细微刻画,将人类思想感情的丰富性深刻地揭示出来,对普通人的幸福、不安、欢乐和痛苦进行描述。柴可夫斯基主要借着这首交响曲表达自己对生活、自然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为何如此打动人心?

三. 《第四交响乐》的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序奏也是全曲的核心部分,是人与命运之间戏剧性冲突的开端。首先使用铜管乐器的调子作为引子,这种乐器的声音非常尖厉,音调具有一定的威慑力。柴可夫斯基将其称为“命运”主题,由此引出开端。这个音调是宿命和噩运的象征,柴可夫斯基利用这个音调象征安宁和幸福的障碍,这是全曲的核心部分,起着一个主导动机的作用。接着又使用了钢管乐器,乐队开始全奏,主人公刚刚获得的幸福感和梦想又被砸碎,尖锐的冲突和矛盾再一次展开,命运的动机冷酷而威严,并且横扫一切。音乐在这个时候进入了宏大的尾声,第一乐章就在这样凄厉和激越的轰鸣中得以结束。


第二乐章,是如歌的行板。首先使用双簧管演奏,呈现出一种孤寂、恬静、典雅和悠缓的主旋律,与第一乐章的音乐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主人公在这个时候也暂时忘记了命运的悲哀以及与命运的斗争。紧接着,主人公被拉回到实际生活当中,刚刚获得的幸福感在主旋律过后荡然无存,主题也更加猛烈和紧张。整个乐章富于诗意的音调表现了主人公暂时忘记了现实的痛苦,沉浸于对往事的回忆中。第三乐章是一首诙谐曲。第一部分由弦乐器单独演奏,对民间拨弦乐队进行模仿。主旋律显得急促而匆忙,但却给人以梦幻的感觉。中间一段使用了木管乐器,充满了民间生活色彩,单独奏出俄罗斯舞曲般的旋律。最后又使用铜管乐器,描摹“军队从远处走过”的情境。这个乐章没有明确的感情,只是一些虚无缥缈、错综复杂的音型。


第三乐章是一首诙谐曲。第一部分由弦乐器单独演奏,对民间拨弦乐队进行模仿。主旋律显得急促而匆忙,但却给人以梦幻的感觉。中间一段使用了木管乐器,充满了民间生活色彩,单独奏出俄罗斯舞曲般的旋律。最后又使用铜管乐器,描摹“军队从远处走过”的情境。这个乐章没有明确的感情,只是一些虚无缥缈、错综复杂的音型。第四乐章是这首曲子的终曲。使用热情如火的快板,与回旋曲的自由形式有些类似。在第七片段以全合奏形式奏出,紧接着的第二主题是根据俄罗斯民谣《野地里的桦木》所写成的朴素、优美的旋律。在这一部分,柴可夫斯基想把自己变成一棵桦木,永远生长在民族土地上,表现了柴可夫斯基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在第四乐章的最后,音乐在描绘节日欢乐景象的气氛中结束全曲,但是这种景象却是回光返照。


第四乐章是这首曲子的终曲。使用热情如火的快板,与回旋曲的自由形式有些类似。在第七片段以全合奏形式奏出,紧接着的第二主题是根据俄罗斯民谣《野地里的桦木》所写成的朴素、优美的旋律。在这一部分,柴可夫斯基想把自己变成一棵桦木,永远生长在民族土地上,表现了柴可夫斯基对民族和祖国的热爱。在第四乐章的最后,音乐在描绘节日欢乐景象的气氛中结束全曲,但是这种景象却是回光返照。


在世界乐坛上,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可以说是一个将悲剧性情感表现到极致的音乐作品,在他之前的作曲家没有人对这种情感进行强调。悲剧性的色彩是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主要特点,贯穿在他所有的作品之中。柴可夫斯基的《第四交响曲》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对生活、自然以及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点击链接可以欣赏《第四乐交响曲》节选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