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魏國公徐達及後代功績和世襲多少了代

徐達(1332年-1385年),字天德,濠州鍾離永豐鄉(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元末漢族軍事家、明朝開國功臣,曾任中書省丞相;明太祖朱元璋幼年好友,明成祖朱棣的岳父,明仁宗之外祖父。

吳(注:西吳)元年九月辛丑以平吳(注:張士誠之東吳)功,封信國公。洪武三年十一月丙申大封功臣,進封奉天開國推誠宣力武臣魏國公,祿五千石,世襲。十八年二月己未卒。追封中山王,諡武寧。達初封公,位次第二。李善長得罪,進位第一。

至正十五年,從朱元璋渡長江克採石,下太平(今當塗),俘元萬戶納哈出。繼率軍克溧陽、溧水(今均屬江蘇)。次年,從朱元璋克集慶(今南京),繼奉命以大將軍領兵取鎮江,號令明肅,授淮興翼統軍元帥。十七年,率軍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陰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權領袖張士誠軍西進。次年,留守應天(今南京),升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二十年五月,長江中游漢政權首領陳友諒兵攻池州(今安徽貴池),徐達與中翼大元帥常遇春在九華山下設伏,俘斬陳軍萬餘。又從朱元璋設伏應天城下,大敗陳友諒軍,俘7000餘人。二十一年,從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師先行,迫陳友諒退兵武昌,並追至漢陽,升中書右丞。二十三年,從援安豐(今安徽壽縣),敗張士誠部將呂珍,移師圍廬州(今合肥),旋從援洪都(今南昌)。在鄱陽湖之戰中,衝鋒陷陣,敗陳友諒軍前鋒,殺1500人,士氣大振。二十四年,任左相國。復引兵克廬州,繼揮師克江陵(今屬湖北荊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陳友諒餘部。二十五年,率師東向,遵朱元璋先克淮東、再佔浙西、後破平江(今江蘇蘇州)之方略,進攻張士誠,克泰州。次年克高郵、淮安、興化(今均屬江蘇)等地,悉平淮東。同年八月,以大將軍率舟師20萬,由太湖進圍湖州(今屬浙江),數敗張士誠軍,迫守將李伯升、張天騏以城降。十一月,轉兵北上,合圍平江,並申明軍紀,禁掠民財。二十七年九月,率將士破城,俘張士誠。師還,封信國公。 十月,徐達奉命以徵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率師25萬,北伐元軍,連戰皆捷,迫元濟南守將朵兒只降,佔領山東全境。

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進軍河南,以計收降元將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開封)。繼在塔兒灣(在今偃師境)大敗元兵5萬,迫元梁王阿魯溫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關,西取華州(今陝西華縣)。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戰,奏請乘勢直搗元都。閏七月,移師北上,連克衛輝(今屬河南)、磁州(今河北磁縣)。會諸軍於臨清(今屬山東),沿運河北進,大敗元軍於河西務(今河北武清西北),進破通州(今北京通縣),迫元順帝北走。八月初二,督軍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乘勝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懷慶 (今山西沁陽)等地。時聞元將擴廓帖木兒自太原引兵出雁門將攻北平(今北京),遂與諸將商議,運用批亢搗虛戰術,乘其不備直搗太原,迫擴廓回軍救援。旋選精兵夜襲其營,迫擴廓率18騎遁,俘降4萬人,克太原,佔山西。二年,揮師入陝西,迫元將李思齊降,斬元將張思道,陝西平。三年,率師敗擴廓於定西(今屬甘肅),俘元王公、將領以下8.6萬餘人,因功授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改封魏國公。次年,鎮守北平,練軍馬,修城池,總領北方軍事。五年,與左、右副將軍李文忠、馮勝,各率5萬騎分路出塞徵北元。自率中路輕敵冒進,至嶺北(治今蒙古國哈爾和林)遭北元軍伏擊,喪師萬餘(這是他一生中幾乎唯一的失利),次年,復率諸將出徵,敗北元軍於答剌海(今內蒙古達來諾爾湖)。還軍北平,戍守邊防。

