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如何拯救即將消失的方言,真的很令人堪憂

方言存在的事實。

在我國,不論任何一個地方,都有自己的語言,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方言。

每一種方言都具有地方特色,同時這也是地方文化的一種展現。

有些方言說的人多,而有些方言說的人少。

說的人多的,知道的人也多,影響也大,比如粵語,客家話,閩南語等等;說的人少的,比如某些縣城,或是鄉鎮,在一個有限的區域內的人才會說。

不管說的人多還是人少,這都是地方特色濃縮而成的地方文化。

我們該如何拯救即將消失的方言,真的很令人堪憂

譬如,當我們遠離家鄉時,偶爾聽到身邊人說自己家鄉的方言,會有一種親切感,覺得特別溫馨,這就是方言帶給我們的一種心靈上的滿足和歸屬,是其他東西無法替換的。

在方言裡,藏著我們對故鄉的熱愛,更包含著很多關於我們自己本身的記憶。

在大眾意識下,我們可能覺得方言不會消失,因為鄉親父老人人都在說方言,所以會代代相傳一直存在下去的。

當我們走出家鄉,來到一個陌生地方時,最強烈的感受就是具有本地特色的當地語言,讓我們覺得特別新奇,而且會真正感受到自己已經離開了熟悉的家鄉。

方言會消失並不是危言聳聽。

使用人數眾多的方言,會不會消失未可知也。

可是,對於那些地域性特別狹小的一些方言,毋庸置疑在未來面臨著毀滅性的危險。

為什麼這麼說呢?

在父輩,或者父輩的父輩,都是說方言的,他們一輩子生活的地方基本也被侷限在了家鄉這樣一個狹小的空間,很少與外面的人群打交道。

但是,年輕一代,已經出現了一個現象,有少數人不會說自己家鄉的方言。看起來這不是誰的錯,反而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可是細細一想,這是社會進步帶來的一種地域文化上的損失。

我們該如何拯救即將消失的方言,真的很令人堪憂

城鎮化的全面建設進展很快,越來越多的人都在大小城市安了家,遠離了那個土生土長的地方,工作生活接觸的人來自四面八方,交流一貫使用普通話,很少說家鄉話。

對會說家鄉話的這些人而言,家鄉話是一輩子也忘不了的。

可是從他們的下一代開始,整個生活軌跡被打上了深深的現代化與城市化烙印,對於父母家鄉的方言,包括風俗習慣,他們是一無所知的。

留守在原始地方的那些人,年輕一代越來越少,我們可想而知,在幾代人之後,很多地方的方言即將面臨消失的危險。

方言存在的作用。

我們該如何拯救即將消失的方言,真的很令人堪憂

當普通話普及開來以後,每個地方的人都可以暢通無阻的交流,再也沒有了語言的障礙,方言的地位似乎顯得很渺小了。

那麼,方言到底有什麼作用。

筆者認為,方言的作用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普通話還未普及開來之時,起到交流溝通的作用。

第二階段,普通話全面普及之後,主要作用仍然是交流溝通,但也被賦予了一種新的作用,那就是地域文化的象徵與傳承。

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文化,特別是每個地方的方言,更具有當地特色。

沒有哪一種傳統,能夠比當地方言更能直接的帶給外來人們強烈的感受。

在未來,該如何拯救我們的方言?

每一次一些事情的消失,都是有人憂愁有人喜。

社會的不斷進步,自然要淘汰掉一些東西,可是有些東西的存在,卻能更大的豐富我們的生活,比如方言。

如果一旦很多方言消失,就再也無法找回了,畢竟這是經過人類生活幾百甚至上千年的積累而成的。

很多人以說家鄉話為恥,哪怕在家鄉人面前也會彆扭的說起普通話,我覺得這與忘本沒有什麼兩樣,是不值得提倡的。

在每一個地域,提倡普通話的同時,也應該提倡方言的傳承,只有兩者同步發展,才能更好的保護好我們的地方文化與特色。

不到真正消失的那一刻,似乎沒有人在意這個問題。

若能及早的做出相關舉措,或許就可以更長久的留住方言。

對此,您又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