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苑丨個稅彙算是補還是退?專家教您如何數清“錢袋子”

個稅怎麼繳?個稅年度彙算清繳是什麼?為什麼有的人能退稅有的卻要補繳?個人所得稅APP卸載了就可以不補稅嗎?最近一段時間,網友們的腦海中冒出了好多關於個稅的小問號。 4月17日下午,稅務專家赫民安和律師李曉靜作客北京青年報《法學苑》直播節目,解答了網友關心的問題。

法學苑丨個稅彙算是補還是退?專家教您如何數清“錢袋子”

本期直播節目在北京青年報官方微博、北京頭條、今日頭條、騰訊、鳳凰、百度、中國網家家等平臺同步直播,數十萬網友在線觀看並留言互動。

知識點1:個稅是什麼?哪些收入需要繳稅?

曾在一線從事稅收工作三十餘年的稅務專家赫民安在直播節目中介紹,我國現行的《個人所得稅法》已經有39年的歷史,中間經歷了七次大的修改,其中最近一次的修改主要有三點關係到我們每個人。“第一個是個人所得稅的起徵點由3500元提高到5000元;第二個是個人所得稅給大家的最大的福利,增加了專項附加扣除;第三就是部分個稅實行預扣預繳,年終彙算清繳,多退少補。”

法學苑丨個稅彙算是補還是退?專家教您如何數清“錢袋子”

赫民安介紹,目前個稅的徵稅項目包括九項,其中工資薪金、勞務報酬、稿酬和特許權使用費四項所得作為綜合所得,在彙算清繳時合併採取超額累進稅率計算。其中工資薪金這一項在平時預扣預繳時採取累計預扣預繳方式。

在直播中,主持人提出疑問,為何自己在報社發表稿件,收入中卻沒有稿酬這一項。

赫民安表示,稿酬是指在報刊雜誌和新聞出版單位等發表稿件所得到的稿酬收入。但是,由於記者於單位屬於任職、受僱關係,所以記者提供報社和雜誌社的稿件,所得到的收入不能按稿酬收入來計稅,而是要歸到工資中一起計稅。

赫民安指出,保險業也有特殊的收入計稅方式,由於保險經理人所得到的收入,與其拉來的保費的金額有關。所以國家特殊規定,對於保險行業所得到的收入不按工資薪酬來算,而是按照勞務報酬的計稅方法來計稅,但與勞務報酬計算具體方法又存在不同。

法學苑丨個稅彙算是補還是退?專家教您如何數清“錢袋子”

知識點2:個稅APP上別亂填 虛報可能記入信用檔案

2018年12月31日,隨著“個人所得稅”APP軟件正式上線使用,個稅申報逐漸進入公眾視野。

北京市丹寧律師事務所律師李曉靜在直播中指出,個人所得稅的辦理方式主要有三種,除了個人所得稅APP外,還可以選擇“電子稅務局”或通過郵寄的方式辦理。此外還可以委託任職或受僱的單位替員工辦理,但需要在4月30日之前和單位簽訂書面的確認。第三種方式是委託專業的涉稅服務機構或其他單位和個人。

法學苑丨個稅彙算是補還是退?專家教您如何數清“錢袋子”

李曉靜提示,申報個人所得稅一定要秉持“準確、完整、真實”的原則。納稅人需要對申報的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負責。納稅人需要將年度彙算申報表以及納稅人綜合所得及其它所有相關資料,自彙算期結束之日起留存五年。如果沒有依法如實申報,可能會面臨稅務行政處罰,還會被記入個人納稅信用檔案,根據稅收徵管法第六十三條的規定,不但要被追繳少繳的稅款、滯納金,還要被處以不繳或少繳稅款的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更為嚴重的是,構成犯罪的,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019年度起實施的專項附加扣除對廣大納稅者來說是一大利好消息。李曉靜介紹,專項附加信息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住房租金及贍養老人六項,需要納稅人每年提交一次的。納稅人如果在2019年度未來得及申報,可以通過這次的年度彙算補充申報。

“如果不如實申報這六類信息,首先會被稅務機關通過大數據的監控系統發現,發現以後除了要承擔法律後果以外,還可能對享受專項附加扣除造成影響,如果納稅人填報的專項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顯錯誤,經稅務機關通知,拒不更正也不說明情況的,稅務機關可以暫停納稅人享受專項附加扣除。”李曉靜說。

對於網友們關心的“多子女如何申報贍養老人”、“合租房的房屋租金扣除”等問題,李曉靜稱,只要如實填寫,系統會自動計算出扣除額度,多子女的情況下,每名子女最多能扣除1000元。多人合租時也可以申報房租扣除,“如果房子以一個人的名義簽了合同,大家只要保存好租房的合同,以及相應支付房租的記錄,就都可以作為以後備查的資料。”

知識點3:補稅還是退稅?是通過年終彙算清繳與平時預繳的稅相比,多退少補。

近日來,個人所得稅年度彙算清繳的工作讓很多人糾結:為何別人都可以拿到退回的稅款,而我卻還要補稅?這個問題也在直播中得到了解決。

法學苑丨個稅彙算是補還是退?專家教您如何數清“錢袋子”

赫民安解釋,補稅的主要原因歸納實際上有三點。第一個是彙算清繳時的稅率,是3%到45%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而平時預扣預繳的時候,除工資所得外,勞務報酬所得是20%到40%的三級加成累進稅率,稿酬所得和特許權使用費所得是20%稅率,也就是說預扣率和彙算清繳時的稅率不同,會產生退稅或補稅。第二種情況,就是平時多扣了扣除項,如果你平時多扣了,當然就要需要補。第三就是平時取得收入的時候,扣繳義務人沒有進行預扣,就需要補稅。

赫民安還給出了一個計算個人所得稅的簡便公式,“首先用年綜合所得減去6萬元基數,再減去專項扣除,再減去專項附加扣除和其他法定扣除項目,最後乘以對應的七級超額累進稅率。”赫民安同時指出,如果減去抵扣項目後,金額為負數就可以不用繳納個人所得稅,但與企業所得稅不同的是,這些扣除項僅用於當年,不能順延至下一年度。

知識點4:系統提示補稅可以不補嗎?可能產生滯納金

對於一些納稅人在年度彙算清繳中出現系統提示補稅的情況,赫民安解釋,在一定條件下也可以不用補稅。

“年度綜合所得未超過12萬的,可以不補稅;如果綜合所得超過12萬、但需要補稅的金額未超過400元,也可以不補稅。”但同時,赫民安提示,此項優惠政策只在2019及2020年度實施,且需要在取得收入時,代扣代繳義務人已經代扣代繳過稅款。

法學苑丨個稅彙算是補還是退?專家教您如何數清“錢袋子”

對於一些網友提出,APP提示補稅後卸載裝作沒看到是否可行,李曉靜指出,以不補稅為目的而卸載APP實際是“掩耳盜鈴”,稅務機關不僅會追究行政法律責任,在補上稅款的同時,還可能加收滯納金。“每日萬分之五的滯納金看似不多,一年的話就超過18%了,而且個人納稅賬號就是個人身份證號,記錄在案的欠稅不會消失。”赫民安補充道。

實習生 郭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