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我做的最大事情就是创立西湖大学,十个诺贝尔获也不换

在中国传统的教育体制里,施一公是典型的学霸。

1967年,施一公出生于河南郑州,父母给他取了一个富有时代特色的名字:一心为公。两岁的时候,施一公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的一个小村庄里,施一公读完了小学和初一,随后转入河南省实验中学,高二时,因为取得河南省数学竞赛的第一名,并获得全国数学竞赛和物理竞赛的一等奖和二等 奖,施一公成为北大、清华、南开等高校争相保送录取的对象。最后,施一公被清华大学录取,成为清华大学生物系恢复后的首届本科生。1989年,他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提前一年毕业,获得生物学学士学位,同时,他也修完了数学系双学位课程。后来,施一公赴美深造,在全美第一流的约翰霍普大学医学院攻读生物物理学及化学博士学位。

施一公:我做的最大事情就是创立西湖大学,十个诺贝尔获也不换

1997年4月,施一公还未完成博士后研究课题,就被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系聘为助理教授。2003年,施一公晋升为终身教授,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后来又成为最年轻的讲席教授。同时,他还被国际蛋白质学会授予“鄂文西格青年科学家获”,成为了第一位获得该奖项的华裔科学家。

在美国,施一公有着广阔的事业发展前景和优越的生活条件,但是2007年,40岁的他却作出了一个让人不解的决定:全职回国,回到母校清华大学。

施一公:我做的最大事情就是创立西湖大学,十个诺贝尔获也不换

在清华大学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7年里,施一公带领清华生物学科取得长足进步,在结构生物领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2015年,施一公率领团队解析了超高分辨率的剪接体三维结构,这一成果被业界称为对世界科学作出的最大贡献。

施一公说,他前40年做了一件事就是成家立业;又有10年时间做了第二件事,就是帮助母校清华大学迅速地发展生命学科。而这两件事情,都 是为了第三件事情,也是这辈子最大的一件事情——创立西湖大学。2018年1月,施一公辞去清华大学副校长职务,2 月,西湖大学获教育部批准成立。2018年4月,在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上,施一公被校董会聘任为西湖大学首任校长。2018年10月20日,施一公和5名诺贝尔奖得主、70余名国内外顶尖大学校长、近百位捐赠人聚焦一堂,共同迎来西湖大学的成立时刻。在成立大会上,放一公发言表示:“大学之在,不在大楼之在,而在大师之大。”

施一公:我做的最大事情就是创立西湖大学,十个诺贝尔获也不换

2017年9月,西湖大学迎来首批19位博士研究生。施一公告诫这些从400多位申请人中脱颖而出并通过西湖大学教授严格面试的“西湖一期”成员,西湖大学培养的一定是第一有社会责任感、第二才是拨尘创新的人才。2018年,他们又有了“西湖二期”的120名学生。为了共同的梦想,施一公希望,西湖大学的所有师生能够和他一起,并肩长跑。

施一公:我做的最大事情就是创立西湖大学,十个诺贝尔获也不换

哥德巴赫猜想值几个钱?牛顿的三大定律值几个钱?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值几个钱?这些价值是可以量化的吗?当然不可以。但这些20世纪的重大科学发现最后都 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命运的轨迹,西湖大学就是为这些重大的科学发现而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