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插秧时,过了秧龄期,会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常德农村老赵


题主你好,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

水稻插秧有秧龄期要求,超过秧龄期插秧对水稻生长有一定影响,影响的大小受秧田面积(秧本比)、品种秧龄弹性等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超过秧龄10天以上插秧,会出现分蘖缓慢,抽穗不整齐,主穗、分蘖穗大小差异过大,从而影响产量。

我根据目前的主流插秧模式进行归纳移栽秧龄的基本要求,供你参考。

1、机插秧:小苗移栽,宽行窄株模式,秧龄25天或苗高20㎝就可以栽秧。

2、人工栽秧:

小苗移栽,25天开始插秧

中苗移栽,35天开始插秧

大苗移栽,45天开始插秧

3、抛秧:一般是小苗,20-25天开始插秧

秧田管理及插秧准备工作

1、机插秧:重点是盘根,利用水稻生长“干长根湿长芽”的生长规律,苗期控制水分供应,促进很细生长,完成盘根成毯,减少后期取苗困难问题。机插秧由于小苗移栽,要求移栽大田平整不积水,前作秸秆不留田。

2、人工栽秧、抛秧:保证栽插密度达到品种高产栽培要求,尽量小苗、中苗移栽,减少栽“老秧”(秧龄期过长,会增加无效分蘖,抽穗不整齐)

特殊技巧

1、送嫁肥、送嫁药提前3天左右使用,过早使用会导致秧苗徒长,人工拔秧容易断,机插秧容易超高。

2、机插秧取苗必然会导致根系断开,延长返青期,可以在施用底肥时加上硫酸锌等促进根系生长的肥料。

总结:插秧秧龄根据移栽的方式有所不同,尽量在要求期间完成。在水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区域,主要在机插秧上容易出现超秧龄移栽的情况,是影响产量的重要原因;在山区望天田、雷响田,扩大秧田面积,选择秧龄弹性相对较好的品种,有利于获得高产。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

如有不同意见及建议,欢迎在对话框留言,有留言就必回。

【欢迎关注“三农禾本多”,收藏、转发,共同传播农业知识、农业生产技巧】


三农禾本多


农村插秧时,过了秧龄期,会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水稻种植(植育)有多种方法。其中包括有:旱育秧;抛秧;水植播;人工手插秧;机械栽插秧;等多种方法。在以上水稻植育的过程中,要先行进行水稻秧苗培育的有:抛秧、人工手插秧、机械栽插秧、等几种。在实际操作(植栽)过程中,过了秧龄期插秧是会对水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的,为什么这么说,有如下要素。

一:会影响水稻秧苗的成活率。

过了一定秧龄的稻秧苗(一般稻秧苗根据品种、地域、气候、环境的不同等等,其整苗齐苗期一般在25~40天左右。题主并没有说秧龄具体超过多少时长),其秆茎发挺发硬,己经长于正常时长生长期的秧苗,其叶片也稍宽长于正常时长的秧苗。其己进入处于正常生长期,而并非育苗助苗期。在栽入操作时,其茎秆易受折断,栽入后由于是初栽入,其根须未深(生),抓地不牢,其叶长叶大,秆茎又高,遇风易折易倒,更易造成"浮根”,从而造成稻秧植株的枯竭。

再者,水稻吸肥和相对的最易生长期是苗期、分蘖期、抽穗成穗期等。而对过了秧龄的水稻苗进行移栽,其醒棵时间则更长,吸肥能力变弱,甚至造成滞长缓长,和整株的枯竭。以上这些均是造成水稻生长枯竭的因素。

二:会拉长其醒发的时长,及影响后续生长的时长。

龄的秧苗在起秧(把秧从秧池中理出的时侯,)在搬运过程中更易造成“脱水昏迷”,或经不起环境的高温和短时的脱水脱肥,更易造成其茎发软,其叶发卷,在栽入后其醒发的时间相对于正常秧龄的时长会更长一些。这样即便醒发过来,也应更加耗水多肥。还会影响其分蘖的时间及效果,以及缓生长滞生长影响其后期的扬花、抽穗等,甚至使整块秧田的生长参差不齐。

三:对超龄秧苗的注意事项。

对于稻秧育栽要根据品种、地域环境、外界温度等合理把握正确的栽插时间。若疏忽了合理正确的植栽时间,则要注意以下的事项。

1.轻启深栽。对于超龄秧,在启离秧池或秧盘时应轻启,尽量做到轻启以防拉伤叶和根须,或拉折秧苗的秆茎,给其醒棵和成活率造成折损。在栽插时,应比正常秧龄的秧苗栽得稍深一些,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从多方面(如田水过大,或大风等)减少浮根及折秆伤秆等。

2.注意田间保水量。对于超龄秧苗应注重田间保水量。水量不能过大,否则在起风的环境里更易造成秧苗的脱泥浮根。水量亦不能过小,否则在起风时更易造成秧茎折秆。综合历来的经验来看,其保水量一般保持在秧苗高出土壤部分的50%为宜。

3.注意密植度。根据秧苗超期的时长及高度,综合地域和土壤环境,合理密植。

4.做好料肥的补施。尤其是微肥促根肥的补施要适时适量适宜。

5.做好补苗工作。超龄稻秧苗相对于适龄秧苗来说,其枯竭率要稍高一些。要做好后续的补苗工作。

总结。农村插秧时,过了秧龄期的稻秧苗,对其生长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若及时做好跟踪管理,尤其是前期(栽插后)的管理,和后续的管理,其对后续的产量和品质等基本的影响,是可以在前期优质的管理中追补回来的。


村民小江


农村插秧时,过了秧龄期,会不会影响水稻的生长?

导读:

水稻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全国种植面积约有4.5亿亩,总产量2.25亿吨。水稻分为:早稻、生育期在105天左右,清明播种,双晚稻生育期在125天左右,5月底6月中上旬播种,单季晚稻生育期在135天左右,5月上中旬6月5日播种育苗。

早稻、晚稻、一季中稻生育期不同,苗龄也是不相同的,只有掌握秧龄期,适时栽插才能获得高产。

早稻秧龄期多少天为好?

早稻生育期在105~110天左右,清明可用水田旱地拱棚塑料薄膜播种育秧,苗龄20~25天左右,苗高5寸时就可栽入大田,这时分蘖率强,有利于高产。

晚稻秧龄期多少天为好?

晚稻生育期在125天左右,5月下旬6月20日均可播种实行两段育秧,秧龄期25~30天栽入大田,水稻就能获得高产。

单季晚稻秧龄期多少天为好?

  • 单季晚稻生育期在135~140天左右,因此产量很高,单季晚稻在5月下旬6月5日就要播种育苗,秧龄期30~35天移栽。单季晚稻播种在6月5日之前,如果推迟播种育苗,在抽穗扬花期遇到"寒露风"的侵袭,开花不抽穗会出现瘪谷,严重影响水稻产量。

早稻、二晚、单季晚稻,生育期不一样,育苗移栽秧龄期也是有区别的。农谚说:"插田不插超月秧",意思是说超一个月的秧苗,在秧田里分蘖了过头,栽入大田分蘖率不强,会严重影响产量。生育期135天左右的单季晚稻,秧龄期超过35天栽入大田不影响产量。

结束语:要想早稻、二晚、单季晚稻,一定要把好育苗关,把苗龄控制在规定的日期内栽插,水稻分蘖率强,成熟时穗大粒多,就能获得高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