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的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之前韩国一部电影很有名,引起过巨大的反响,由现实改编,是少女被性侵的题材,叫做《熔炉》,内容真实得让人痛惜,加上之前的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让大家逐渐意识到创伤的普遍性和严重性。所有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更多的学习儿童创伤的具体情况与干预。

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的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熔炉》剧照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是指,人目睹或遭遇到突发性的严重性的应激事件之后,个体或群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一种精神障碍。PTSD的症状包括注意力缺乏(注意力集中困难)、人格解离、噩梦、失眠、记忆闪回、高度惊吓反应、失忆、功能丧失。

一、童年早期创伤对儿童的感知系统有着深远影响

孩子们的安全感可能会遭到来自恐怖的视觉刺激、巨大的声响、暴力举动、以及其他的与不可预测或可怕事件相联系的感觉方向之冲击性的破坏。

这些令人心生恐惧的画面有一种倾向,即通过梦魇、新的恐惧感、行为和嬉戏的方式得到重现。同时对因果关系缺乏精准的理解,年幼的孩子会相信自己的想法以及恐惧可以变成现实,换言之,是有力量的。

由于幼年儿童的大脑在迅速的发展,容易受到外界的伤害,所以经历创伤事件的幼童会面临尤其显著的风险。童年早期创伤与大脑皮层减少的联系已经被阐明。

这一区域负责大量复杂功能,包括:记忆、注意力、感性认知、思考、语言,和知觉。这些改变可能会影响智商以及稳定情绪的能力,这些孩子更有可能变得容易害怕,感到不安全,或者是感觉不到与其被保护的程度同等的安全程度。

像更年长的孩子一样,幼童在创伤事件的过程中会经历行为以及躯体症状。但不同的是,幼童不会使用语言来表达他们是否感到害怕、无法忍受或无助。受到创伤应激症状困扰的幼童通常难以稳定情绪和控制行为。他们可能会害怕新的情景,并且会在新情景中变得更粘人,更容易受惊吓,难以抚慰,并且有可能表现的有攻击性和易于冲动。

二、需知心理创伤形成的条件

如果儿童受到威胁,或因为其他原因,无法表达自己正在受到伤害,那么就需要家长平时就保持关注孩子身体的习惯,孩子身体的变化,比如躯体创伤、皮肤受伤等,如果能够敏锐察觉,大部分侵害都能够及时发现、制止。但有的侵害,虽然会造成儿童严重的心理创伤,但并无明显的躯体伤害。所以作为家长,需要及时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时刻留意孩子是否处于创伤事件之中(包括由家长自身造成的创伤)。

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的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除此之外,家长和老师更需要理解儿童心理创伤形成的条件,在生活中发现并避免给儿童造成心理创伤。容易造成儿童心理创伤的早期生活经历,一般归纳起来有四种:

1、需求的挫伤。如果孩子在生活中很少体验到好的事情,成长环境中缺少一些重要的东西,如稳定性、爱与理解等等,那么这样的经历和体验会激活儿童的孤儿原型,产生强烈的剥夺感和遗弃感。(儿童的需求,可参考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及科胡特的需求理论。)

2、创伤性、伤害性事件。如果儿童经历了虐待、欺骗、抛弃等事件,以及一些重大的伤害事件,可能会让孩子产生急性的或慢性的应激反应,从而产生相应的躯体症状和心理行为症状。

3、过度满足。过度的好,对孩子的心理也会造成创伤。这种情况下,儿童“自主性和现实限制”的核心情感需求将得不到满足,过度卷入儿童的生活,给予了儿童过多保护或过多自由,这样都会让孩子自我成长的核心需求挫伤。

4、对重要他人的选择性内化和认同。儿童会选择性地认同或内化父母的想法、情感、经历或行为,父母自身未解决的创伤,会通过代际遗传,变成孩子的创伤。

三、如何进行心理创伤的干预

1、接纳创伤存在的现实。

无论是普通家长,还是心理工作者,我们都容易忽略一个事实,那便是我们对于孩子承受创伤的事实并不够接受。因为我们忽略了,创伤不只是一个事件或经历,而是孩子的一部分。

创伤体验,在孩子心理中,是有生命的。

创伤本身就是孩子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协调的结果,所以创伤不仅是痛苦,也包含了孩子的内在防御,这些凝缩的体验,引发痛苦的时候,也给个体带来熟悉和适应。越是早期的、严重的创伤,越是儿童适应世界的模板,在儿童思考、感受、行为以及人际关系中都有重要影响,创伤体验已是孩子人格的一部分。

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的孩子比你想象中的要多

所以在进行儿童心理创伤干预的时候,我们绝不能否认创伤体验已成为儿童一部分的事实,所以必须小心翼翼,并且接纳孩子当下的症状以及特别的认知、体验方式及孩子幻想的事实。

2、然后,让创伤得到充分表达。

当创伤体验被压抑的时候,创伤的心理内容就不会上升到意识层面,个体便无法改变或重建创伤体验,无法形成新的认知、情绪图式。所以这些创伤需要得到充分的表达。

对创伤的体验的表达,可以通过意象对话和沙盘展现出来。

3、转化、整合创伤体验。

不同的情绪与不同的生存功能密切相关,寻找食物、回避威胁、建立关系等,都与我们的情绪功能各有相关,而恐惧、害怕、创伤性的情绪体验,也有其现实功能,这些功能的目的正是帮助个体满足自身的核心需要。

而创伤干预的目的,正是帮助受创伤的儿童找到满足自身核心需求,适应性的方式。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我们都无法直接给予孩子适应性的感受模式,只有靠孩子去体验和内化。当孩子创伤性的无意识过程再现,创伤性的认知模板发动的时候,家长对孩子的回应,若是满满的慈悲与怜爱,这些新的体验,慢慢的积累,形成更大的力量,于是对爱的感受模式成为孩子的主要感受模式,改变自然就发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