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被殺時,囑咐子孫:趕快分散逃跑,家族由此興盛六百餘年

公元805年的春天,對於大唐帝國來說,一場意在中興的“永貞革新”運動,卻在轟轟烈烈開展了不到半年的時間裡,戛然而止。

大臣被殺時,囑咐子孫:趕快分散逃跑,家族由此興盛六百餘年

在宦官勢力的主導下,唐順宗李誦被迫禪位給太子李純,他所傾力支持的永貞革新運動,隨著唐順宗的退位,一切都煙消雲散。

永貞革新運動失敗後,那些積極主張變法改革的大臣們,自然也受到了嚴厲的懲處。領頭人王伾、王叔文先後被誣陷致死,而另一位重要參與者,大名鼎鼎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被貶官流放。

大臣被殺時,囑咐子孫:趕快分散逃跑,家族由此興盛六百餘年

在離京之前,柳宗元深怕自己也會落個和王伾、王叔文等人一樣的下場,嚴重者也許會滿門抄斬。為此擔心不已的他,於是在一天深夜招來子孫、族人囑咐說:你們趕快分散逃走,隱姓埋名,以保我們柳氏一族的血脈。

在柳宗元作出安排之後不久,偌大的柳氏一族,很快分散躲避,曾經聲名顯赫的“河東柳氏”,在現實面前,也不得不為了自保活命而各奔東西。

大臣被殺時,囑咐子孫:趕快分散逃跑,家族由此興盛六百餘年

談到“河東柳氏”,他的始祖是歷史上著名的人物柳下惠。就是春秋戰國時期那位“坐懷不亂”的柳下惠,而展姓和柳姓,便來自於柳下惠。

柳下惠原是魯國柳下邑(今山東濟寧)一帶的人,後幾經輾轉,後人從秦朝末年開始遷居到山西運城附近生活,因地處黃河以東,因此世稱“河東柳氏”。河東柳氏從西晉開始,家族成員逐步走上歷史舞臺,在朝中擔任重要職務,世代相沿,家族興盛,到了隋唐時期,早已是名聞天下的大家族了。

大臣被殺時,囑咐子孫:趕快分散逃跑,家族由此興盛六百餘年

而到了柳宗元這裡,為了避免被“滅族”的風險,柳宗元早早地作出安排,對於當年的這一決定。在《河東柳氏族譜序》中,有這樣的一段記載:

“皇恩食邑中條道中,五穀為生,耒讀為本,忠恕廉潔,憂國憂民,棄府始徙,盛名勿揚,成名勿宣門庭,得志勿忘饑民。”

柳宗元所不知道的是,當年自己的一個決定,讓他的一支後裔顯赫在明清時代,成為當地又一望族。

大臣被殺時,囑咐子孫:趕快分散逃跑,家族由此興盛六百餘年

其中一支柳宗元的後人,悄然遷居到了別處,後又開枝散葉,在明代永樂年間,有一個名叫柳琛的柳宗元后人,舉家遷徙到了山西太行山深處的西文興村居住,從柳琛開始,柳氏在這裡再次大放異彩,世代都有科舉及第的族人,其中還有高中狀元的子孫。

也許一個家族的興盛,在中國的歷史長河中並不稀奇。不過西文興村的特別之處在於,他們從遷居此地開始,一面營造了氣勢恢宏的祖宅,一面定下了“耕讀為本,族產勿分,合族聚居,勿宣門庭”的祖訓。並以“柳氏從西而來,子孫文興為業”為目標,將這裡他們新的遷居地稱之為“文興村”。

大臣被殺時,囑咐子孫:趕快分散逃跑,家族由此興盛六百餘年

正由於後世子孫對祖訓的遵從,因此無論是家族發展的再大,生意做得再興盛,他們始終堅持一大家族居住在一起的傳統,先後歷時長達十三代之久,延續六百年之久,在文興柳氏最為興盛之時,族譜曾記載說:

“家田千頃,路有萬里,京歸吾府,勿宿異姓。”

大臣被殺時,囑咐子孫:趕快分散逃跑,家族由此興盛六百餘年

可以說,在明清時代,柳氏一族便是整個村子的概括,整個文興村也僅有柳氏一族居住。這份凝聚力,恐怕也是當年柳宗元自己也想不到的地方吧!

參考文獻:

【《河東柳氏族譜序》、《資治通鑑》、《新唐書·王叔文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