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拯救我的饮食自由

临期食品,拯救我的饮食自由

不知道你是不是跟本YO一样,每次逛超市,看到打折,减价,促销......都会两眼冒金光!每次在货架前流连忘返,但最后拿起的大多是最便宜的那款,所以看到有临期的食品,本YO也会凑上去看一看。

所以,今天本YO跟大家来聊一下——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拯救我的饮食自由

很长一段时间,食品行业对于“临期”两个字讳莫如深,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大家更倾向于用折扣、促销、清仓......来代替“临期”二字,这就导致大家的消费意识里,临期=过期。但在世界范围内,吃临期的食品,减少食物浪费,正成为一种时尚。

进口商品好不容易放下了它唯一的缺点——,囊中羞涩的吃货们又岂有不买之理?就算只剩几天就过期,只要吃得够快,食物变质的速度就跟不上我!


临期食品,拯救我的饮食自由

临期食品,“小资“生活的新出口

在淘临期食品这件事情上,一旦发现吃起来与新鲜食品的口感风味并无二致,就很难止住买买买的瘾!!!

近百元的零食,超低价30、40、50......30元的巧克力,15块钱能买3条......对于爱尝鲜的年轻人而言,稀奇品牌的存在就已经是极大的诱惑力了!再加上令人发指的折扣,如果再不买,既对不起自己的胃,也对不起久无素材可发的朋友圈!

临期食品,拯救我的饮食自由

灵魂发问:临期食品能不能吃?

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标准规定:

“保质期是指在标签上规定的条件下保证食品质量的日期,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仍然可能是可以食用的”。

在日本,包装食品外部会同时贴上“赏味期限”“消费期限”两个日期标签,前者是指最佳食用时间,在此之前食物能最大程度保持原有的风味,后者则类似于我们所说的保质期。

在英语国家,也有“Best if Uesd By”,“Best Before”等类似赏味期限的标签供消费者参考。

-食品保质期临界

●标注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

●标注保质期超过6个月不足1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20天

●标注保质期超过90天不足半年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5天

●标注保质期超过30天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

●标注保质期超过16天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

●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

也就是说,一些还剩几个月就当做临期食品打折抛售的商品,只要保存得当,其风味和品质几乎是不受影响的。

“临期食品经济”,正在改变你我的生活

一旦出现超市大量丢弃临期食品的新闻,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就是“不要给我啊”......

在我国,民间早已有临期进口食品销售的成熟产业链。

在上海,新海食品商城、柯姆兹进口食品超市这一类折扣零食店非常受欢迎。会过日子的人,拿啤酒洗头、用牛奶冲咖啡、把巧克力当保健品吃、以黄油代替食用油炒菜,都是托了临期进口商品的福。而消费这些商品的理由,竟多是为了“好吃”“健康”。有趣的是,在他们眼中,即便是临期的进口食品,也比本就平价的国产食品更美味。

临期食品,拯救我的饮食自由

无论如何,临期产品的低价售卖,这都是一件有利于我们的生存环境、为市场创造出更多选择的好事。说不定临期食品就能在潜移默化中,成为我们都市焦虑症的一味止痛药。

而像我这样的年轻人,也难得可以松一口气。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