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皇氏古建築大全】【環遊尋美拾遺錄】【黃劍博客圖文集】

Jumbo Heritage List © Epic Adventure of Jumbo Huang

无欺于死者,无负于生者,无愧于来者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原创图片(本图文中的图片版权归Jumbo Huang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微信Jumboheritagelist 或 Huang_Jumbo)。本图志全部图片谢绝一切非完整性的截图转载!请自重,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作品中图片不得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本图文中部分章节文字内容可能局部来自公开网络或公有领域,仅供个人学习研究和欣赏而使用,没有明确商业用途。原创照片来源:《皇氏古建築大全》和《環遊尋美拾遺錄》及《黄剑博客图文集》Jumbo Huang Notes: Image copyright belong to Jumbo Huang, Part of Text citation resources was from public domain)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僧伽罗是斯里兰卡古代名称,又称狮子国、师子国、师子洲。宋代之后,称呼它为细兰。明朝时称锡兰。唐玄奘《大唐西域记》中记载:“僧伽罗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四十余里。土地沃壤气序温暑。稼穑时播花果具繁。人户殷盛家产富饶。其形卑黑其性犷烈。好学尚德崇善勤福。”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国中有山名细轮叠,又名翠兰山,高大参天,山顶有巨人右足印,长八尺深二尺,相传是创世天神留下的。山上出产猫儿睛、蓝宝石、红宝石,随山雨冲下山涧,当地人从沙中捡宝。海中的螺蚌产珍珠。阿育王之子摩哂陀于公元前3世纪为斯里兰卡传入了佛教。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大唐西域记》中记载:“伽蓝数百所。僧徒二万余人。遵行大乘上座部法。佛教至后二百余年各擅专门。分成二部。一曰摩诃毗诃罗住部。斥大乘习小教。二曰阿跋邪只厘住部。学兼二乘弘演三藏。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僧徒乃戒行贞洁定慧凝明。仪范可师济济如也。”唐道宣《释迦方志》记载:“古僧罗国,周七千余里,都城周四十余里,人户大盛,寺有数百所,僧二万余人,上座部也”。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僧伽罗人崇拜佛牙,中国史籍多有记载:

东晋法显《佛国记》:“城中又起佛齿精舍。皆七宝作……佛齿常以三月中出之。未出前十日。王庄挍大象。使一辩说人著王衣服骑象上击鼓唱言。”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大唐西域记》“王宫侧有佛牙精舍。高数百尺。莹以珠珍饰之奇宝。精舍上建表柱。置钵昙摩罗加大宝。宝光赫奕联晖照曜。昼夜远望烂若明星。王以佛牙日三灌洗香水香末。或濯或焚。务极珍奇。式修供养。”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唐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其师子洲防守佛牙异常牢固。置高楼上几闭重关。锁钥泥封五官共印。若开一户则响彻城郭。每日供养,香华遍复。至心祈请,则牙出华上。或现异光。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众皆共睹”东晋高僧法显在410年由南印度搭乘海舶到达狮子国。法显在此国住二年,求得《弥沙塞律》藏本,得《长阿含》、《杂阿含》和一部《杂藏》。

