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九歌:論韓非之死

下面是嬴政和韓非的一段對話,讓我們從中一探究竟吧。

尚:聽聞先生曾經說過,七國的天下要九十九。

韓:尚公子的消息也很靈通。

尚:不知先生之法,是一國之法,還是天下之法。

韓:七國民眾受亂世之疾久矣,諸子百家,各施救世之道。以法治天下,是韓非平生夙願。

尚:先生可願與我一起攜手,把這個夙願付諸實施,共創一個九十九的天下?

韓:不知在尚公子心中,這九十九是秦國的天下,還是韓國的天下?

尚:大周共主,天下百年,孔子著春秋,戰國分七雄,天下分分合合,最終受苦的總是芸芸眾生。

韓:尚公子對儒家學說也頗有涉獵。

尚:先生師出儒家,又創立法術,融兩家之大成,對此自然思悟更深。吾心中的九十九,應該是法之天下,儒之教化。

韓:尚公子所言,深得我心。

尚:我欲鑄一把天子之劍,以七國為鋒,山海為鍔,制以五行,開以陰陽,持以春夏,行以秋冬,舉世無雙,天下歸服,為天子之劍。先生就是這鑄劍之人。而我,願做這持劍者。天地之法,執行不怠。先生,可願與我一同去開創這千古一國之夢?

韓:(仰望天空,思緒良久)

天行九歌:論韓非之死

嬴政和韓非

韓非最後並沒有回答嬴政的話。很顯然,韓非是心動了。嬴政大開大合的演講真真正正的刺激到了韓非。韓非才華橫溢,自視甚高。他當然明白嬴政盛情邀請,意欲為何。縱觀天下雄主,能夠一統天下的除了秦王嬴政,又還能有誰呢。而嬴政的一句“法之天下,儒之教化”則徹徹底底的擊潰了韓非的心理防線。這不就是他夢寐以求的嗎?這不就就是他平生所願嗎?都說亂世出英雄,但凡大才之士,誰又不希望輔佐一代雄主,成就千秋偉業呢?這就為韓非之死埋下了最大的伏筆。而韓非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韓國的九公子。且不說韓國四周強敵環伺,就單論韓國國內的宮廷之爭,韓非的結局也註定會是一個悲劇。

天行九歌:論韓非之死

韓非

這段對話的發生有一個背景。秦國發生了內亂,而嬴政為了躲避秦國內亂,他想要到韓國聽一聽韓非的見解。此番談話,兩人相談甚歡。經過此番談話後,韓非將註定會有一趟秦國之旅。也就是這趟秦國之旅,葬送了韓非的性命(在接下來的劇情中也預示了韓非的秦國之行)。

在這裡我不得不提到另外一個人——李斯。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天行九歌》開篇就提到,李斯拜別韓非去秦國。李斯是韓非的師兄,乃秦國丞相,在秦國位高權重。而嬴政對韓非的賞識必然會引起李斯的不適。政治上的鬥爭比戰場更加殘酷,文人之間廝殺比武將還要血腥。韓非確實有意輔佐嬴政。可李斯又怎麼會屈居人下呢?

可韓非的另外一個身份害了他——韓國的九公子。這個身份令他不可能完全的為秦始皇效力。他做出任何決斷策略都必須要考慮到韓國的利益。韓非是戰國時期最才華橫溢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他也曾胸懷天下,本想利用韓國的實力去征討天下,可畢竟韓國能力有限,自己在韓國不會有太大的發展潛力。一向自視甚高的韓非,又怎麼甘心屈居於韓國呢?

嬴政可不是什麼心胸寬廣之人,猜忌心極重。韓非在秦期間發生了齊、楚、燕、趙四國攻秦的事件。一個叫姚賈的人毛遂自薦出使四國,廣散錢財,勸退四國,使其在秦國聲望大振。使本來意欲在秦大展拳腳的韓非非常不悅。於是韓非向嬴政建議不要用姚賈這等人,認為他不是秦國人,散盡錢財與四國建立友誼,對秦國不利。而嬴政懷疑其是嫉妒之心,想借此剷除異己。他認為韓非是一個有大才之人,若不能為己所用,對秦國將是一個極大的威脅,於是心生殺意。況且在秦國,韓非根基不穩,而李斯權傾朝野,李斯正是利用了這一點殺死了韓非。

天行九歌:論韓非之死

李斯和韓非

秦要一統天下,韓國首當其衝。公元前230年,秦揮師入韓,韓王安被俘,韓國宣告滅亡。

韓非之死直接導致了韓國的滅亡。

姚賈為導火索,李斯為劊子手,嬴政為幕後主謀,正是在三方合力圍剿下,最終導致了韓非之死。

這是我自己根據歷史以及劇情的發展,推斷出來的結論,歡迎大家來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