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以前俺們村沒有自來水,一日三餐就靠門口的壓水井,不僅出水少,井水還有明顯異味。”在安徽宿州市泗縣大路口鄉龍湖村,村民魏尚蘭一邊用自來水清洗紅薯,一邊說,“現在吃水就太方便啦!一擰開關水就嘩嘩淌,這水質俺們吃著也放心。”

“遠水”也能解“近渴”。同魏尚蘭家一樣,千萬個家庭在南水北調工程中受益。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五年來,南水已成為京津冀豫20多座大中型城市的主力水源,沿線直接受益人口超過5859萬;而東線工程通水後,僅山東12個市調引長江水,總受益人口就達3000多萬人。

水“動”了,人和地都解渴了

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南水北調讓天津市民劉書平家用上了更清澈的自來水。陶建/攝

一提起南水,天津武清區城關鎮沙莊村居民劉書平就特別高興,“以前鎮裡用的是本地的地下水,我家在水龍頭下邊接的透明管,隔段時間就得刷一次,就像有髒東西一樣。自從用了南水,透明管幹淨著呢。我老伴還說,用南水洗臉,皮膚都變滑溜了。”

據天津市武清區副區長徐繼珍介紹,此前,武清區生活用水氟超標問題較為突出。改為南水後,天津自來水出廠水、管網水濁度明顯下降,市民飲用水口感、觀感得到顯著提升。目前,南水已覆蓋天津16個行政區中的14個,全市近千萬市民從中受益。

北京南城部分區域用上南水後,自來水硬度從350~380毫克/升降為120~130毫克/升,水鹼明顯減少。目前,南水佔北京城區自來水供水總量的七成,供水範圍基本覆蓋中心城區以及大興、門頭溝、昌平、通州等部分區域,直接受益人口超過1200萬人。

除了飲水問題得到解決,北方地下水資源臨近枯竭的問題也因南水的匯入而得到緩解,不少乾涸河流重現生機。

11月14日,一幅豐收圖在河北正定曲陽橋鄉周家莊村上演。闊別20年後,周家莊的水稻又重新出現。

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周家莊村黨支部書記張寧寧和老支書王煥來查看成熟的水稻。正定縣宣傳部供圖

曲陽橋鄉地處滹沱河畔,曾是遠近聞名的魚米之鄉。隨著工農業生產的迅速發展,滹沱河上游來水逐漸減少,地下水水位逐年降低。1999年之後,周家莊的水稻徹底消失了。

近幾年,通過滹沱河倒虹吸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總乾渠的滾滾江水流進了滹沱河,該區域地下水水位回升到34.51米,為種植水稻創造了良好生態環境。今年,周家莊村試種的100畝有機水稻如約迎來第一次收穫。

水“清”了,水源地生態也靚了

南水北上,讓受水地區解了渴。在這背後,為了讓北上的水是清亮好水,水源地的環境整治也一直沒放鬆。

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白馬湖水生態得以改善。白馬湖景區供圖

白馬湖是江蘇十大湖泊之一,2009年被確立為南水北調工程東線上遊過境湖泊,是淮安市中心城區備用水源地。“兒時記憶裡的白馬湖,水清草綠,後來水質逐漸變差,我就再也不到湖邊玩耍了。”從小在白馬湖邊長大的程雲,大學畢業後,就去了蘇州工作。3年前,她回到家鄉,來到生態恢復如初的白馬湖景區工作。

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白馬湖舊貌。白馬湖景區供圖

昔日的臭水湖變身生態廊道,白馬湖的蛻變源於南水北調東線工程的推進。2010年,當地大力實施退圩(漁)還湖、清水入湖、清淤淨湖、生態養湖“四湖工程”,白馬湖湖區淨水面較治理前增加一倍,水質由劣Ⅴ類變為總體穩定在Ⅲ類水標準,核心區水質達到Ⅱ類水標準。

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泗河支溝馬家河治理前。十堰市環保局供圖

同為水源地的湖北十堰,也因整治

發生了不小的變化。過去,匯入丹江口水庫的十堰犟河、神定河、泗河、劍河、官山河,一度成為劣Ⅴ類黑臭水體。2012年以來,十堰將5條河流治理作為“硬骨頭”,大刀闊斧進行整治

