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門”長三角,河南黨政代表團這趟跨省之行都收穫了啥?

河南商報記者 陳朋衝/文 記者 王訪賢/圖

從上海到江蘇南京、蘇州,再到浙江杭州,11月16日到21日,一週時間,河南黨政代表團在長三角地區深入學習考察,深度對接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學習借鑑先進發展經驗,引起廣泛關注。

近年來,河南與長三角地區互動頻繁。歷史淵源上,兩地有深厚的關聯。當下更是你中有我,相互融合,共贏發展。

“串門”長三角,河南黨政代表團這趟跨省之行都收穫了啥?

(2019年9月3日,由河南省江蘇商會承辦的中南六省(6+3)江蘇商會聯席會議在鄭州召開)

“串門”長三角,河南黨政代表團這趟跨省之行都收穫了啥?

(今年10月,河南省上海商會帶領企業,組團到訪上街區,開展資源對接)

【從河南到長三角,我省黨政代表團“串門”學習】

從11月16日開始,河南黨政代表團在長三角地區考察學習。期間,代表團瞻仰中共一大會址和嘉興南湖紅船,深入企業、金融機構、科創機構等參觀考察,舉行一系列戰略合作簽約。作為時政媒體人,上海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新聞欄目總監凌健也關注著這一活動。

在他看來,此次由省委書記、省長、省政協主席帶隊,率領全省各地市級主要負責人、省直廳局委相關負責人考察學習,規模較以往都龐大,在以往其他省市中也少見,凸顯了河南向長三角“求學”的決心,以及對長三角一體化、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深度對接的高度認同。

事實上,此次大型考察團之前,河南省市各級政府、部門就已經高頻次到訪長三角了。

近三週前,省民政廳廳長一行前往浙江,學習“放管服”改革先進經驗;1個多月前,由河南省有關部門及各地市政府有關負責人組成的學習考察團,前往浙江杭州對標學習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旅遊、鄉村治理等先進經驗;4個月前,鄭州市黨政代表團在上海舉辦鄭州市 “長三角區域合作”市情推介會。

再往前到2019年、2018年,這樣的交流同樣密集。比如2018年,鄭州、洛陽、開封、許昌、鶴壁、商丘等多地黨政代表團前往徐州學習考察,帶隊領導均為市委書記或市長。

對於這種高頻次互動,長三角一些地市負責人顯得尤為熱情。2019年8月,時任江蘇淮安市委書記的姚曉東率領考察團前往信陽、南陽考察時就提到,此次“就是串串門、走親戚”,加深認識和感情。而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當時也用了“四個親”來積極回應。

【曾經 “根在河南”,如今你中有我,合作共贏】

11月17日,滬豫合作交流會暨項目簽約儀式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的開場白讓人印象深刻,“實事求是地講,我是一個在上海發展的河南人。”隨後,多位嘉賓也不約而同地提到自己的河南人身份,以“我是河南人”為榮。

對這一幕,關注考察活動的浙江日報記者肖淙文絲毫不意外,“平時採訪浙江當地一些人士,常常聽對方說,‘我們家是從河南一帶遷過來的,我們根在河南’。”老家徐州,目前在南京工作的劉俊傑也告訴河南商報記者,“蘇北、皖北和河南的部分地區緯度相同,人員長期流動,飲食文化、口音等各方面都接近。”

歷史上,運河水脈曾連接汴梁和姑蘇,長三角地區承接了大量來自中原地區的移民。近代,從河南經安徽、江蘇徐州直至長三角腹地,形成了無數家族的遷徙史,兩地人有“說不盡的故事,道不完的鄉情”,血脈相通。

11月18日,河南省黨政代表團抵達江蘇後,在河南·江蘇座談會上,省委書記王國生總結,“河南、江蘇兩地地緣相近、人文相親,經濟相融,優勢互補。”

這都促使兩地成為“好兄弟”“好夥伴”,你中有我,友誼根深葉茂。

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在江蘇就業的河南人超過158萬人。在河南工作生活和經營投資的江蘇人約有50萬人,投資項目遍佈全省,創辦企業超5萬家,提供就業崗位近百萬個。

