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終於退場了

還有 20 天,樂視就能迎來上市 10 週年,但它永遠等不到了。

2020 年 7 月 21 日,「樂視退」被摘牌,正式告別 A 股市場,且不得重新上市。

終於,樂視徹底退場,這一篇章終已落幕。

回望過往,皆是唏噓。

樂視的理想謊言

這家明星創業公司的故事開始於 2004 年。

2004 年 11 月,樂視網成立。一開始,樂視網是應用於手機電視領域視頻運營平臺。不過,由於當時國內 3G 通信未在預期時間推出,樂視網進行了業務方向調整,成為應用於互聯網、手機電視領域的視頻平臺。

而後,樂視網將互聯網視頻服務業務作為發展重點,並開展影視版權分銷業務。基於內容資源的積累,樂視網逐漸走向繁榮。

經過 6 年的發展,2010 年 8 月 12 日,樂視在中國創業板上市,成為 A 股首家上市的互聯網視頻公司。

上市之後,樂視開始朝著垂直方向整合,將視頻內容、硬件終端等業務獨立發展。

到了 2015 年,樂視迎來巔峰時期。

2015 年 5 月 12 日,樂視網股價達到歷史高點——179.03 元,彼時市值突破了 1700 億人民幣。

同日,貴州茅臺的最高價為 275.2 元,樂視股價約佔 65%,當時有媒體戲稱,樂視相當於“大半瓶茅臺”。

一時間,樂視風光無限。

在樂視市值一路攀高的背後,離不開賈躍亭的營銷策略。

賈躍亭提出,樂視要致力打造基於視頻產業、內容產業和智能終端的“平臺+內容+終端+應用”完整生態系統。

要實現這一生態構想,背後還涵蓋了“七大生態版塊”——互聯網及樂視雲、內容、大屏(超級電視)、手機、體育、汽車、和樂視金融。

其中,互聯網及雲、內容、大屏(超級電視)三大子生態為上市體系;手機、體育、汽車和樂視金融這四大生態為樂視非上市體系(LeEco)。

樂視終於退場了

為了完整構建這一生態,樂視成立了多個子公司,各自為營進行業務拓展,具體表現為:

  • 2011 年,樂視影業成立;

  • 2012 年,樂視致新(硬件公司)成立;

  • 2014 年 1 月,樂視雲成立,成為提供視頻雲計算服務的公司;

  • 2014 年 3 月,樂視體育在樂視網體育頻道的基礎上正式成立,由單一的視頻媒體網站的業務形態,發展為基於“IP 運營+內容平臺+智能化+互聯網服務”的全產業鏈體育生態型公司;

  • 2014 年 7 月,樂視與北汽集團共同投資美國電動汽車公司 Atieva,並公開表示已在硅谷組建了研發團隊,全面籌劃汽車業務;

  • 2015 年 4 月,樂視超級手機發布,包括“樂 1、樂 1Pro、樂 Max” 的第一代手機產品面世;

  • 2015 年 8 月,樂視金融成立。

在樂視的生態構想中,“平臺+內容+終端+應用”最終將走向互通互聯。於是,樂視極力地推進七大生態的發展。

彼時,樂視採取了最為直接且快速的方式——投資、收購;通俗地講,就是燒錢。

作為“A 股網絡視頻第一股”,在賈躍亭的營銷之下,加以商界人士、娛樂圈明星的撐腰,樂視在擴張階段獲得了大量融資。

那時的樂視,不差錢。

有媒體做過統計,截至 2016 年,僅僅只是樂視網,其上市以來的收購就達到了 134.51 億元。不過,樂視燒的錢還遠不止於此。

在 2015、2016 年間,樂視在各個生態版塊上都進行了投資收購,主要表現為(包括但不限於):

  • 手機:2015 年 6 月以 32.98 億元的價格買入酷派 28.9% 的股權;

  • 電視:2016 年 7 月以 135.49 億元的價格收購美國智能電視廠商 Vizio;

  • 體育:2015 年 -2016 年期間,不僅進行了包括章魚 TV 在內的股權投資,還買斷了英超香港地區獨家播映權、超聯賽新媒體平臺的獨家版權等,總計約 44.78 億元;

  • 汽車:2015 年 9 月,以 47.4 億元對“易到”實現控股,次年入股了大聖科技 8000 萬元,並聲稱將在德清超級汽車工廠投入 200 億元;

  • 金融:2016 年 1 月以 1.7 億元參與籌建新沃財產;同年 6 月,投資懶財網 1.8 億元。

融資不斷,舉措頻頻,樂視的發展呈現出蒸蒸日上之態。

而這些,卻都只是虛幻的繁榮。

樂視終於退場了

樂視的理想生態固然美好,但樂視在“講故事”的時候,沒有講全。而被隱藏的部分,正是另一面的樂視,沒有理想主義包裝,更接近真實的樂視。

或者說,是一個搖搖欲墜的樂視。

謊言背後的真實

故事的轉折點發生在 2016 年 10 月,樂視體系爆發資金鍊危機,股價一路走跌。

其中原因,賈躍亭在 2016 年 11 月 6 日發佈的全員信《樂視的海水與火焰:是被巨浪吞沒 還是把海洋煮沸?》已有闡述——

我們的資金和資源其實非常有限。一方面樂視汽車前期投入巨大,陸續花掉 100 多億的自有資金,直接導致我個人對 LeEco 的資金支持不足;


