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會不會從一個認品牌的時代,變成一個認個人IP的時代?

討論背景:1、如黃太吉、雕爺牛腩、泡麵小食堂、答案茶等網紅品牌的曇花一現

2、近期關於李佳琦和百雀羚的熱搜事件

今日份話題討論:

未來會不會從一個認品牌的時代,變成一個認個人IP的時代?

(所有內容均來自零層級夥伴原創互動討論,按時間排序)

未來會不會從一個認品牌的時代,變成一個認個人IP的時代?

Mr.YU:

1、品效合一是市場營銷的一個追求。

2、個人IP最大的痛點就是缺乏穩定性。

3、這也是為什麼品牌代言人現在換得越來越頻繁。

4、甚至老闆做IP都怕入坑。

Mr.KAI:

斯嘉麗在加入漫威之前是斯嘉麗,而加入漫威以後就徹底成了黑寡婦了,可以說後續的角色被一定的限制了

Mr.YU:

1、產品服務的業務拓展,有一個套路是粉絲經濟。

當品牌不火的時候,一波熱點,一個大咖引流,都會有明顯的轉化。但這事玩久了就會出現愛的愛死,不愛的煩死。再想拓展市場咋辦?如果去IP,就意味著粉絲會失望,攆走種子用戶肯定是有問題的。

2、所以聰明的營銷人,不會讓鹿晗和關曉彤這類生活CP共同代言同一產品。

反而會選擇楊紫和李現這種熒幕CP。

3、前者一旦分手鬧彆扭,代言產品就會比較慘。情侶間鬧彆扭很正常,八卦媒體又那麼狗仔。。。

4、熒幕CP就相比好很多。

Mr.KAI:

長久性可能差點,但是爆發性很強吧,哈哈

Mr.YU:

1、斯嘉麗如果遇到好片子,也可能破除黑寡婦的既定印象,這個看個人能力了。

2、好片子會帶出一波好演員,同時也會限制好演員的戲路子。因為大家都知道你演這類角色最契合。

Mr.KAI:

也是兩面性的一種體現。

Mr.YU:

1、爆發性強,吸引的都是什麼人?

明星代言,特價優惠,這些都只是一時爽。要想一直爽,還得讓“毒性”深一點。

2、比如我現在作為米粉,就會因為小米特價而選擇“補貨”。

Mrs.GUAN:

1、我作為一個資深消費者和前品牌工作者認為個人IP只是營銷中很小的一個環節,無法替代品牌的力量

2、而且消費者會越來越成熟

Mr.YU:

1、有不成熟的哈哈

2、割韭菜也得找嫩的先佔坑。

Mrs.GUAN:

那完全走這個策略的品牌是否能夠持久,是否能形成真正的品牌就是問題了

Mr.ZHANG:

個人Ip跟店鋪包裝形象一樣,都是產品本身錦上添花的部分。看消費者是偏理性還是感性

Mrs.GUAN:

1、李佳琪推薦的賣得好基於他推薦的都是好牌子的口紅,他推薦個酸辣粉我可能也會買,但我完全記不住酸辣粉的品牌

2、前者口紅是因為李佳琪只是他們整體品牌塑造中的一環,後者酸辣粉是因為它完全依託於李佳琪

Mr.ZHAO:

1、互聯網 讓頭部經濟更加明顯, 隨著產品的大爆炸增長, 人們實際上已經失去了選擇權。

這個時候的選擇就變成了 品牌+推薦 模式。 所以也就誕生了一批 帶貨大咖 平時普及點相關知識,在相關產品的選擇上他也就成了 權威

2、春雨醫生 推薦的保健品 選擇時候 就會優先考慮

樊登推薦的書 也會優先考慮購買

3、這個行業的穩定性 不強, 但重要性會越來越重要。 對頭部的依賴也會越來越強。

Mrs.GUAN:

其實可以理解成這些kol本身是個品牌,看能不能持續穩定的把自己這個品牌打造好了

Mr.ZHAO:

嗯 是的 這實際上給個人創業者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Mr.YU:

未來會不會從一個認品牌的時代,變成一個認個人IP的時代?

Mr.ZHAO:

只要能穩定的輸出 某方面技能 聚集一定粉絲量 就會賺錢了

Mr.KAI:

@Mrs.GUAN  沒錯,現在很多直播帶貨,可能就是因為對主播的認可

Mr.XUE:

1、呦

2、首先說 品效合一 是不存在的哈

3、20年前可以

4、除了高單價產品,讓消費者“不得不”理性的做消費決策的情況下(真實的科學結論是,人所有的決策都是感性決策-出自《怪誕行為學》),品牌是有效的

5、其他情況下,品牌更多的是在提升arpu值

6、品牌是在消費者做消費決策的階段比較有用。但kol是在影響消費需求,是在消費決策之前發生的事情。

7、所以大企業現在也都看清楚了,掙扎了幾年也不掙扎了,都分出了 市場部和運營部

Mr.KAI:

我到是覺得現在消費者其實越來越追求性價比了,也算是一種理性消費吧,不過arup值這個的確是,獲新客成本太高了

Mr.XUE:

1、市場部做品牌,花的錢叫“品牌預算” 主要就是請點模特做做曝光;運營部做效果,花的錢叫“效果預算”主要是計算roi,哪個渠道roi好就投哪個渠道(目前主要渠道信息流,搜索,kol,koc¥

2、消費者怎麼可能理性的追求性價比

3、那是被影響的

Mr.KAI:

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品牌和kol運用的時間段不同呢?

Mr.XUE:

1、找石榴哥買石榴的時候,高高興興的

2、回頭一想,我這20多年也沒主動買過石榴

3、嗯,可以這麼理解

4、小公司基本上現在只做效果類營銷

5、一年沒有5000萬預算,就基本不意淫做品牌了

Mr.KAI:

哈哈

Mr.XUE:

1、企業也都明白了

2、不怎麼砸品牌了

Mr.KAI:

不如割韭菜

Mr.XUE:

1、我們開機報頭,熱搜榜… 你來回看,也就那麼幾個客戶買

2、所以個人ip是刺激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品牌是幫助完成消費決策的。而如果產品是非標準化的產品時,個人ip又刺激需求又完成決策,品牌基本就沒什麼用了

3、比如教育產品

Mr.YU:

1、得到做品牌,也是少花錢那種。

2、搞個跨年演講,算是大會銷。

Mr.ZHAO:

1、人一般是懶於思考 懶於選擇的 尤其面對滿目琳琅的商品 基本上是不願動腦的

帶貨效應 實際上就是幫你選擇 而且 人家比你專業 自然帶動商品流通

品牌效應 實際上也一樣, 但沒人幫你選擇的時候 品牌就會出來幫你選擇了

2、隨著商品爆炸式的增長 在想樹立新的品牌 邊際效用是比較低的, 不如超級IP來的直接簡單。

但同時也會推動這些ip水漲船高, 就像電影的超級明星一樣 最後大頭都讓明星賺走了 電影公司反而很悲催

歡迎各位夥伴在留言區寫下你自己的獨特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