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春留人未老

作者:範昕

穀雨是春天的最後一個節氣。春天到了這個時節,也另有了一番全新的景象。

眼見得路邊的法梧逐漸褪去了新生的柔嫩,長勢越來越茁壯,葉片有巴掌那麼大。構樹開出了青綠的構棒,還有玫紫的球花。樟樹掛著許多陳年舊葉,同一枚葉片中,紅黃交錯,它們仍在枝頭慢慢延續自己的生命。新生的葉子越來越多,葉片青嫩得像是抹了層油。小米粒一樣的花朵,也一粒粒逐漸浮上來,慢慢就鋪了一層。樟樹有一種透著中藥味的清香。讀書的時候,學校最貴重的古籍室,專門用的樟木做書架,防蟲蛀。

楝樹是春天的最後一種花。樹冠鋪滿了淡雅的淺紫色小花,細密溫柔,尤其是籠了一層細雨的時候,像是一場永遠不願醒來的夢。俞平伯喜歡楝樹,還專門賦了兩首詩:“天氣清和四月中,門前吹到楝花風。南來初識亭亭樹,淡紫花開細葉濃。”“此樹婆娑近淺塘,繁英飄落似丁香。綠蔭庭院休回首,應許他鄉勝故鄉。”楝樹極易生長繁殖,冬天鳥鵲叨了它橙黃的楝豆,吃掉果肉後隨便把種子吐到哪裡,春天就會發芽,長出嫩苗。在鄉下,貧陋的巷子裡,簡易的堂院中,楝樹都隨意可以生長。俞平伯寫這樣的詩的時候,有些思鄉了吧?那一樹樹細密繁花,溫柔地俯瞰世間,年復一年,終於在某個瞬間,它的簌簌清香,喚醒了遊子的思鄉夢。

穀雨之後,立夏之前,萬物豐茂,但並未強盛,春之柔媚與夏之蔥鬱並存,應是最好的光景。此時的春花,也各有自己的特色。穀雨的花信分別為牡丹、荼蘼、楝花。二十四番花信風,始梅花,終楝花。到此,聲勢浩大的春天終於安靜了下來。無邊寂靜之中,牡丹、薔薇、楝花、流蘇、木繡球、瓊花、秤錘樹、金銀花、泡桐、馬褂木、鵝掌楸、木香、黃櫨,連同貼地而生的蒲公英、委陵菜、斑種草、繁縷、諸葛菜、貓眼草、鳶尾花、白屈菜、石竹、地黃……它們一齊沉默,並在沉默無聲之中,完成春天最為完美豐盛的落幕。

繡球莢蒾,又稱木繡球,聚傘花序,一朵朵五瓣的蝶狀花攢聚成球狀。初開時青綠色,簡直像水豆腐一樣柔嫩,讓人不忍觸碰,盛開後碩大、潔白,花中少見它這樣氣質典雅、大方的花朵。花謝的時候,潔白的花瓣落了一地,像是無數只殘夢未醒的蝴蝶,賴在清晨的陽光裡,不肯起床。同為莢蒾科植物,瓊花和木繡球是完全不同的氣質。它是圓盤狀,周圍八朵白色的小花,中間一個小圓盤,盛滿了嫩青色的小“珍珠”,靈動、飛揚而又秀雅可愛。流蘇樹,花開時滿樹如覆霜蓋雪,清雅可人。到了開花的晚期,滿樹潔白的花瓣都變得枯黃,皺巴巴地縮成小團。

穀雨又是香氣瀰漫的時節。從楝花到香樟花,再到海桐花,一路香了過來。路邊的海桐此時香得鋪天蓋地,薰香了整座城。這是花朵們循著季節的指令與古老的記憶,給大地以芬芳的獻禮。

附地菜是我極愛的小野花。喜歡這些細微的美,它的美只呈現給願意低頭親近大地的人。當你把目光放低,低到與一棵附地而生的草平齊,可以聞到泥土芳香時,你才會發現那些低到塵埃裡的花,是如此驚豔。

柔弱斑種草是另一種可以與附地菜媲美的淡藍色小野花。常和附地菜一起生長一起開花。柔弱斑種草的花心是白色,有深藍的放射斑紋;附地菜的花心則通常是黃色,偶有白色。

柏樹花肉粉色,肉質的花瓣,層次分明,但所有的花瓣都肉嘟嘟的,敦實可愛。在春天一樹比一樹燦爛的花開中,柏樹的小花是那麼不起眼,所以很容易讓人忽略了它的花。松花則是長穗狀,它的花粉原來曾是僧道喜歡服用的仙糧,現在有的點心店裡有松花糰子,吃了像是可以沾染仙氣。

如果春天不在你的心裡,那它一定跑到你的胃裡去了。春色不僅是可以欣賞的,還可以品嚐。春天裡,有很多花草可以吃,從早春的白蒿、薺菜、麵條棵、水蘿蔔棵、柳絮、玉蘭花、榆錢,到現在的紫藤花、香椿、構棒、核桃花、槐花,地上趴著的,樹上懸著的,似乎無一不可以入饌。

核桃花入菜的部分即核桃花梗,又稱核桃紐、長壽菜、龍鬚菜,是採了新鮮、質嫩的核桃花柱,去掉須花,只留下它的梗,焯水涼拌,脆嫩的口感中飽含了春天的清香。也可以收集新鮮的核桃花,在太陽下曬乾,作為脫水野菜。食用時提前用水泡一下,然後配了臘肉爆炒。春天獨有的清香,會在此時重新復活一次。

花落春留人未老

本文刊登於2020年5月7日河南日報中原風版。

編輯:河南日報文藝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