根据《梁书》、《宋史》记载,428年、670年、750年僧伽罗国曾到中国朝贡。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唐代到过师子国的僧人包括益州成都义朗法师、益州清城僧人明远、襄阳禅师灵运、交州窥冲法师、慧琰法师、荆州江陵无行禅师(到师子洲观礼佛牙)、爱州大乘灯禅师、高丽僧哲弟子玄游等。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明朝永乐七年,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皇上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捧诏敕金银供器等到锡兰山寺布施,并建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此碑现存于科伦坡博物馆。郑和访问锡兰山国时,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被郑和觉察,离开锡兰山前往他国。回程时再次访问锡兰山国,亚烈苦奈儿诱骗郑和到国中,发兵五万围攻郑和船队,又伐木阻断郑和归路。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郑和趁贼兵倾巢而出,国中空虚,带领随从二千官兵,取小道出其不意突袭亚烈苦奈儿王城,破城而入,生擒亚烈苦奈儿及其家属。永乐九年六月十六(1411年7月6日),回国献亚烈苦奈儿与永乐帝,朝臣齐奏诛杀,永乐帝怜悯亚烈苦奈儿无知,释放亚烈苦奈儿和妻子,给予衣食,命礼部商议,选其国人中贤者为王。选贤者邪把乃耶,遣使赍引,诰封为锡兰山国王,并遣返亚烈苦奈儿。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僧伽罗是梵语古名Simhaladvipa的音译,字根来自梵语Simhalauipa,意思是驯狮人。因此被意译为狮子国。《梁书》称狮子国,玄奘《大唐西域记》作僧伽罗,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作师子国或师子洲。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至宋代时,因为古阿拉伯语称其为Sirandib,宋代赵汝适《诸蕃志》音译为“细兰”,当时细兰是三佛齐的属国。明代马欢著《瀛涯胜览》称“锡兰”。大史、岛史等编年史纪载了自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16世纪 (欧洲殖民者抵达钖兰) 的历史。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楞伽经亦曾提及僧伽罗。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公元993年,朱罗王朝君主罗茶罗乍开始派遣军队入侵僧伽罗。朱罗王朝的统治持续至1077年,僧伽罗人重新建立王国为止。葡萄牙人于1505年到达钖兰,是最早抵达当地的欧洲人。他们于1517年在科伦坡建立堡垒,并逐渐沿低地、海岸地区扩张自己的根据地。1565年,葡萄牙人把他们的首府由科特迁至科伦坡。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葡萄牙人于1597年吞并了钖兰岛西岸的科提王国,并逐渐吞并了钖兰北部的贾夫纳王国,1592年于康提建都、位处内陆的康提王国因而成为惟一独立的锡兰人王国。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在葡萄牙人占领的低地,僧伽罗人被逼改信基督教,信奉伊斯兰教、居于海岸的斯里兰卡摩尔人亦受到葡萄牙人逼害。因此康提国王请求荷兰帝国让低地的人民得以从葡萄牙人统治中解放。1658年,所有葡属领土均被荷兰占领。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荷兰人在锡兰的殖民统治直至1795年才被英国人终止。1802年,亚眠和约中荷兰正式将锡兰的领地割让英国。1815年,英国贼最终占领康提,并废黜了锡兰的国王。康提王国因而成为英国的保护国,结束了僧伽罗人独立的历史。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于1815年整个斯里兰卡归英国殖民统治以前,斯里兰卡曾由181位国王和王后所统治。斯里兰卡于1948年取得独立,但直至1973年仍属大英帝国的自治领。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法显在斯里兰卡取经之后,梵学在我国开始艰难发展,近代比较有名的梵学大师主要有:

恩斯特•瓦尔德施米特(Ernst Waldschmidt 1897年至1985年)德国东方研究、印度学家。瓦尔德施米特最初在柏林大学任教,后于1936年起在哥廷根大学任教,并于1937年5月加入德意志民族群众主义工人党。 1935年季羡林留学德国哥廷根大学,从恩斯特•瓦尔德施米特学梵文、巴利文和佛学。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至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清平县,我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1923年,季羡林考入济南正谊中学。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系,师从吴宓、叶公超,学东西诗比较、英文、梵文;选修陈寅恪的佛经翻译文学、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俞平伯的唐宋诗词、朱自清的陶渊明诗。1934年获得清华大学文学学士学位,任山东济南中学高中语文教师。1935年,他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次年师从印度学、梵语学家恩斯特•瓦尔德施米特学梵文、巴利文和佛学。1937年,开始兼任哥廷根大学汉学系讲师。1941年,获博士学位。从艾密尔•西克学吐火罗语、《十王子传》、《大疏》、《梨俱吠陀》。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研习莎士比亚、歌德、塞万提斯等西洋文学名家。翌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结识留学生章用、田德望等,遭逢第二次世界大战,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1956年加入组织,参与知识份子动运,文化大革掵初期,曾参加周氏主导的井冈山兵团,反对聂派,在晸争中失利,被列为反革掵,下放牛棚,遭受迫害。。。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1973年开始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1977年完成全译本。2001年7月6日,季羡林将所藏文物(包括各种书籍、手稿、照片和字画等等)捐给北京大学,并签署捐赠协议,但2008年又称“捐赠给北大120万元”而“保存在北大图书馆的文物只是保存并非捐赠”,并委托其子季某承处理相关问题。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2012年6月,季某承上告法庭,要求北大“返还2009年1月13日被告清点保管季羡林文物、字画577件”。2016年8月,一审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捐赠协议已经生效,且属于公益捐赠,就算是季羡林本人也无权收回,季某承败诉。季某承不服判决,2017年3月6日再次将北大告上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但季某承曾因与父亲不睦,1995年开始有长达13年父子不相见。2003年3月,季羡林给吴新英去信称:“季延宗(季某承)此次来301医院完全另有用心……反正我决不见他。我见谁不见谁的权利总还有吧。”因此,后来他追索文物的行为被一部分外界人士质疑为是觊觎季羡林的财产。。。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季羡林曾比较过《佛国记》与《大唐西域记》,他认为玄奘前往印度时,佛教在印度已经逐渐没落了。