另一方面我們的融資能力不強,方式單一、資本結構不合理,外部融資規模難以滿足快速放大的資金需求。

簡單而言,此時的樂視正處於“造血不足,失血過多”的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2017 年 1 月,在樂視資金危機爆發初期,孫宏斌曾投入 150 億元,但只能達到暫時止血的成效;畢竟,樂視的“傷口”,是在太大了。

而問題的根本,在於樂視想要構建的生態。

曾有媒體指出,賈躍亭的生態構想是在模仿蘋果生態,不過,樂視僅僅只是學其形,並未悟其神。

蘋果固然也是軟硬件結合的生態,但蘋果更大的王牌在於其唯一性。唯一的 iOS、唯一的 macOS、唯一的 App Store,再加上其強大的硬件技術等,使得蘋果商業價值得以釋放。

樂視,沒有唯一性。

樂視採用的是安卓系統,用戶能夠在各個終端上通過第三方應用商店獲取服務,這使得終端、內容、應用等缺乏協同,生態處於“亞健康”狀況。

再著眼於生態本身。

將“平臺+內容+終端+應用“的生態放大來看,每個項目的背後,都包含著多方面的業務,具體如下:

  • 應用: 樂視商城、應用商店、眾籌金融等;

  • 內容:視頻、電影、體育、音樂等;

  • 終端:電視、手機、汽車、行車記錄儀、耳機等;

  • 平臺:樂視網+樂視雲+樂視 LEU。

在樂視生態中,應用、內容、終端、平臺環環相扣,要完整實現這一生態願景,發揮協同效應,需要把每一項業務都經營好。而這,需要資本不斷“輸血”。

雖然樂視初期在業務擴張之時多次拿到了投資,但對樂視這頭“嗜血猛獸”而言,遠不足夠。

樂視的矛盾在於,資本的輸入遠跟不上大規模的業務擴張,再加上樂視自身造血能力不足,因此,一旦資金鍊出現了問題,樂視就開始搖搖欲墜。

從樂視的財報來看,2013 年之後,樂視就已出現虧損的信號。2014 年的營業利潤僅有 0.5 億元,相較 2013 年的 2.5 億元同比下降了 80%。

到了 2015 年,樂視開始走向負盈利,2015 年-2016 年的營業利潤分別為 -0.1 億元,-3.7 億元。

樂視營業利潤不斷下滑,與賈躍亭的經營模式不無關係。

樂視終於退場了

當時,為打通樂視生態,賈躍亭將“負利營銷”策略作為基礎模式,即低價出售硬件以獲取用戶,再以會員制模式將硬件用戶轉化為強關聯的粘性用戶。

低價擴張市場本無可厚非,但樂視的營銷策略過於極端,硬件價格過低,不僅沒有盈利,還造成了巨大虧損。

在“賠本生意”之下,樂視硬件產品的銷量十分可觀;在 2016 年,樂視電視的銷量甚至是小米電視近 6 倍。

賣得越多,虧得越大,樂視“失血”不斷加重。

財報數據顯示,在 2013-2015 年間,樂視電視終端的虧損額逐年加劇,分別為-1.84 億元、-13.52 億元、-20.97 億元。

不僅是樂視電視,後來手機硬件的發展也採取了同樣的策略,這一次,“貧血”的樂視已無力支撐,彼時有媒體爆料稱樂視欠供應商債務高達 100 億,資金鍊危機一觸即發。

儘管當時樂視已有資金危機,但其業務擴張並無停歇。那麼,資金從何而來?

花式融資。

有媒體統計,在 2014-2016 年間,樂視體系融資規模超 750 億。其中,上市公司融資規模約 343 億元,IPO 發行融資 7.3 億元,另外還包括定增融資、債券融資等。

樂視終於退場了

在鉅額融資背後,賈躍亭這個“平平無奇的融資小天才”(沒有誇他的意思)通過股權質押、資金拆借等各種方式,一步步將資本市場十分看好的樂視推向火坑。

據相關統計,僅在 2013-2015 年間,賈躍亭家族就進行了 38 次樂視網股權質押。到了 2017 年,無論是已上市的樂視體育、樂視致新、樂視汽車,還是不動產,無一不被質押。

多次的股權質押給樂視帶來了負面影響,資本市場對樂視失去了信心,樂視的吸金能力大不如前,這對亟需燒錢的樂視而言,陷入了惡性循環。

另外,樂視體系與賈躍亭控股的關聯公司之間的資金混亂交易更是加大了樂視的資金缺口。

在 2018 年 1 月舉行的“關於終止重大資產重組事項暨公司經營情況投資者說明會”上,樂視公佈了自 2016 年以來,通過向賈躍亭控制的關聯方銷售貨物、提供服務等經營性業務及代墊費用等資金往來方式形成了大量關聯應收和預付款項——

