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追求真實自我

​ “一直以來,總有人批評90後如何思想墮落,如何離經叛道,如何扶不起來,還有人說他們是道德毀掉的一代人,是‘垮掉的一代’。

如果要給絕大多數90後一個整體印象,可以這麼說:他們是剛一就業就被延遲退休,他們是幹二十年都買不起房,結不起婚,卻每天努力工作的一代人。

如果誰硬要說他們是“垮掉的一代’”,那也是被現實壓垮的。然而,即使跪著,前方的路他們也會一起走完。”從來沒有垮掉的一代,只有垮掉的時代。

相比前幾代人的保守、00後的狂魅張揚,曾被稱為“垮掉一代”的90後,有可能是中國人格發展最正常的第一代人。

不把抑鬱當矯情

你肯定聽過這句話,“小孩子,哪來這麼多心理陰影?”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最難的就是不被理解。

“90後”追求真實自我


6年前,網友@走飯發了這樣的一條微博

微博的語氣雖然有點輕鬆,但並不是開玩笑,因為南京市公安局江寧分局證實,賬號主人已經自殺離世。走飯離開後,她的微博多了100萬條留言,每一條都是孤獨得要死。

丘吉爾說,“心中的抑鬱就像只黑狗,一有機會就咬住我不放”。哪怕在人前活得光鮮亮麗的明星,也總是逃不過抑鬱症。

抑鬱症對於90後的來說,早已不是什麼陌生詞彙。但在大部分中國父母的眼裡,抑鬱總被認為不是病,是矯情。“你都有勇氣去死,為什麼沒有勇氣活下來”

白俄羅斯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二手時間》一書,記錄了蘇聯解體後二十多年間的痛苦社會轉型中,普通人夢想破碎,極端者甚至會選擇自殺。他們只生活在昨天的記憶裡,即所謂的“二手時間”。

經歷文革、上山下鄉、大饑荒......時代給我們父輩祖輩們的性格留下了鮮明的烙印,讓他們生活在“二手時間”裡,走不出曾經的記憶。

所以看著在物質條件豐裕下成長的90後,他們總愛說:“我經歷的比你慘多了,你現在生活這麼幸福,你在痛苦什麼?”

一個90後說,“我的家族沒有愛,所以從我開始,我要成為愛的源泉。”

再過10年,90後40歲左右,作為獨生子女一代,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他們的壓力無人分擔,也無處訴說。90後依靠自己來了卻上一輩承載的創傷,結束過去的痛苦,並且了結於此,不再傳遞。

2014年05月11日,福建省福州醫學心理諮詢中心,一名醫生在對抑鬱症患者進行心理引導。

“90後”追求真實自我


不被禁錮的消費觀

“中國的小孩子,從小到大,從家庭到學校,都要接受'節儉是美德'的教育,小孩子要節約水電,節約糧食。但這種教育是有害的,在這種教育理念下長大的孩子,容易養成各種吝嗇怪僻,小便完捨不得沖水,攢上大便一起衝。因為對他們來說,這就是值得炫耀的美德。”

在很多長輩眼裡,萬般皆下品,唯有省錢好。

2016年,上海宜家貼出告示:因中老年相親一族在餐廳展開活動,自帶飲食,大聲喧譁,並長期佔座,為維護商場經營秩序,實行先就餐後入座的模式。

這個人群的年齡在45-65歲之間,也就是所謂的50後、60後、70後一批人,他們自泡茶水、外帶餐食、再加上人手一杯免費咖啡,一坐坐一天。

“90後”追求真實自我


“你看,現在要買十塊錢的麵包才能進來坐,一個月每天買,就是三百多塊,這個不是小錢啊。我們其實就想進來坐坐,”有老人算了一筆賬。這些老人真的是缺少這300塊錢嗎?恐怕不是。

他們已經從小養成了能省就省,精打細算的生活習慣。很多富有的60後、70後,依然過著節衣縮食的日子,就是因為他們經歷過資源匱乏時期,窮怕了。

有網友說,自己有次回家見奶奶,揹著的是香奈兒的小包包。

奶奶問她:“你這包多少錢?”她不敢說真實價格,遂回答:“100塊錢買的。”

沒想到奶奶還是不高興:“這麼小的包賣100,我看就值50。”

