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上學,“頓悟”人生?特殊開學季,這樣給孩子做心靈“按摩”

不想上學,“頓悟”人生?特殊開學季,這樣給孩子做心靈“按摩”

近日,中小學陸續返校開學

不想上學,“頓悟”人生?特殊開學季,這樣給孩子做心靈“按摩”

又一波“神獸”已歸籠

但吳女士(化名)家讀初二的“神獸”

卻拒絕返校上學

“爸媽,我打算不上學了,我要去追求更自由的人生。”

女兒月月(化名)的一句話

讓吳女士一家出現在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精神衛生科門診

“頓悟”人生

初二女生不想繼續上學

13歲的月月是浙江某中學的初二學生,學習成績屬於班裡中游,平時性格較為開朗,從未跟父母表達過厭學情緒

不想上學,“頓悟”人生?特殊開學季,這樣給孩子做心靈“按摩”

從小到大,月月跟開明的媽媽一直以朋友關係相處,媽媽在學習上並未對月月有過多苛刻要求,就是希望她健康成長,順利完成學業。這幾年,吳女士夫妻倆忙生意,早出晚歸,回到家時,月月已經睡著,所以無暇顧及女兒生活的各方面,月月也很懂事、極少抱怨一週見不到幾次的父母。

新冠肺炎疫情,給了一家人難得團聚、朝夕相處的機會。月月在家開心地待了三個月,父母沒有強迫她一定要按時上網課、按時交作業。

閒時,母女倆還促膝談心。“媽媽,你有沒有被好朋友孤立過?”月月跟吳女士袒露心聲,她上學並不愉快,在班裡,曾經最好的朋友拉著其他同學一起孤立她,但為了表現自己好相處,她常常要偽裝成很開心的樣子。

不想上學,“頓悟”人生?特殊開學季,這樣給孩子做心靈“按摩”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複雜,媽媽也被朋友欺騙過,你只要做好自己,不要太在意。”吳女士開導月月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目光,月月似懂非懂,表示自己要思考下人生。

“爸媽,我打算不上學了,我要去追求更自由的人生。”臨近開學,月月卻要打“退堂鼓”——不去上學了,她要退學從事文藝工作,當一名自由作家,並把寒假期間在網絡上連載的科幻小說拿給父母看,“已經有十幾個粉絲在關注我的小說了,我可以在家自由寫作。”

不想上學,“頓悟”人生?特殊開學季,這樣給孩子做心靈“按摩”

吳女士與月月談了無數次心,仍無法改變月月不想上學的想法,為此她帶著月月找到了浙大一院精神衛生科。

所謂“頓悟”的人生

只不過是想要逃避現實

無論孩子將來想從事什麼職業,我們都很支持的。但是她才初二就不想上學,我們害怕她現在的決定會影響她以後的人生。”吳女士表示,作為父母的他們很焦慮,但又不知道該拿孩子怎麼辦。

“我在家待著很開心,並且我喜歡寫作,才決定不去上學了。”月月表示,這個決定並不是衝動而為,是經過漫長的思考才“頓悟”出來想要的人生。

“其實,月月只不過是在逃避現實。”浙大一院精神衛生科中級心理治療師胡嬋嬋表示,人在遭遇情緒問題時,會採用一些心理防禦機制來保護自己,迴避就是其中常見的一種。比如月月在學校裡被同學朋友孤立,她不開心但又不知道該怎麼改變現實,家裡的舒適更讓她決定逃避現實。但是這種迴避其實會強化個體的焦慮和情緒壓力,容易造成惡性循環,造成較為嚴重的心理疾病。還好吳女士及時發現問題帶著月月進行了科學的心理疏導。

不想上學,“頓悟”人生?特殊開學季,這樣給孩子做心靈“按摩”不想上學,“頓悟”人生?特殊開學季,這樣給孩子做心靈“按摩”

為此胡嬋嬋開出“藥方”——她鼓勵月月正確應對在現實中想要逃避的問題,嘗試建立與別人平等交流,不為討好別人而偽裝自己,用合理的方式表現出自己真實的一面,學會重新體會被壓抑的情緒。此外,月月還嘗試學習合理宣洩情緒,在家人的理解支持下逐漸解決現實中的問題。目前,月月表示先同意上學看看,後續堅持參加心理諮詢。

特殊而漫長的寒假

除了上述月月的這種情況

不少孩子出現了厭學情緒

為此,心理專家表示要先弄明白孩子厭學的原因、對症下藥。

疫情就像風浪,將我們拍在了地上,我們身體會疼,心裡會疼,這是本能的、自然的、正常的反應。青少年學生平常都是按時吃飯、按時睡覺、按時去學校,現在變得跟平常不一樣,他們表現出一些不一樣的行為,也是正常的。

胡嬋嬋表示,精神衛生科門診接收一些青少年,有些是偶爾不去學校,需要父母的督促,跟父母討價還價,父母要採取比較激烈的手段才能讓他去學校;有些則是持續抗拒上學,無論家長怎麼軟硬皆施,就是拒絕。這些“厭學”的青少年,常常是遭遇困難或受挫後開始逃避。他們覺得不能達到父母的期待,無法完成自我目標,因為挫敗,學習動力越來越弱;有的則喪失了對學習的興趣,乾脆什麼也不做了,直接退縮、放棄。

對厭學的孩子

心靈“馬殺雞”必不可少

如何疏導孩子的厭學情緒?專家建議,不妨試試以下幾個心靈“按摩”小妙招:

1

多陪伴、多傾聽,和孩子建立融洽的關係

家庭教育的基礎是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在家長與孩子關係融洽的前提下,雙方才能無障礙的溝通。家長要積極和孩子溝通,瞭解孩子心裡的想法和產生原因,通過深入談心、耐心傾聽來解決問題。孩子的壓力是一杯水,家長的耐心傾聽能有效幫助孩子宣洩。

2

多讚美、多鼓勵,幫助孩子克服學習困難

當孩子在學校遇到困難,並且得不到解決時,長時間的受挫會讓孩子產生厭學心理。而當孩子的某項技能被人誇讚時,他們會更努力的提升這項技能。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苦惱,

家長應積極幫助孩子分析厭學的原因,共同尋找解決方案。切記不要把害怕、緊張、焦慮、煩躁的情緒傳染給孩子,避免打擊孩子。

3

多引導、多啟發,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

沒有教不會的孩子 只有用不合適的方法教育孩子的家長。除了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學習環境,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遇到苦惱,長最重要的是引導孩子的人生目,這個目標並不是簡單的說考上哪個重點學校,而是說將來走上社會能夠成為一個怎麼樣的社會角色,引導孩子覺得自己是有社會價值的,而這個社會價值可以在學習成長中逐漸實現。讓孩子在熱愛學習的前提下,自由的去學習,去發展自己真正的愛好。

4

多接納,多嘗試,幫助孩子面對現實問題

像月月那樣在學校人際關係交往中遇到挫折就回避的防禦心理,

應該教導孩子多接納,直面自己遇到的挫折與人際交往關係中的不完美,接受自己可能個性和能力當中的不足,同時引導孩子能夠積極看到自己的優勢和特點。

不想上學,“頓悟”人生?特殊開學季,這樣給孩子做心靈“按摩”

來源:浙大一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