《大唐西域记》,简称《西域记》,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门人辩机执笔编集而成。《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成书于唐贞观二十年(646年),为玄奘游历印度、西域旅途19年间之游历见闻录,其中包括了新疆至南印度一百四十多个国家的风土人情,提供大量印度史料,在四库全书之中为史部地理外纪类。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大唐西域记》共十二卷,并非以玄奘旅行的路线,而是按地区排列,记录新疆至印度沿途所见国家的地理、交通、气候、物产、晸治、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教育、刑法、礼仪、赋税、人文风俗描述下来,其中也穿插听到传闻而没有亲自到过的国家,用“行”和“至”两字区分。此书由玄奘口述,由弟子辩机执笔,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七月完成。据专家王世平表示,“玄奘用脚步量出的里程,竟准确到一里不差,使斯坦因感佩到五体投地的地步”。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大唐西域记》是记载中国佛教史的重要文献。书内记录了当时新疆与印度各地的佛教流派,亦记录印度其他宗教分布,如耆那教、印度教等,有助于研究中世纪印度宗教的流布。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除记录宗教外,他还记录当地语言,分析各地语言的异同,有助解读十九世纪末在新疆发现的各种语言文书。1834年德国学者朱利斯•克拉普罗特出版《玄奘在中亚与印度的旅行》一书,是迄今所见最早介绍玄奘的著作之一。1857年法国学者儒莲将《大唐西域记》译成法文,开创西方学者研究玄奘之先河。中国长期以来,很少有人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一直到文化大革掵结束后,才有大量的研究。1983年季羡林等人集体合作了《大唐西域记校注》。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大唐西域记》对研究印度历史相当重要,因为印度民族虽然创造重要的古代文化,但不注重记录历史,印度历史学家阿里教授说:“如果没有法显、玄奘和马欢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印度国徽狮头柱和国旗上的法轮图案,都是来源于鹿野苑(sarnath)的考古发掘,而鹿野苑、那烂陀寺、菩提伽耶阿育王大塔、桑奇大塔印度著名佛教遗址的发掘,都是英国考古学家亚历山大•卡宁厄姆自19世纪始依照玄奘的描述找到的。玄奘在书中曾描述了巴米扬大佛(在2001年被阿富汗塔利班晸府所毁)。唯一统一古代印度的阿育王事迹亦多源自于玄奘的记载。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法显传》是东晋高僧法显所著的游记。法显在弘始二年(400年),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僧人,从长安出发,西渡流沙,到天竺寻求戒律。法显于义熙八年(412年)归国,前后14年。法显归国后著《佛国记》一书,记录西行见闻。《法显传》又名《佛国记》、《历游天竺记传》,《佛游天竺记传》、《释法明游天竺记》,是佛教史和中外交通史的重要文献。隆安三年(399年),法显与慧景、道整、慧应、慧嵬,一行五位僧人、从长安出发,过陕西与甘肃之间的陇山到干归国,逢夏日雨季,休整约三个月后,前往褥檀国。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过养楼山到张掖镇,受到张掖王接待,会合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结为同志,一同在张掖夏坐。夏坐完毕后,前往敦煌停留一个月。法显等五人先行,别过智严等五人,度大沙漠,行17日抵达鄯善国,国王信奉小乘学。在此住一个月,前往乌夷国,国中有僧四千余,信奉小乘。住二月余,向西南进发,35日后,抵达于阗,国中有僧数万,信奉大乘教。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再25日抵达子合国,有大乘教僧人千余,法显等在此住15日,入葱岭到于麾国,山行25日到竭叉国,由此西北,度葱岭抵达北天竺小国陀历,有小乘僧人。西南行15日过新头河,道路艰难险阻,汉之张骞,甘英未曾到此。度河,抵达乌苌国,小乘佛法盛行。慧景,道整,慧达三人先行,前往那竭国,法显留此坐夏。坐夏毕,南下至宿呵多国。东行五日,抵达犍陀卫国,国人多奉小乘学。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法显(337年-422年),俗姓龚,平阳武阳(今山西省长治市襄垣县)人,东晋、刘宋的高僧、旅行家、翻译家。因法显的三位兄长都幼年早亡,其父亲怕殃及法显,在其三岁时便让他剃度出家为沙弥。二十岁受具足戒。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秦高祖(姚兴)弘始元年(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六十多岁高龄的法显,与同学慧景、道整、慧应、慧嵬四人结伴,从长安(时为后秦都城)出发西行。至张掖,又遇见智严、慧简、僧绍、宝云、僧景,共进至敦煌。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时的敦煌太守李浩,供给法显等五人渡沙河(塔克拉马干沙漠),经鄯善,至乌耆、于阗国。此时,与法显同行的僧人,或至高昌,或至罽宾,法显与其他三人渡过葱岭,到达北天竺。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法显与慧景、道整,欲前往中天竺,求取戒律。南渡小雪山时,因暴雪,慧景死于小雪山。法显与道整到达中天竺,在摩竭提国巴连弗邑(华氏城)摩诃衍僧伽蓝等处得到《摩诃僧祇律》、《萨婆多众律》、《杂阿毗昙心》、《经》二千五百偈、《方等般泥洹经》、《摩诃僧祇阿毗昙》。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法显在中天竺三年,学习梵语。道整后来决定留在中天竺,法显则继续南行,到达东天竺的多摩梨帝国(Tamralipta,约在今日的加尔各答),继续学习、抄经和画像。

