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後應激障礙,經歷的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之前韓國一部電影很有名,引起過巨大的反響,由現實改編,是少女被性侵的題材,叫做《熔爐》,內容真實得讓人痛惜,加上之前的紅黃藍幼兒園虐童事件,讓大家逐漸意識到創傷的普遍性和嚴重性。所有作為成年人,我們需要更多的學習兒童創傷的具體情況與干預。

創傷後應激障礙,經歷的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熔爐》劇照

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是指,人目睹或遭遇到突發性的嚴重性的應激事件之後,個體或群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一種精神障礙。PTSD的症狀包括注意力缺乏(注意力集中困難)、人格解離、噩夢、失眠、記憶閃回、高度驚嚇反應、失憶、功能喪失。

一、童年早期創傷對兒童的感知系統有著深遠影響

孩子們的安全感可能會遭到來自恐怖的視覺刺激、巨大的聲響、暴力舉動、以及其他的與不可預測或可怕事件相聯繫的感覺方向之衝擊性的破壞。

這些令人心生恐懼的畫面有一種傾向,即通過夢魘、新的恐懼感、行為和嬉戲的方式得到重現。同時對因果關係缺乏精準的理解,年幼的孩子會相信自己的想法以及恐懼可以變成現實,換言之,是有力量的。

由於幼年兒童的大腦在迅速的發展,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所以經歷創傷事件的幼童會面臨尤其顯著的風險。童年早期創傷與大腦皮層減少的聯繫已經被闡明。

這一區域負責大量複雜功能,包括:記憶、注意力、感性認知、思考、語言,和知覺。這些改變可能會影響智商以及穩定情緒的能力,這些孩子更有可能變得容易害怕,感到不安全,或者是感覺不到與其被保護的程度同等的安全程度。

像更年長的孩子一樣,幼童在創傷事件的過程中會經歷行為以及軀體症狀。但不同的是,幼童不會使用語言來表達他們是否感到害怕、無法忍受或無助。受到創傷應激症狀困擾的幼童通常難以穩定情緒和控制行為。他們可能會害怕新的情景,並且會在新情景中變得更粘人,更容易受驚嚇,難以撫慰,並且有可能表現的有攻擊性和易於衝動。

二、需知心理創傷形成的條件

如果兒童受到威脅,或因為其他原因,無法表達自己正在受到傷害,那麼就需要家長平時就保持關注孩子身體的習慣,孩子身體的變化,比如軀體創傷、皮膚受傷等,如果能夠敏銳察覺,大部分侵害都能夠及時發現、制止。但有的侵害,雖然會造成兒童嚴重的心理創傷,但並無明顯的軀體傷害。所以作為家長,需要及時關注孩子的精神狀態,時刻留意孩子是否處於創傷事件之中(包括由家長自身造成的創傷)。

創傷後應激障礙,經歷的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除此之外,家長和老師更需要理解兒童心理創傷形成的條件,在生活中發現並避免給兒童造成心理創傷。容易造成兒童心理創傷的早期生活經歷,一般歸納起來有四種:

1、需求的挫傷。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很少體驗到好的事情,成長環境中缺少一些重要的東西,如穩定性、愛與理解等等,那麼這樣的經歷和體驗會激活兒童的孤兒原型,產生強烈的剝奪感和遺棄感。(兒童的需求,可參考馬斯洛的需求層次及科胡特的需求理論。)

2、創傷性、傷害性事件。如果兒童經歷了虐待、欺騙、拋棄等事件,以及一些重大的傷害事件,可能會讓孩子產生急性的或慢性的應激反應,從而產生相應的軀體症狀和心理行為症狀。

3、過度滿足。過度的好,對孩子的心理也會造成創傷。這種情況下,兒童“自主性和現實限制”的核心情感需求將得不到滿足,過度捲入兒童的生活,給予了兒童過多保護或過多自由,這樣都會讓孩子自我成長的核心需求挫傷。

4、對重要他人的選擇性內化和認同。兒童會選擇性地認同或內化父母的想法、情感、經歷或行為,父母自身未解決的創傷,會通過代際遺傳,變成孩子的創傷。

三、如何進行心理創傷的干預

1、接納創傷存在的現實。

無論是普通家長,還是心理工作者,我們都容易忽略一個事實,那便是我們對於孩子承受創傷的事實並不夠接受。因為我們忽略了,創傷不只是一個事件或經歷,而是孩子的一部分。

創傷體驗,在孩子心理中,是有生命的。

創傷本身就是孩子內在世界與外在世界協調的結果,所以創傷不僅是痛苦,也包含了孩子的內在防禦,這些凝縮的體驗,引發痛苦的時候,也給個體帶來熟悉和適應。越是早期的、嚴重的創傷,越是兒童適應世界的模板,在兒童思考、感受、行為以及人際關係中都有重要影響,創傷體驗已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

創傷後應激障礙,經歷的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所以在進行兒童心理創傷干預的時候,我們絕不能否認創傷體驗已成為兒童一部分的事實,所以必須小心翼翼,並且接納孩子當下的症狀以及特別的認知、體驗方式及孩子幻想的事實。

2、然後,讓創傷得到充分表達。

當創傷體驗被壓抑的時候,創傷的心理內容就不會上升到意識層面,個體便無法改變或重建創傷體驗,無法形成新的認知、情緒圖式。所以這些創傷需要得到充分的表達。

對創傷的體驗的表達,可以通過意象對話和沙盤展現出來。

3、轉化、整合創傷體驗。

不同的情緒與不同的生存功能密切相關,尋找食物、迴避威脅、建立關係等,都與我們的情緒功能各有相關,而恐懼、害怕、創傷性的情緒體驗,也有其現實功能,這些功能的目的正是幫助個體滿足自身的核心需要。

而創傷干預的目的,正是幫助受創傷的兒童找到滿足自身核心需求,適應性的方式。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我們都無法直接給予孩子適應性的感受模式,只有靠孩子去體驗和內化。當孩子創傷性的無意識過程再現,創傷性的認知模板發動的時候,家長對孩子的回應,若是滿滿的慈悲與憐愛,這些新的體驗,慢慢的積累,形成更大的力量,於是對愛的感受模式成為孩子的主要感受模式,改變自然就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