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六感”,激活大腦,迅速作出判斷選擇

用“第六感”,激活大腦,迅速作出判斷選擇


愛因斯坦這位偉大科學家晚年談到自己創立《狹義相對論》時,認為引導他創建相對論的是直覺,而非邏輯。

什麼是直覺呢?就是直觀感覺,通常被描述為,一種不用經過太多思考過程,很快就能出現的直接想法、感覺、信念或者偏好。

直覺也被稱為“第六感”,是一種人類的本能知覺之一,不以人類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維方式,基於人類的職業、閱歷、知識而存在。

但是在我們這個崇尚理性分析和邏輯思維的時代,我們還能相信自己的直覺嗎?

我們有時候低估了自己的大腦,人的大腦本身就像一臺超級小型計算機,跟計算機一樣,可以輸入信息,輸出信息,存儲信息,處理信息,人腦的結構組織甚至比計算機更復雜和多元。

而我們的直覺,與計算機的邏輯處理一樣,也是大腦中發生分析處理的結果,不過這個分析很快速,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間環節。

比如,你面試員工,明明其中一個更優秀,能力更強,但是你的直覺告訴你,應該錄取另一個,雖然當時說不上理由,但後來發現你的直覺是對的。

再比如生活中,總聽人說這樣的例子,因為直覺沒有去坐某輛車,結果那輛車就出了事故。

許多偉大的發現都是基於直覺:歐幾里得幾何學的五個公設都是基於直覺,從而建立起歐幾里得幾何學這棟輝煌的大廈;哈密頓在散步的路上進發了構造四元素的火花;阿基米德在浴室裡找到了辨別王冠真假的方法;凱庫勒發現苯分子環狀結構更是一個直覺思維的成功典範。


用“第六感”,激活大腦,迅速作出判斷選擇


那麼,直覺是如何產生的呢?

直覺決策不會、也不可能憑空出現,提取出大腦中根本不存在的信息,它是你的經驗、知識、智慧、反應能力等種種因素在第一時間作用給大腦的結果。

從這個角度來思考,直覺思維是你平日的工作、生活中獲得一些經驗成果,包括問題現象、解決問題的方法、對某件事的頓悟、知識學問等等,它們沉澱存貯在大腦中,形成直覺型的經驗系統。一旦相關問題信息出現,大腦就會被激活,搜索之前被貯存的經驗,快速提出對策方案。

所以,直覺思維是依靠經驗、靈感或頓悟迅速理解並作出判斷和結論的思維。這種思維方式具有直接性、敏捷性、簡縮性、跳躍性等特點,也是大腦進行分析處理的結果,可以認為它是邏輯思維的凝聚或簡縮。

所以直覺思維是一瞬間的思維火花,是長期積累上的一種昇華,是思維者的靈感和頓悟,是思維過程的高度簡化,是可靠的,不可靠的是你的見識、學問、認知以及感悟能力。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在平日要不斷訓練直覺思維,當你的大腦需要緊急調取“對策”信息的時候,你的直覺反應也會更靠譜,幫助你迅速作出優化選擇。

用“第六感”,激活大腦,迅速作出判斷選擇


17世紀法國著名哲學家笛卡兒認為:通過直覺可以發現作為推理的起點。

亞里士多德乾脆說:直覺就是科學知識的創始性根源。

那麼,我們該如何訓練直覺思維呢?

首先,直覺往往偏愛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的人,所以我們要獲取廣博的知識和豐富的生活經驗。因為直覺的產生不是無緣無故,它是憑藉人們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才得以出現的。

其次,要培養敏銳的觀察力和洞察力,觀察力敏銳的人,其直覺出現的幾率更高,直抵事物本質的效果更強。

強化自己的直覺,把"跟著感覺走"這句話上升為一種思維觀念,讓問題不用通過邏輯證明的形式而是通過自己的直覺獲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