近5年,河南省實際引進上海企業資金4272.1億元,位居全省引進省外資金來源地第三位;今年上半年,我省重點引資區域中,浙江排名第四,僅次於廣東、上海、北京。

【高鐵拉近距離,鄭州到杭州最快能三個多小時】

鄭州到南京 600多公里,到上海和杭州均為900多公里,當下,隨著高鐵線路的不斷加密,空間距離已不再是問題。

杭州河南商會執行秘書長鄭貴甫回憶,早些年從鄭州回杭州時乘綠皮火車,需要近20個小時,後來乘坐高鐵,時間縮短為5個小時,但常常還要繞到南京、徐州。今年6月,商合杭高鐵開通,從商丘已經可以直達杭州。

河南商報記者注意到,今年10月份,商合杭高鐵G3117/G3118次1對列車還調整為杭州東~鄭州東,中間僅停靠4站,特別適合商務客流旅客選乘。商合杭高鐵商丘站相關負責人介紹,商合杭鐵路拉近了河南與江淮、長三角地區的距離,根據設計時速,從鄭州到杭州最快3個多小時。

同樣,鄭州到上海、南京,高鐵、動車每天數十趟,兩地人可以“說走就走”。

對鄭州的高鐵樞紐位置,鄭貴甫認為“無可比擬”,也是河南與長三角合作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長三角地區大力推進產業轉移,騰籠換鳥,河南區位交通優越,人力資源優勢明顯,市場空間廣闊,產業體系完備,具備承接產業轉移的綜合優勢。隨著鄭徐高鐵、鄭阜高鐵、鄭合杭高鐵等陸續開通,中原城市和長三角的大通道不斷增多,都將推動兩地全方位深層次合作。”

【胡辣湯、神都洛陽,河南元素在長三角走紅】

2018年2月,《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第二集在杭州拍攝,主角是河南胡辣湯,隨即不少杭州人被這一美食“種了草”。

看到節目後,肖淙文也想去品嚐家鄉的味道,但現場早已排起了長隊。店面老闆說,從晚上12點一直到第二天上午9點左右,幾乎天天爆滿,其中不少都是慕名前來的年輕人。

一碗胡辣湯,慰藉了杭州人的味蕾,也成了他們對河南的一個溫暖印憶。

肖淙文說,跟身邊很多年輕人談起河南,大家第一印象都是洛陽、開封、鄭州的古都地位,對河南博物院、洛陽龍門石窟、嵩山少林寺一直嚮往,想到河南走一走,看一看。

今年央視中秋晚會落戶洛陽,節目全球首播時,弘揚傳統文化、彰顯洛陽元素的“月光盛宴”美輪美奐;絢麗的煙花盛宴,照亮了洛陽的夜空,恢弘如夢;應天門、麗景門、明堂、龍門伊闕,刷爆了朋友圈……神都洛陽成為新晉“網紅”,“收割”大批粉絲。

【一體化、科技新城、“未來社區”,都值得學習】

此次河南黨政代表團在長三角學習考察,重點包括製造業、農業、金融、旅遊、科技創新、教育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的交往交流,優勢互補、互利共贏,打造跨區域合作和國內循環示範樣本。

“串門”長三角,河南黨政代表團這趟跨省之行都收穫了啥?

(火車站商圈眾多服裝批發市場是許多江浙商人起家的地方)

河南大學經濟學院名譽院長、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首席專家耿明齋提到,長三角一體化實踐值得借鑑,“可以學習當地如何去除行政體制機制的障礙,如何解決一些看似不大但卻核心的東西(比如兩地社保、醫療等配套資源互通),以及如何做好規劃,政策上強有力地實施等。”

省社科院產業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唐曉旺提到,杭州未來科技城佔地120多平方公里,包含多個科技小鎮,致力於打造世界級的互聯網創業高地,鄭州市目前正發展中原科技城在內多個科創板塊,值得借鑑。

還有專家提到,根據國務院批覆同意的《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規劃》,目前沿淮城市正在探索設立多個聯盟,比如生態旅遊聯盟等,可探討如何進一步建設淮河生態經濟帶,加快長三角、皖江和中原經濟區的對接。

另外據介紹,浙江目前正在積極打造未來社區,以社區為載體,高質量配置托兒服務設施,發展普惠性公辦教育機構,實現3歲以下幼兒托育全覆蓋;建設地下空間,解決停車難;通過鄰里貢獻積分制,打造鄰里互助共同體;以及構建“終身學習”“全民康養”的未來社區圖景。這些對我省目前正大力開展的老舊小區改造,同樣是積極參考。

(河南商報編輯 施尚景 吳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