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第六感”,激活大脑,迅速作出判断选择

用“第六感”,激活大脑,迅速作出判断选择


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科学家晚年谈到自己创立《狭义相对论》时,认为引导他创建相对论的是直觉,而非逻辑。

什么是直觉呢?就是直观感觉,通常被描述为,一种不用经过太多思考过程,很快就能出现的直接想法、感觉、信念或者偏好。

直觉也被称为“第六感”,是一种人类的本能知觉之一,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而存在。

但是在我们这个崇尚理性分析和逻辑思维的时代,我们还能相信自己的直觉吗?

我们有时候低估了自己的大脑,人的大脑本身就像一台超级小型计算机,跟计算机一样,可以输入信息,输出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人脑的结构组织甚至比计算机更复杂和多元。

而我们的直觉,与计算机的逻辑处理一样,也是大脑中发生分析处理的结果,不过这个分析很快速,它省去了一步一步分析推理的中间环节。

比如,你面试员工,明明其中一个更优秀,能力更强,但是你的直觉告诉你,应该录取另一个,虽然当时说不上理由,但后来发现你的直觉是对的。

再比如生活中,总听人说这样的例子,因为直觉没有去坐某辆车,结果那辆车就出了事故。

许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基于直觉:欧几里得几何学的五个公设都是基于直觉,从而建立起欧几里得几何学这栋辉煌的大厦;哈密顿在散步的路上进发了构造四元素的火花;阿基米德在浴室里找到了辨别王冠真假的方法;凯库勒发现苯分子环状结构更是一个直觉思维的成功典范。


用“第六感”,激活大脑,迅速作出判断选择


那么,直觉是如何产生的呢?

直觉决策不会、也不可能凭空出现,提取出大脑中根本不存在的信息,它是你的经验、知识、智慧、反应能力等种种因素在第一时间作用给大脑的结果。

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直觉思维是你平日的工作、生活中获得一些经验成果,包括问题现象、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某件事的顿悟、知识学问等等,它们沉淀存贮在大脑中,形成直觉型的经验系统。一旦相关问题信息出现,大脑就会被激活,搜索之前被贮存的经验,快速提出对策方案。

所以,直觉思维是依靠经验、灵感或顿悟迅速理解并作出判断和结论的思维。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直接性、敏捷性、简缩性、跳跃性等特点,也是大脑进行分析处理的结果,可以认为它是逻辑思维的凝聚或简缩。

所以直觉思维是一瞬间的思维火花,是长期积累上的一种升华,是思维者的灵感和顿悟,是思维过程的高度简化,是可靠的,不可靠的是你的见识、学问、认知以及感悟能力。

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在平日要不断训练直觉思维,当你的大脑需要紧急调取“对策”信息的时候,你的直觉反应也会更靠谱,帮助你迅速作出优化选择。

用“第六感”,激活大脑,迅速作出判断选择


17世纪法国著名哲学家笛卡儿认为:通过直觉可以发现作为推理的起点。

亚里士多德干脆说:直觉就是科学知识的创始性根源。

那么,我们该如何训练直觉思维呢?

首先,直觉往往偏爱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所以我们要获取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因为直觉的产生不是无缘无故,它是凭借人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才得以出现的。

其次,要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观察力敏锐的人,其直觉出现的几率更高,直抵事物本质的效果更强。

强化自己的直觉,把"跟着感觉走"这句话上升为一种思维观念,让问题不用通过逻辑证明的形式而是通过自己的直觉获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