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全省高速公路有大變化

近期,山東省公安廳、省交通運輸廳、山東高速集團在全省組織開展高速公路限速管理專項排查整治,各級各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突出重點、聯合行動、整體推進,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其中,將全省高速公路限速值低於設計速度的,恢復到設計數值,已有12條高速公路、17處路段恢復至設計速度。

重點路段全面推行區間測速

山東高速公路重點路段全面推行區間測速管理模式,目前已完成區間測速相關設備、提示標誌的校準和安裝。10月1日起在車流量大、事故多發易發重點路段設置的區間測速設備將啟用。

10月1日起,全省高速公路有大變化

區間測速是在同一區間兩端佈設監控點,計算車輛通過測速區間的平均速度,並依據該路段限速標準判定是否超速。與單點測速相比,駕駛人在通過區間測速路段時對瞬間的超速行為,有時間自主調整行駛速度,減少被抓拍處罰的概率。

同時,與導航軟件企業密切合作,糾正導航播報中道路限速值不準確,測速設備與道路流量監測、視頻監控等設備混淆的問題,校驗導航播報數據6100餘條,減少無效播報。

建立信息發佈機制,共享測速設備等靜態信息,即時發佈交通事故、擁堵、管制、道路養護施工等動態信息,提升實時路況引導、安全預警效果。

12條高速公路,17處路段恢復至設計速度

在廣泛調研論證,提升安全防護標準,治理交通安全隱患的基礎上,將全省高速公路限速值低於設計速度的,恢復到設計數值,並同步做好限速標誌等交通設施的替換和導航播報信息的調整工作。

目前,除京臺高速饅壽山段、濰日高速大甕山隧道路段經專家評定不具備恢復設計速度條件以外,京臺、瀋海、長深、榮烏、濟廣、青新、濱萊、威青、蓬棲、日蘭、泰新、濟南繞城12條高速公路,17處路段恢復至設計速度。

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公路限速標誌設計規範》,對全省高速公路的限速標誌進行動態管理。完善測速路段提示標誌,提前設置限速原因提示牌和逐級降速標誌,引導車輛平穩減速。對具備條件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全部按照2017年新頒佈的國家標準,進行優化提升改造,設置逐級限速標誌。

加強施工路段的安全監管,督促高速公路施工單位規範設置相關提示和限速標誌,及時撤除未開工或已完工路段的限速標誌等交通設施,為駕乘人員提供更加安全、優質的通行體驗。

目前,公安、交通運輸、高速公路經營單位正通過各類渠道收集、受理群眾的投訴和建議,暢通民意溝通渠道。根據整治工作進程,將擇機邀請高校專家、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記者、駕乘人員代表等對限速管理情況開展“回頭看”,實地感受整治效果。

來源:大眾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