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东北几乎人手一杆的烟袋

老东北几乎人手一杆的烟袋

烟袋不是东北独有的东西,但如果论起烟袋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恐怕没有哪个地方比东北更高。30年前在东北农家的土炕上往往都有两个笸箩,一个是针线笸箩,一个就是烟笸箩。旧时东北还有“关东三大怪”之说:“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连没出阁的大姑娘都是烟民,可见当年烟袋在东北之盛行。

烟草不是中国的传统植物,而是明代由美洲传入中国的,至于它如何来到东北,史无明文,但从沙俄传入的可能性要更大些。东北土地肥沃,非常适合烟草生长,烟草很快就在这里扎下了根,并以叶片肥大、烟味醇浓而闻名。

历史上东北始终处于地多人少的状态,加之清代封禁200多年,以长白山为中心的东北腹地到了清末重新开发的时候,已经近乎原始状态。闯关东的人们无论是开荒种地,还是淘金、放排、挖参、狩猎,都不免要和蚊虫、毒蛇打交道。常年抽烟的人,身上沾染了浓郁的烟味儿,可以逐除蚊虫。至于毒蛇,更对这种气味闻而生畏。这种艰苦的环境无形中推动了人们吸烟的习惯。另外,对烟民来说,抽上一袋烟,浑身上下都舒坦得不行。

老东北几乎人手一杆的烟袋

东北的冬天长,气候寒冷,农民都有“猫冬”的习惯,到了冬天都躲在屋里。那年头城里人遇上个说大鼓书、唱莲花落的都能招来不少人围着看,农村能有啥娱乐项目?漫长而寒冷的冬天里,很多人就靠抽烟、喝酒、唠嗑儿打发日子。不过酒也不是想喝就能喝得起的,还是抽烟来得大众些。大伙儿凑在一铺热乎乎的小炕上,一边抽烟一边唠嗑,既能消磨时光,又能增进友谊。所以从前到东北农家做客,主人会把烟笸箩推到你跟前让你抽烟,那是一种待客的礼节。

如今东北举行婚礼的时候,中间还有一项环节必不可少,那就是新娘要给长辈点烟,当然现在都是香烟了,这项习俗一直可以追溯到清代。那时候东北的新媳妇拜见婆家长辈时,要为长辈装好一袋烟,点着火之后敬上,长辈则要给“装烟钱”做见面礼。从前,在十分讲究礼节的满族家庭里,儿媳妇晚上回房间休息之前,也要给公公婆婆装好一袋烟点好才能走,第二天早晨给公公婆婆请安时,也要装烟点烟。看过电视剧《闯关东》的朋友,对这个情节大概都不陌生。

从前纸张不易得,山里老百姓能得到几张白纸,多半也是用它糊窗户,哪里舍得用它卷烟抽?所以抽烟袋是主流。这烟袋通常由烟袋嘴、烟袋杆和烟袋锅三部分组成,烟袋锅几乎都是铜质的,烟袋杆有铜、木两种,但寻常人家用的都是木质烟袋杆,而烟袋嘴讲究就多了,除了常见的铜烟嘴外,还有玉石、玛瑙等材质,一杆好烟袋,往往也就成了使用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烟袋有大小两种,主要区别在于烟袋杆的长短。通常说来,年轻男人抽小烟袋,因为他们常在外边劳动,小烟袋携带方便。小烟袋上一般还会系个烟荷包,里头装着捻好的烟叶,便于随时装上一袋,外头则挂着两三根小钎小勺,那是清理烟袋油子的工具。烟荷包多数是布的,少数是皮的,两面往往绣有花鸟鱼虫图案,其精美程度,体现的是这家女人的针线手艺。至于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年轻女人,抽的往往是大烟袋,因为他们不怎么外出嘛,所以坐在炕头上把烟笸箩拿过来直接装一袋就是啦。

有很多老太太用的都是两尺长的大烟袋,这么长的烟袋,点烟的时候自己是够不着的,要么由晚辈给点,要么搁炉灶或火盆里点。顺便说一句,那年头火柴也是奢侈品,普通人家哪舍得用火柴点烟呀,都有在炉灶或火盆里积存火炭的习惯,需要点烟的时候拨开炭灰吹吹就能用。老太太们坐在炕上抽烟的时候,要是想拿点东西,根本不用挪窝,使烟袋锅子就能勾过来,至于使烟袋锅子刨小孩儿后脑勺,那是老人吓唬孩子的话。

像油烟会在抽油烟机里积存成油一样,烟袋用得久了,烟袋杆和烟袋锅里也会积满烟袋油子,这是一种纯度较高的尼古丁。把一块烟袋油子抹进毒蛇嘴里,用不了5分钟这条蛇就得一命呜呼,所以人们进山之前,往往会在绑腿上抹点烟袋油子,可防蛇咬。另外,烟灰也是当时民间常用的止血药,一旦受了外伤,可以捏点烟灰敷上,虽然不比云南白药,却也有杀菌止血之效。


老东北几乎人手一杆的烟袋

抽烟袋,烟味儿有些辛辣,所以后来纸张供应略为富余的时候,有不少便改抽自己卷的旱烟,烟笸箩里开始出现了裁好的卷烟纸。不少和笔者同龄的人,虽然不抽旱烟,却都会卷旱烟,这都是小时候给长辈卷烟的结果。再到后来,抽烟袋的人陆续辞世,烟袋在短短的30年里便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了一种收藏品。如今,再也看不到抽烟袋的人了。

抽烟算不上是陋习,但终究不是啥高雅的事儿。但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抽烟袋是一种传统习俗,有许多故事就发生在吞云吐雾的过程中。烟云散去,我们不禁感慨,时代进步得真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