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九溪”稻花香,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晉江模式”

時至冬日,新一季的秋糧已經收穫入倉,繁忙的田野進入冬閒,正是冬春農田建設好時機。在晉江市九十九溪流域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施工工地,一條條嶄新的節水灌溉水泥渠道已鋪設完畢。

近年來,晉江市緊扣鄉村振興戰略20字方針,先行先試,通過“先建後補”等方式,新增耕地指標交易等措施,用市場機制引入國有全資的晉江市益農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農公司”)為建設業主,通過金融貸款籌集農田建設資金,加大資金投入,提高建設標準,在促進城鄉要素流動支持高標準農田建設方面,走出了一條融自然生態保護與基本農田保護以及現代農業發展於一體的新路,探索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晉江模式”。

“九十九溪”稻花香,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晉江模式”

晉江九十九溪兩岸的稻田。晉江市農業農村局 供圖

開拓新路子 實現“藏糧於地”

九十九溪是晉江市境內最長的河流,該流域是晉江城區之中僅存的集中農田區域。建設高標準農田,有助於推進晉江市現代農業發展,是鞏固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保障糧食安全的關鍵舉措。為貫徹落實國家“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改善農田基礎設施條件,提高農田綜合生產能力,2019年晉江市開啟九十九溪流域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項目涉及4個鎮(街道)13個村社區,總面積3485.2畝,總投資1742.6萬元,畝均投入達5000元。項目實施內容包括水田土地平整,修復生產路,新建溝渠、水源工程改造、排水系統修復等工程。預計可新增耕地面積85.60畝,新增耕地率2.46%。

首先促進土地有序流轉。以國企為業主,通過與土地承包戶統一簽訂規範的土地流轉30年合同,累計流轉土地5073畝,簽訂流轉協議3532份,統一土地流轉租金,將每畝租金由原來的每畝每年1200元提高到2300元,保障了土地承包者租金收入。土地流轉後,作為項目區土地承包者的村民,也將擁有穩定的收益,土地流轉期限到,土地承包經營權還是屬於承包戶。

其次,改善村莊環境質量。土地流轉後,項目區加快推進與周邊村社環境融合提升,啟動沿村界面環境整治與景觀設計和園區沿村外圍綠道規劃設計,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推進的原則,對沿線村社老建築、古民居等建築風貌、景觀風貌進行統一改造,保護修復村莊傳統自然風貌,突出鄉村與田園風貌特點;通過理水、置綠、整田、鋪道,將村莊傳統農業調整為現代農業,提高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改善村莊生態環境,構建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發展新模式。

再次,實現新增耕地目標。項目啟動以來共拆除了項目區內臨時搭蓋508幢,面積7.3萬平方米,回填了部分廢棄水塘溝渠96畝,清運建築垃圾7.87萬立方米,預計可新增耕地面積85.6畝,新增耕地率2.46%。新增耕地面積將由晉江市按市場價回購,收益資金返還給項目所在鎮、村用於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莊基礎設施和其他民生項目建設等,提高新增耕地適耕功能,發揮新增耕地最大效益。

小丘田變成大丘田,農民們轉變傳統的耕種方式,開始使用機械化種植,廣泛使用無人機噴防和嚴格控制化肥農藥使用,進一步優化農業種植結構,提升糧食生產水平,確保糧食生產安全,實現“藏糧於地”。

隨著農田建設持續推進,一片片中低產田變成高標準農田,豐收之水持續暢流到田間地頭,不斷築牢糧食生產的根基,確保了民生之所需,也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了堅實支撐。

打造新業態 助力鄉村振興

秋收時節的九十九溪田野裡,迎賓北路兩側,“我愛你中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等7幅不同主題的稻田彩繪引人矚目。它不僅展現出了農民豐收的喜悅,還展現了農戶對祖國深深的愛。這些彩色稻田是中科院謝華安院士培育的特異品種,同時具備觀賞性和食用性。

早在今年5月,謝華安院士就帶領科技團隊對晉江市九十九溪田園風光建設項目進行實地調研。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向益農公司授予“晉江市九十九溪水稻新品種示範基地”和“晉江專家工作站”兩幅牌匾。形成“院地合作”與“院企合作”的新模式,充分發揮企業的資金、資源優勢和省農科院的技術、人才優勢,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九十九溪”稻花香,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晉江模式”

農田裡耕種的“晉江經驗”。晉江市農業農村局供圖

在項目區裡,新品種、新技術等先進要素聚集,硬件強起來,軟件跟上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向深推進,田野裡激發新動能。項目的建設帶動與周邊村集體、農戶、個體經營戶、農業規模經營者發展增收,著力構建“公司+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與農戶分享發展成果。智慧農業的版圖不斷擴大,肥料、農藥使用量大大減少,糧食品質和產量提升,成本低了,收益高了,農民的錢包自然鼓起來,直接受益村民約1.5萬人。

農田打理好了,鄉村景色也要美起來。晉江市按照以人為本、尊重自然、生態之上的理念,把農田保護利用與生態文明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讓城市融入自然,讓市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引導以村集體為主體的方式參與項目區的開發與合作,比如霞浯社區啟動特色民宿項目、嶼頭社區打造農業科研院校工作基地、賴厝社區啟動花卉文創市等。通過鄉村文化挖掘整理,規劃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實現鄉村可遊可玩可賞,增加了村集體收入。

農田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內容和基礎支撐。晉江通過理水、置綠、整田、鋪道,將村莊傳統農業調整為現代農業,提高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改善村莊生態環境,構建生產生活生態融合的發展新模式。通過對邊界、尺度、形態、材料、生態等方面的改造,全力打造集觀光旅遊、休閒養生、文化傳承、教育實訓等功能為一體的高標準農田示範區。九十九溪田園風光項目把耕地保護、現代農業發展與生態環境建設有機結合,成為晉江推進鄉村建設的一個樣板。

據悉,今年晉江市共策劃生成項目15個共2.6萬畝,截至目前,所有項目均已完成項目選址和勘測。晉江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1年,晉江將切實落實統一規劃佈局、統一建設標準、統一組織實施、統一驗收考核、統一上圖入庫的“五統一”管理要求,結合大數據逐村分析,擇優選擇3-5個鎮(街道),策劃生成一批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陳金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