洪武十七年(1384年)患背疽;洪武十八年(1385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諡武寧。賜葬鐘山之陰。

徐達一生剛毅武勇,持重有謀,紀律嚴明,屢統大軍,轉戰南北,功高不矜,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明太祖實錄》卷一七一);稱讚他:“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財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將軍一人而已。”

徐輝祖,徐達長子。洪武二十一年十月丙寅襲,領中軍都督府。建文初,加太子太傅。文帝卽位,削爵。永樂五年卒。徐輝祖,初名允恭,長八尺五寸,有才氣,以勳衛署左軍都督府事。達薨,嗣爵。以避皇太孫諱,賜今名。數出練兵陝西、北平、山東、河南。元將阿魯帖木兒隸燕府,有異志,捕誅之。還領中軍都督府。建文初,加太子太傅。燕王子高煦,輝祖甥也。王將起兵,高煦方留京師,竊其善馬而逃。輝祖大驚,遣人追之,不及,乃以聞,遂見親信。久之,命帥師援山東,敗燕兵於齊眉山。燕人大懼。俄被詔還,諸將勢孤,遂相次敗績。及燕兵渡江,輝祖猶引兵力戰。成祖入京師,輝祖獨守父祠弗迎。於是下吏命供罪狀,惟書其父開國勳及券中免死語。成祖大怒,削爵幽之私第。永樂五年卒。萬曆中錄建文忠臣,廟祀南都,以輝祖居首。後追贈太師,諡忠貞。

徐欽,徐輝祖子。永樂五年七月辛巳襲。九年,欽與成國公朱勇、定國公徐景昌、永康侯徐忠等,俱以縱恣為言官所劾。帝宥勇等,而令欽歸就學。十九年來朝,遽辭歸。帝怒,罷為民。仁宗即位,二十二年十月乙巳復故爵,是年十一月庚子卒。

徐顯宗,徐欽子。洪熙元年三月戊寅襲。正統十三年卒。

徐承宗,徐欽子,徐顯宗弟。正統十三年七月戊子襲,領前府。天順初,守備南京,兼領中軍府,公廉恤士有賢聲。天順七年十二月庚寅卒。

徐俌(1450-1517),徐承宗子字公輔,鳳陽人,徐達五世孫。成化元年(1465)襲爵。成化十五年,奉孝陵歲祀,掌南京左軍都督府事。弘治九年(1496),掌中軍都督府事,守備南京。弘治十三年辭解任,獲准許,加太子太傅。正德六年(1511),仍奉命守備南京。徐俌先後歷官數十年,性最孝,持身廉慎。對權貴,氣剛嚴,不少抑,見者莫不畏憚。正德十二年七月十二日病卒於官。年六十八。贈太傅,諡莊靖。

徐鵬舉,徐奎璧之子,徐俌孫。正德十三年十一月,從祖父徐俌那裡繼承魏國公爵位。隆慶四年二月薨,享國五十七年。

正德十六年守備南京兼掌中軍都督府事。嘉靖四年八月加太子太保,統領中軍都督府。隆慶四年(1570年)二月初三薨。

徐邦瑞,徐鵬舉子。隆慶六年四月丙寅襲。萬曆二年,南京中府僉書。十七年卒。

徐維志 ,徐邦瑞 子。一作徐繼志,萬曆十七年九月丙寅襲。十九年正月己酉協守南京兼領後府。二十一年八月癸未卒。

徐弘基,徐維志 子。萬曆二十三年七月己亥襲,僉書南京軍府。三十五年協守南京,領後府。三十七年四月提督操江。天啟元年,以疾辭任,加太子太保。崇禎十四年復守南京,加太傅。卒諡莊武。

徐文爵,徐弘基之子。崇禎末襲。在南京向滿清投降,貶為庶民。也有說在南京投降的魏國公叫徐久爵。在《清世祖實錄》裡則作徐州爵。這三個名字或者是同一個人,又或者是三兄弟,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