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中國人為什麼

貝多芬說:"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誠如是,人的一生充滿著無數的感情,而每一個都有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那便是信仰。信仰是人行事的最高準則,但漸漸的,有的人卻在自己的信仰中迷失了。那些矇蔽你雙眼的假象,那些你拼命為之努力的目標,都只不過是過眼雲煙而已。

自古以來,中國人一直都十分敬神,然而我們卻從不信神。這是為什麼呢?其實早在兩千多年以前,中國人就已經頓悟了。

敬神之態度

說起東方國家,大多人的印象會停留在中國、日本、韓國這樣的國家,而提到西方,眾多歐洲國家、美國等便是典型的代表。東方國家與西方國家不僅僅在地理位置、民俗風情上有著典型的差異,在思想上也有著十分明顯的不同。

中國人為什麼

對於西方國家來說,上帝就是他們的信仰。在基督教徒的眼中,上帝無所不能,是萬物的主宰。而人們之所以來到人間,其實就是一個贖罪的過程。以一個犯罪者的身份活在人世間,西方人不敢對上帝有絲毫的褻瀆。

然而中國與西方就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上古時期,中國有一個特殊的名字——神州大地。從神州兩個字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對於統治人間的神明,中國人也是十分尊敬的。從前處在混沌時期的中國人也像西方人一樣,對所有的神靈全都唯唯諾諾,言聽計從。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人們對於神靈的態度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中國人為什麼

敬神的發展

神明在現代被解釋為神的總稱。自從盤古開天闢地、天與地分離之後,神靈的話題一直伴隨著人類的發展歷程。我們經歷了堯舜禹的時期,在那個人們認知尚未健全的時代,人們對神靈保持著絕對的尊重,從那些流傳的神話故事中我們便可以推斷一二。然而那時候沒有文字記載,對於那個時代具體發生的事情,我們根本無從考證。

商朝時期甲骨文的出現給我們提供了歷史的第一手資料,我們也從中感受到了古代人對於神靈的態度。商朝是一個十分敬神的朝代,在那個時期,神處在最高的位置,而神靈的話也是商朝人必須要執行的命令。

你或許沒有想到,商朝的巫師竟然是整個社會的翹楚,在商朝人看來,巫師可以與神靈進行最直接的交流,這是一份十分神聖的職業。人們在一件事情上徘徊不定的時候,大多會選擇詢問神靈,由此可見神靈在人們心目中佔據著很重要的部分。

商朝人在詢問神靈的意見的時候一般會採用占卜的方法,而我們現在發現的甲骨文就是占卜的卜辭。商朝的人們同西方的人們一樣,將神作為自己最崇敬的人。

中國人為什麼

敬神不信神

然而,雖然中國古代的人尊敬神明,給神明賦予了一個極高的地位,但是他們並不相信神靈。

商朝一位著名人物名叫伊尹,他有著極其特殊的身份。伊尹是幫助商朝摧毀夏朝統治的重要人物,他總共見證了5代商王的統治。為了紀念伊尹的重要貢獻,他身死之後商王下令以天子之禮厚葬。

除了國家功臣,伊尹還是一個巫師。伊尹有著國家元老的身份,同時又代替傳達神明的旨意,他的權勢可想而知。人們十分尊敬神明,伊尹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因為滔天的權勢,伊尹甚至因為被君主忌憚而被放逐。

中國人為什麼

儘管伊尹傳達神明的旨意,但是他始終強調人的作用與德行。伊尹曾經說:神靈喜歡為政以德,如果君主仁義神明就會賜福,可是如果君主無道神靈一定會降罪。伊尹或許是藉助神明這一個特殊的存在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但是我們可以確定一點:古代人的心中神靈最高,人們敬神。

人們對於神明觀念的轉變其實是從伊尹的兒子時期開始的。伊尹的兒子名叫伊陟,他將君主的以德治國發展到一個新的歷史階段。伊陟輔佐的是商王太戌,而伊陟也確實對商朝有著很大的貢獻。

中國人為什麼

伊陟接手商朝的時候,商朝已經處於由盛轉衰的階段了,在這個敏感的時期,神靈的每一次指示都會引起巨大的轟動。商朝曾經發生了一件事情:桑樹與楮樹共同生長,僅僅一個晚上就已經達到了兩手合抱的程度了。商朝上下舉國震驚,他們認為這是神明將要降臨懲罰的預兆。

此時伊陟發話了:神靈其實是沒有辦法戰勝注重德行的君主的,所以大王只要關注於自己的德行就沒有什麼懼怕的了。或許在現在看來這句話平平無奇,但是在那個以神靈為一切的時代,說出這樣的話需要多大的勇氣。

太戌接受了伊陟的建議,在以後治國的過程中,太戌十分注重德行,商朝在他的統治之下再次走向繁榮。更令人奇怪的是,那顆最初讓讓人們十分擔心的樹最後竟然莫名其妙地死去了。而伊陟的話也衍生了一個成語:妖不勝德。

中國人為什麼

從伊陟之後,中國人雖然依舊相信神靈的存在並且十分敬神,但是中國人對鬼神的態度卻發生了很大的轉變。他們不再像西方人那樣對鬼神畢恭畢敬、唯唯諾諾了。在中國古代的人尤其是君主看來,只要自己德行有益,鬼神之說根本不會出現,神明也不會降臨懲罰。

中國原本的信神開始轉變為敬神卻不信神,後來的人與自然漸漸進入了一個天人合一的境界。君主強調的更多的是以人民為本、以德治國的思想,神靈的旨意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起到了輔助的作用。

在古代歷朝歷代甚至是現代,總有一些人相信神靈的存在,這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更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引導。在尊敬神靈的同時,我們一定要保證自己足夠準確的判斷。

文/齋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