截至 2017 年 11 月 30 日,上述關聯方對上市公司的關聯欠款餘額達到 75.3 億元。

不難看出,賈躍亭“拆東牆補西牆”的資金拆借方式讓樂視血流不止。

一方面,樂視龐大的生態發展亟需資本投入;另一方面,樂視瘋狂燒錢的經營模式加大了資金壓力,再加上混亂的融資、資金拆解方式讓資本市場對其失去信心,樂視的資金缺口撕裂得越來越大。

樂視崩盤,只在響指之間。

真實之下的殘酷

從 2018 年開始,故事逐步走向了終局。

在 2017 年 4 月開始的長達九個月的停牌後,2018 年 1 月,樂視在 A 股復牌,而後開始了多次跌停,從 15 元跌至 5 元······

2019 年 4 月 26 日,樂視網發佈了 2018 年年報,淨資產為負,觸發暫停上市情形,股票停牌。當時股價收報於 1.69 元,市值僅剩 67 億元。

一個月後,樂視網被深交所宣佈暫停上市。

2020 年 4 月 27 日,樂視發佈 2019 年年報,由於觸及深交所創業板股票終止上市情形,樂視被終止上市。

從財報數據可以看出,樂視的虧損還在繼續——2019 年樂視淨虧損 112.79 億元;前兩年分別為 -138.78 億元、-40.96 億元。

虧損的根源,來自於賈躍亭此前不當經營、融資埋下的債務炸彈。

而在樂視大樓傾斜的這些年,賈躍亭早已逃之夭夭。

樂視終於退場了

2017 年 7 月,賈躍亭帶著他的造車夢到了美國。留下的,僅有空頭支票般的承諾——

我會承擔全部的責任,會對樂視的員工、用戶、客戶和投資者盡責到底.......我們會把金融機構、供應商以及任何的欠款全部還上。

時至今日,賈躍亭依舊給不了交代,而那些曾為他的夢想加持的人,如今卻成了樂視泥沼中的局中人,無法掙脫,無法逃離。

在樂視的背後,其投資者既有投資機構、商界名人,也有具備國資背景的大型央企、國企;更為特別的是,娛樂圈中的許多明星也都曾是樂視生態的支持者。

  • 投資機構、商界名人

據不完全統計,馬雲、王健林、柳傳志、郭臺銘等人都曾是樂視生態的背後支持者。

例如,2015 年 5 月,在樂視體育成立一年之時,就完成了首輪融資,獲得 8 億人民幣。其中,萬達投資、雲鋒股權投資為領投方。

商界名人的支持,無疑為樂視生態打了一劑強心針,時期備受資本市場看好。

  • 國資背景的企業

在國家隊陣容中,中央匯金可以說是“領投羊”。

2015 年 10 月,中央匯金受讓了證金公司 2799 萬股,成為了樂視網前 5 大股東。直到 2017 年,中央匯金依舊被套牢其中,預計虧損近 3 億元。

除此之外,曾對樂視進行投資的國資企業還包括國家電網、山東鋼鐵集團等。

  • 強大的明星陣容

樂視背後的投資者,不得不提的還有娛樂圈明星們,包括張藝謀、郭敬明、高曉松、孫儷、孫紅雷、黃曉明、李小璐、劉濤、秦嵐、李晨在內的明星們都是樂視的投資人。

樂視,可謂是“真·明星·創業公司”。

樂視終於退場了

明星們的加入,成為了樂視對外炒作的營銷點。回望當時的發佈會場景,眾多明星的加持,發佈會儼然辦成了頒獎晚會。

而今看來,“半個娛樂圈”也都成為了泥沼中人。

事實上,在樂視的背後,還有著許許多多為賈躍亭生態夢想買單的人。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樂視網股東總數 28.08 萬戶,減去前十大股東的持股,剩餘投資者持有的股份約佔 62%。

對於這 28 萬的股民,樂視已無力負擔。賈躍亭給出的,也只是虛無縹緲的希望。

樂視終於退場了

回首 2016 年那場“無破界,不生態”的發佈會,賈躍亭在臺上說出——

讓我們一起,為夢想窒息。

現在看來,多麼諷刺,又多麼真實。

繁華落盡一場空

樂視終於退場了

2020 年 7 月 20 日,樂視在 A 股的最後一天,股價報收於 0.18 元,市值僅剩 7.18 億元。

在 A 股市場,“樂視退”成為了一個過去式的名稱。

十年荏苒,是非成敗轉頭空,人散樓塌,唯剩一片廢墟。

在互聯網進程中,像樂視這樣的公司不是第一個,但也不會是最後一個。回首樂視一路進程,在唏噓之外,更重要的在於知往鑑今。

學史以明智,鑑往而知來 。

這可能是樂視最後帶來的一點貢獻吧。

雷鋒網雷鋒網雷鋒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