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十堰市民正在參觀犟河人工快滲工程。十堰市網信辦供圖

“這個人工快滲,和一般汙水處理廠不同,它處理的是已處理過一道的生活汙水。”前不久,記者走進十堰市犟河水質淨化廠。據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每天處理西部汙水處理廠尾水4萬餘噸,達地表III類水排出。

“這是犟河的‘守門員’工程”,十堰市環科所所長、高級工程師暢軍慶介紹,當前國家規定汙水處理廠達到一級A排放標準後可直接排放水體;但為提升入庫河流水質,十堰又在西部汙水處理廠下游增設兩個“守門員”工程,即犟河人工溼地和犟河水質淨化廠,將犟河的水質由過去的重度劣Ⅴ類變成地表Ⅱ類至Ⅲ類,達到“中國好水”標準。

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泗河支溝馬家河治理後。十堰市環保局供圖

在陝西漢中,全市共設立河、湖長4115名,累計關停違規採砂場點119處,復平河段128公里,聯合禁採專項執法180次,拉網式排查整治漢江流域等排口272個。經過整治,漢中徹底消除Ⅳ類水,漢江出境斷面達到Ⅱ類標準。

以水為緣,移民腰包“鼓”了

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臥龍崗社區。十堰市網信辦供圖

“雖然我們是農民,但生活條件比十堰城裡的市民還好。”談起移民後的生活,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臥龍崗社區的村民李秀文語調高昂。擁有兩層洋樓、一輛車的他有自己自豪的理由:這個移民安置村,房屋規劃整齊、道路寬闊、醫院學校齊全。184戶原先靠土地吃飯的移民將430畝田流轉給光伏農業產業園,如今,村民們在太陽能電板下種植起草莓和油性牡丹。

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十堰市鄖陽區柳陂鎮臥龍崗社區。十堰市網信辦供圖

“黨的好政策,讓我提前奔了小康。日子得勁,天天像過年!”在河南省淅川縣厚坡鎮柴溝移民新村,“鴿子大王”李建軍在自家小院裡,興致勃勃地講述著“發家史”。

2011年6月25日,淅川縣香花鎮柴溝村786名鄉親來到70多公里外的厚坡鎮柴溝移民新村。李建軍沒有想到,這竟會是他新人生的起點。

新村新分地,很快流轉出去,每畝每年有500元租金。不久,李建軍又被公司聘為工人,每天拿80元工資,地還能自己種。外地務工的兒子也回到縣裡,在親朋資助下辦起修車廠,每月收入3000多元。

南水北調這五年,變化超乎想象!

厚坡鎮柴溝移民新村“鴿子大王”李建軍通過移民扶持資金養殖白鴿致富。淅川縣宣傳部供圖

後來,李建軍又成立了養鴿合作社,拉著鄉親們入股。幾年來,帶動周邊一百多戶貧困戶因此脫貧。如今,村裡通了沼氣,建起無公害蔬菜基地、養豬場等,人均年收入已達萬元以上,村集體年收入也達到80萬元,村民每年都有紅包領。僅今年,新村又多了20輛轎車。

“吃水不忘挖井人”。北京等受水省份,也與南水北調水源地展開了對口協作。以北京為例,北京16個區與河南、湖北兩省16個縣(市、區)建立了“一對一”對口協作關係,結對開展了一系列交流合作活動,各區累計支持資金2億元用於結對縣市區發展。據不完全統計,2014年以來,京企在河南、湖北兩省投資1萬多億元,其中在兩省水源區投資1000多億元。

5年,南水北調工程幹得怎麼樣?水利部南水北調司綜合處處長孫永平用“夢想成真,遠超預期”八個字概括了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的效果。孫永平表示,黃淮海流域是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供水區,總人口4.4億,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國的35%。以2016—2018年全國萬元GDP平均需水量計算,南水北調工程所調水量,至少為我國北方地區近4萬億元GDP的增長提供了優質水資源支撐。日前,南水北調東線一期工程北延應急工程開工,工程建成後,將再向京津冀地區增加供水能力4.9億立方米。

來源|人民網

作者|於新怡、鮑聰穎、陶建、祝龍超、張玉峰、魯先紅、張代生、時巖、金雨蒙、張偉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