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現象的現代科學研究

經絡現象的現代科學研究

20世紀50年代,國內已有循經感傳的零星報道。70年代在全國掀起了循經感傳研究的高潮,按統的方法和標準,對遍及全國不同地區、民族、年齡、性別的20萬人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有感傳者3000餘例,其中感傳顯著的“經絡敏感人”約500多例,但感傳出現率無地區、民族和性別的差異。國外也有人用同樣的方法進行調查,發現白人與黑人中同樣存在循經感傳現象。

在上述調查中觀察到,循經感傳的路線與古籍記載的經絡循行路線基本一致, 尤其在四肢部,但也有超過、不及、串行與不循經的,如在軀幹部常有偏離,頭面部則變異更大。感傳呈線狀,帶狀或片狀,其寬度可因人 因經、 因部位而異,四肢部分較窄,軀幹部分較寬,一般在0.5--5cm或更寬。在帶狀感傳中可有感覺更為清晰的中心線,當感傳到達胸腹、頭面部時可以出現大面積擴散現象,或淺行於體表,或深入於體腔。總之古典經絡體系對十四經脈循行路線的描述有很大的準確性與可靠性,但也有很大的變異,佈於身體的表面。而且多半不是線性的,而是成帶狀或片狀分佈於人體表面。

從人體的經絡現象及其它們與療效的密切關係,可以得出一一個結論: 人體內確實存在著一種連接體表特定部位之間或其與特定器官之間的聯繫通道。這種聯繫通道既可以顯性地被人感覺或觀察到,也可以是隱性地起作用而不被明顯地感知。我們的祖先把它們稱為經絡,並且以十四經脈的形式對其循行路線作了大致準確的描述。

然而,關於經絡的實質,用現代解剖學或化學示蹤法,至今為止都沒有能夠在穴區、穴間、經絡間區域找到作為經絡的特殊結構,見到的只不過是已知的周圍神經、血管、淋巴管、肌肉、肌腱、皮下組織和皮膚等。其中以外周神經與經絡、穴位的關係最為密切,血管次之,與其他組織也有一定關係。事實上,血管等其他組織,無非也是被稠密的神經纖維分佈或包繞著。由此看來,這些組織,特別是外周神經就是所謂經絡在體表主要的物質基礎。古人對經絡的某些記載,以及現代觀察到的大多數經絡現象,都是身體各部的上述組織在中樞神經系統主導下,通過神經體液調節所表現出來的功能現象。但是,外周神經以外的組織,如肌肉、皮膚或皮下組織在實現某些經絡現象中也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近年發現經絡線的低阻抗和高振動音特性,即使在離體的肢體上也依然存在,就提示經絡的這些特性可能只與皮膚和皮下組織結構有關,不需要依賴中樞神經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而獨立存在。

總之,關於經絡現象的大量近代研究表明,經絡現象的確是客觀存在的,它具有系列的生物物理、生理的特性,但它主要是以神經反射為基礎的功能現象:所謂經絡的實質,離不開現代醫學所瞭解的人體各種組織結構的參與。

經絡現象的現代科學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