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记忆」 聊城市>东阿县 铜城街道

铜城街道位于东阿县中部,为县政府驻地,辖7个社区,6个管区,总面积68平方公里,7.1万人口。


王宗汤遗址位于铜城办事处王宗汤村东南1500米处,现为聊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有关史料记载,这里为上古仓颉墓的所在地。2000年12月,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仓颉墓地的勘探调查,发现此处为一龙山文化古遗址,距今4500多年左右。据国家文物局专家对王宗汤龙山文化遗址勘察,该遗址南北长430米,东西宽(中间最宽处)230米,南北两端略尖,呈现出舟形,文化堆积厚达2.5米,总面积达9800平方米。
铜城历史悠久,名人辈出。最著名的当属明代兵部尚书张本。
张本,明初兵部尚书。字致中,籍今铜城街道张大人集村。明朝洪武年间,自国子监生员授江都知县。燕王朱棣起兵南下时,张本开城迎降,升任扬州知府,继为江西布政司右参政。永乐四年(1406年)召工部左侍郎。永乐七年(1409年)为刑部右侍郎。明仁宗继位后,拜南京兵部尚书,兼理都察院。宣德四年(1429年)兼太子宾客。据《明史》记载:一日明成祖设宴款待近臣,各几案均用银器,并以此作为赏赐,独张本的案上为陶器。皇帝并口喻曰:“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张本顿首拜谢。据张本《墓志铭》记载:张本死后,家中竟拿不出丧葬费用。他一生为官清廉,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张本家族墓地位于王宗汤村西300米处。主要有墓表、石坊、石羊、石人、石虎等,分别置于墓前和神道的两侧,今保护完好。墓表为楞石柱,柱上端各刻一望天猴,通高235厘米。石坊柱为八楞,莲花柱础,柱上端雕刻莲花球状。门楣中央楷书阳刻“张氏之茔”四字,款为宣德六年(1431年)秋月吉日立。通高265厘米,宽224厘米。石人两尊,一文一武,站像、着冠、环目闭嘴,清秀端庄。两石人尺寸相同,身长134厘米,高79厘米。石虎一对:为坐式,竖耳,眼珠外突,四爪肥大,身高110厘米。此墓文革遭破坏,墓室结构不详。现存汉白玉墓铭一合,呈正方形,长宽均为58厘米,厚8厘米。志盖阴刻篆书4行,19字,为“故资等大夫兵部尚书兼太子宾客张公墓志铭”。志文阴刻楷书41行,满行42字,共1103字。杨士奇撰文,陈敬宗书丹。张本家族墓地为聊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阿武术源远流长,武林高手代不乏人。自古江湖就有“拳不打铜城”的传说。
相传清朝嘉庆年间,有一保镖护卫一批商货由南京向北京进发。这一天,他们来到地处南北交通要冲的铜城驿站时,天已黄昏。为了赶路,他们想越城而过。可是,此保镖自恃武功高强,不愿悄悄走城过关,便在昏黑的夜色中,面对着万家灯火中的铜城,口出狂言,进行喊镖比武。这下惹恼了铜城拳师秦立业,当场出来挡镖比试,商队车辆人等,不得前行,在南门外一块空地上拉开了武场。第一场比试拳术,保镖人处于下风,便恼羞成怒,投出了暗器柳叶飞刀,被秦立业一一躲过。这时,保镖人抄起一根混铁棍,拼力朝秦立业打来。秦立业手无寸铁,见难以取胜对方,便跳出场外,取来兵刃,再度厮杀。经过几十个回合过招,保镖人被打得遍体鳞伤,跪地求饶。秦立业适可而止,觉得干镖行的也是舍命混口饭吃的,不容易,便拱拱手回家了。保镖人羞愧难挡,不顾浑身疼痛难忍,带着商队,趁夜黑人静,悄悄绕过铜城往北而去。到京城后,他与镖行的朋友谈起这件事,盛赞铜城人拳术高超,武器奇特。其实,比武那天秦立业使用的不是什么奇特兵器,回家取来的乃是扁担头上捆绑了几根树枝疙针条。对方天黑看不清,枣疙针条有弹性,保镖人凭一身蛮力,挥动铁棍左抵右挡,但就是躲不开,被抽打的浑身是血。枣疙针条舞动起来呼呼风响,更增加了神秘色彩,产生了以柔克刚的效果,传到北京后就变成了“奇特武器”。

其实,“拳不打铜城”,指的威镇武林的铜城二郎拳。据拳谱记载,铜城的二郎拳起自明代成化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时京师汴梁城(今开封市)中有一孙姓拳师,首创二郎拳。后传于李贵,李贵不断创新,发展为85路,并名之曰:“单丢袖”。后传至东阿城(今平阴境内)北张广寒、傅伯荣等,再传至铜城富家子弟周养民。周养民臂力过人,在领受精巧拳术之后,于东阿城小泰山(少岱山)下摆下擂台,未逢敌手,名声大振。自此,二郎拳广为流传。就有了“拳不打铜城”的传说。
宋怀良(1912~1941),字善庭,又名宋若愚,今东阿县铜城街道宋楼村人。1933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一师范。1936年到临清黎博寨乡农学校工作。1938年11月到陕北,分配到抗大二分校政治队任队长。毕业后历任新四军某部独立营营长、师长。皖南事变时牺牲。

「乡村记忆」 聊城市>东阿县  铜城街道


张本家族墓地

「乡村记忆」 聊城市>东阿县  铜城街道


张本家族墓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