想起來自己的奶奶,每個月都能拿到充足的退休金,但花錢總是按分算。吃西瓜瓜皮要留著,做成一道菜;夏天溫度不到40°c,空調都捨不得開。

報告數據顯示,90後雖愛花錢,但不任性,反而很理智。在易觀智庫發佈的《中國青年調查報告》中,關於消費觀,相對於70後的保守,80後的衝動,90後實現了迴歸,介於70後和80後之間。

“90後”追求真實自我


更加追求真實自我

自改革開放伊始,歷經市場經濟大潮,再到互聯網革命,70後、80後、90後......幾代不同擁有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的做事風格、不同的人生準則、勢必碰撞出很多火花。

1992年出生的張斌,回想起第一份工作離職的原因。

他7月入職,為了和女朋友國慶節期間一起去新疆旅行,足足準備了兩個星期,光旅行攻略就有10多頁。但就在國慶節的前一天,老闆突然宣佈國慶放假期間全體加班。張斌二話沒說,第二天交了辭職信。

並不是任性,而是受不了領導的“專橫”。

“官大一級壓死人,領導的話就該聽。”這句自古而來的話似乎在90後身上沒那麼行得通。相對充裕的物質條件讓他們開始思考自我,同時在職業選擇上,他們的方向也顯得更加多元。

“90後”追求真實自我


中國90後青年調查報告

通過對80、90後渴望的成功途徑進行調查,80後更多地把希望寄託於創業和中彩票,而對於其他的各類成功方式,大多均低於5%。

90後的選擇看上去更加均勻,每一種成功途徑都有超過5%的人選擇,在關於成功的想法上更加開放。

生於1990年的女孩何禮會辭掉了待遇不錯的外企工作,去一家養豬場實習了三個月,然後創業開了豬場,很多人都覺得難以理解。

創業艱難,冬天下雪天,她需要早上五六點左右起床,因為窮早上就吃白麵條,只有一點油鹽,什麼都不放。冒著大雪,推著豬屎去倒。那時的辛苦不可想象,一個人偷偷哭了很多次。

“90後”追求真實自我


何禮會在查看豬的情況

提及為什麼要放棄好好的工作出來養豬,她說:“我希望在有限的人生做一些還算轟轟烈烈的事情,不是以前上下班那種,(那)沒有任何意義,當然不是說一定要養豬(才有意義),還有很多其他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能創造更多價值的事情(可以做)。也許我現在創造不了那麼多價值,但一步步來嘛。”

網友@靜默初夏 說:作為一個80後,花了很長時間探索活出自我,修復內在。而90後輕鬆做到,因為他們從小所處的時代更開放開闊,物質精神相對豐富,更易培養出身心健康、人格相對完善的“人”。

沒有垮掉的一代,只有垮掉的時代

韓寒前幾天發了一條微博,他說了一大堆話,只是這裡面有一句,讓人覺得太過扎心。

“指責80後90後抗壓能力不強是不公平的,因為經濟和生存的壓力都比以前大很多,社會發展和歷史原因,給了這一代人太多的壓力。”

“90後”追求真實自我


90後是文明的一代

“90後”追求真實自我


很多90後網友特別不能理解:每天在人們工作、休息時間大跳廣場舞的不是他們,碰瓷專業戶不是他們,不讓座就大罵乘客的不是他們,碰瓷耍無賴的不是他們,亂建強拆的不是他們,無視食品安全法生產黑心食品的也不是他們,那麼90後怎麼就成了最惡的一代人了?恰恰相反,小編接觸到的90後大多數都是守規矩、懂禮貌、尊老愛幼的文明人,他們給很多為老不尊的人樹立了榜樣,他們才是最文明的一代人。

90後是負重前行的一代

“90後”追求真實自我


90後是幸運的,也是不幸的,不僅趕上了延遲退休,還趕上了房價泡沫期,他們就像蝸牛,每天都在負重前行。很多家庭條件差的,可能要努力個20年甚至30年才能買上一套房,但是時間不允許,於是年紀輕輕就負債累累了。結不起婚、買不起房、開不起車、談不起戀愛,這是當下很多90後的生活現狀。

“90後”追求真實自我


有人說:90後生活在和平年代,怎麼越來越矯情了?吃點苦怎麼了?但是我想說,不是90後不願意吃苦,而是看不到希望。60、70後吃點苦可以在城裡買幾套房子,80後吃點苦成了電商達人,但是90後吃點苦連自己都喂不飽。確實,每個時代都有機遇,但是當夢想被小小一套房綁架的時候,大多數人都失去了繼續追夢的勇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