途中历尽艰险,于义熙六年(410年)到达狮子国(斯里兰卡)。在此停留两年,得到《弥沙塞律》、《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及杂藏经等。今日在斯里兰卡还留有以法显为名的地名,如法显洞。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法显在狮子国古都阿努罗陀城(巴Anurādha)到处参学后,于义熙八年(412年)带了多部原文典籍,从海路回国,途中遇风暴经耶婆提国等地,最后在青州长广郡牢山南岸(今青岛市崂山区)上岸。回国后定居建康(今南京),与佛驮跋陀罗合译《摩诃僧祇律》、《方等泥洹经》、《杂藏经》、《杂阿毗昙心》等经、律、论共六部24卷。其长、杂二阿鋡经、弥沙塞律(后来由佛驮什于宋景平元年七月译出)、萨婆多律抄,未得译出。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著有《法显传》(又名《佛国记》),是今日研究古代中亚、南亚历史、地理、风俗和佛教等重要资料。学术界认为耶婆提国是今日的印尼爪哇岛,1908年,章太炎发表《法显发见西半球说》,把耶婆提拟定为耶科陀尔,宣称法显早于哥伦布到达美洲。章太炎曾对刘半农说第一位“发现新大陆”的是法显:“请你查一查,《章氏丛书》别录之三,有篇《法显发见西半球说》,就知道一切了。”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Jumbo Huang Notes: When he was ten years old, his father died; and an uncle, considering the widowed solitariness and helplessness of the mother, urged him to renounce the monastic life, and return to her, but the boy replied, "I did not quit the family in compliance with my father’s wishes, but because I wished to be far from the dust and vulgar ways of life. This is why I chose monkhood." The uncle approved of his words and gave over urging him.


第1357回:佛教心经余音绕梁,古代传说时空交错

When his mother also died, it appeared how great had been the affection for her of his fine nature; but after her burial, he returned to the monastery. On one occasion he was cutting rice with a score or two of his fellow-disciples when some hungry thieves came upon them to take away their grain by force. The other Sramaneras all fled, but our young hero stood his ground, and said to the thieves, "If you must have the grain, take what you please. But, Sirs, it was your former neglect of charity which brought you to your present state of destitution; and now, again, you wish to rob others. I am afraid that in the coming ages you will have still greater poverty and distress; I am sorry for you beforehand." With these words he followed his companions into the monastery, while the thieves left the grain and went away, all the monks, of whom there were several hundred, doing homage to his conduct and courage.


第1358回:波隆纳鲁沃东古城,万里投荒艰苦跋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