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媽被“假靳東”騙了,別隻看到她的“妄想”

大媽被“假靳東”騙了,別隻看到她的“妄想”| 沸騰

互聯網給“黃大媽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但這個世界裡沒有任何地圖或路標,他們對“叢林”裡的陷阱知之甚少。

大媽被“假靳東”騙了,別隻看到她的“妄想”| 沸騰

資料視頻截圖。

文 | 張豐

近日,一則“六旬追星女子:我要嫁靳東,勇敢活一次”的報道引發熱議。一時間,#假靳東#話題衝上熱搜第一,

以至於靳東本人也出來發聲明作了澄清。

事實證明,令黃大媽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靳東”,不過是個利用摳圖、剪輯、配音等簡單技巧做出的“李鬼”賬號,連個認證都沒,假得不能再假。但就是這樣一個“假靳東”,騙取了黃大媽全部的信任,以至於嚴重影響到了她的精神狀態和家庭生活。

實際上,這雖是一起極端事件,但卻並非孤例。據媒體披露,相關短視頻平臺上有大量假靳東的賬號,以中老年女性用戶為目標,進行感情投資,然後組群,讓中老年女性購買電商產品。“假靳東”以外,還有大量的“假肖戰”“假馬雲”,有的高仿號比明星本人的賬號粉絲還要多。很多網友也在相關新聞下留言評論稱,自己的家人也在網上對假“董卿”著迷、在直播間和假“馬雲”聊天⋯⋯

因此,如果稍微剔除下“大媽追星”事件中的狗血成分,跟其他精準收割老年人的騙局打包審視,又會讓人覺得荒謬中透露出一種辛酸。“黃大媽”遭遇的騙局,可能發生在很多種場景中;“黃大媽”可能是身邊的任何一個親人,甚至是自己的父母。

對大城市經常追劇、網購的人來說,這樣的賬號一看就是假的。但這些野雞賬號,每個都有幾千上萬的粉絲。他們搞感情欺詐的同時,還搞直播賣貨,這邊廂跟人拉近關係,那邊廂就把粉絲的錢揣進兜裡。

大媽被“假靳東”騙了,別隻看到她的“妄想”| 沸騰

某視頻平臺評論截圖。

而很多像黃大媽一樣的老年人對此卻渾然不知。互聯網給他們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但這個世界裡沒有任何地圖或路標,他們對“叢林”裡的陷阱知之甚少。

這兩年,隨著智能手機、上網套餐變得便宜,很多互聯網平臺把贏得這樣的“村網通”新網民當成重要的下沉策略。中國網民數量仍在快速增加,相當大的新增網民,就是老年人。

在此事中,對於黃大媽的被騙,很多人歸因於她的婚姻問題,認為她迷戀上假靳東是“空虛”導致的,這或許是一方面原因,但更普遍的背景是技術因素帶來的認知鴻溝。

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像這樣的受害者並不少。在朋友圈經常看到那種群發短信的截圖,比如“我是靳東,因為×××被拘留了,現在急需要1000元繳納保證金,等出來後⋯⋯”年輕人可能都當笑話看,但許多人可能不知道,這種群發短信總能找到那些“涉網不深”的人。

看一下家族群裡中老年長輩經常轉發的內容吧,很多都是假的。當然,有的只是為了騙流量,還不至於圖人錢財;但像“假靳東”那樣的,專門坑害中老年女性,才是真正的“騙子本騙”。當然,既然有專門坑大媽的“東弟”,也必然有專門收割大爺粉的“冪妹”。

不得不說,互聯網的確開放、無界,卻也生長出了眾多相互隔離的圈層。這些圈層未必就有高下之分。黃大媽們的故事,或許在都市人看來很離奇;但對黃大媽們來說,幾萬塊錢買個包的“名媛富少”,何嘗不是另一種離奇。

不過,無論是什麼樣的圈層,都有同一個價值標準:欺騙感情、金錢的騙子無論在哪都是可恥的。類似的社會新聞中,我們往往把關注點放在痴狂的黃大媽身上,但其實那些“假靳東”們才是始作俑者。如果不去真正追究高仿賬號的責任,這樣的騙子不但會前赴後繼,還會掀起更大的風浪。在這方面,很多平臺也做了很多防騙工作,而要遏制此類騙局,也需要全社會有更縝密的共治網絡。

因而,當很多大爺大媽被明星高仿號或其他騙局所騙時,人們更該看到的,不是狗血的劇情,而是網絡圈層帶來的信息壁壘;人們更該做的,不是嘲笑和鄙夷,而是協力推動防騙知識的下沉與精準推送。

□張豐(媒體人)

編輯:孟然 實習生:張曉雨 校對:李立軍

大媽被“假靳東”騙了,別隻看到她的“妄想”| 沸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