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丨年龄越大越要读鲁迅

文 / 葫娃

图 / 图库

上学时《语文》教材里文章何其多,可是我独喜欢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来陆续也收藏了几本他的书,如《鲁迅杂文精选集》、《鲁迅小说全集》、《鲁迅散文诗歌精选集》等。

鲁迅是世界公认的大文豪,他的头衔有长长长长的一串: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巨匠,中国现代文学的精神领袖。

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曾说过:“我所有的作品,都比不上《阿Q正传》”。《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他的作品在豆瓣上本本高分,他的文字既真实又犀利,有种痛定思痛的尖锐批判,但在辛辣的嬉笑怒骂中,还不乏温情和可爱。

经典是一定会传承的,他的文字在今天依然播撒着智慧、发挥着作用、引领着思想、传递着态度。

时至今日,在鲁迅成为表情包的当下,在“去鲁迅化”的声音背景下,我仍然觉得《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最适合给学生时代的我们去学习。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丨年龄越大越要读鲁迅


年龄越大越要读鲁迅,因为我们不仅可以从他的文中找到很多自己想说却没有说出的话,而且还可以从中找到童年的乐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读起来让人快乐又惆怅的一篇散文。

“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现在是早已并屋子一起卖给朱文公的子孙了,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开篇这段就把时间线从现在拉到了过去,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惆怅和对童年乐趣美好的思念。小时候的乐园,长大后去看也不过就是个荒废的小园子,又惆怅又思念。

他的这种感受在上学时并不能理解,长大后才理解,只有经历过才能懂得,只有失去后才会怀念。这种“小时候不觉得如何,长大后却感觉物是人非”的感受,我们也曾都曾体验过。

明明记忆中很开阔的马路,为什么现在回乡时看到却是那么狭窄了;明明小时候觉得很好玩的的墙头,现在竟然只是一堆稍立起来的土墙。

大人眼中无聊的地方,恰恰是小孩子的乐园。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丨年龄越大越要读鲁迅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都说张爱玲文字里对颜色的拿捏恰到好处,鲁迅文章中对颜色的运用也是神乎其神。

“碧绿、紫红、黄蜂”短短几个词语就勾勒出一幅色彩丰富的画面。

而“伏”“直窜”这个两个动词,更是让这个画面变得生动起来。


“ 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我每次看到这段话,我都忍不住笑起来。

因为第一句描述的感觉,就像别人在认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而我们都把它看成段子。

这里,鲁迅把小孩子的心思写的很真实,想当英雄,又非常惧怕危险,所以小时候的我们都想要个能抵御危险的神器,而小鲁迅要的也无非是一个能降妖除魔的飞蜈蚣。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丨年龄越大越要读鲁迅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现在做自媒体、写文案的人,都经常会告诉写作新手一个道理:“想要写一个好文案,就要多用名词和动词,少用形容词。”

有些人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呀?形容词不是会让文章显得更有文采吗?其实堆砌的形容词不仅会让文章显得冗长,还会让文字显得呆板,没有灵魂。

多用名词和动词,则可以让我们的文字更精简,写出来的东西更有画面感,更能让读者感知到。

比如上面这段话里,“打、露、支、撒、系、牵、罩”用的何其精妙,7 个字就将一个小少年雪地捕鸟的画面勾勒出来

,尽管你可能从来没有经历过,但只凭鲁迅先生的这段描述,你就知道了雪地捕鸟为那般,就像为我们打开一幅 3D 立体画,形象又立体。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丨年龄越大越要读鲁迅



“ 出门向东,不上半里,走过一道石桥,便是我的先生的家了。从一扇黑油的竹门进去,第三间是书房。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

这里鲁迅像是一位摄影师,我们跟随着他所执导的长镜头,一路穿过石桥、大门,来到了三味书屋,全程围观了作者的拜师仪式。

如果可以,我们可以发几条弹幕,庆祝鲁迅先生终于来到了一个人生新阶段,尽管他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枯燥。

当时是光绪十八年,他的学名周樟寿。入三味书屋从 寿镜吾 读书,从此开始他跌宕起伏的传奇人生。


本文作者:@葫芦奇谈 葫娃,一个喜欢文案写作的心理学工作者,热爱生活和文字。和你分享有温度的文字,未来路上,陪你向上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