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未满1岁的宝宝,有哪些适合他使用的早教产品?

自然卷小美


我觉得对1岁前的宝宝进行早教,不用使用一些电子类的早教产品。

  • 第一是孩子太小,电子类的产品对眼睛和听力都不好;
  • 第二是与真人互动才是学习的最有效方式。人脑最擅长从面对面的人际互动中学习,包括观察,体验,利用各种感觉参与学习。

所以,我们要多与人互动。那如何互动呢?我觉得这两方面对一岁前的宝宝很重要:

1 语言互动

在《父母的语言》这本书里,详细介绍了父母语言对孩子的积极作用。

总结成一句话就是:父母要用丰富的语言跟孩子对话,这些对话中的词语,会帮孩子提升认知能力,为孩子的学习打下基础。

1岁前的孩子,父母多与其对话,如果觉得没啥可说的,可以多给孩子读绘本、读一些适合一岁宝宝的绘本;还可以跟孩子一起唱玩儿歌童谣。

儿歌童谣有节奏、有韵律,特别适合小宝宝学习语言时使用。大脑最喜欢有节奏感的东西,节奏感会让大脑越来越聪明。而韵律能帮宝宝识别一些音节,为语言学习做准备。

有项研究表明,多唱儿歌童谣的宝宝,将来语言能力更好。

这些不需要电子设备,家长买一些书,从网上学一学就可以实现。


2 丰富孩子的体验

1岁前的宝宝,正是感官发展期,多带孩子体验不同的事物,触摸不同的东西,对孩子很有帮助。

比如让宝宝看有触感的立体书,让宝宝到户外感受大自然,带宝宝做运动游戏等。

丰富的刺激能够促使宝宝神经元的产生,神经元越多,宝宝越聪明。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总结起来就是:多与孩子互动,多与孩子交流,利用儿歌、绘本,提升孩子的语言能力;给孩子丰富的刺激。

最后我想说,任何早教都比不上父母积极的关注、高质量的陪伴。为了孩子,努力起来!


宝妈丽丽在修行


1月龄:正常发育:对铃声有反应、视线跟随人或物追到正前方的中线位置、注意到人脸;早教方案:看黑白卡片;玩沙锤、摇铃,刺激听觉;让宝宝练习趴(不超过一分钟);给宝宝做身体抚。

2月龄:正常发育:俯卧抬头、发出咿咿呀呀等声音、视线跟随人或物追过正前方的中线位置;早教方案:拿鲜艳的玩具左右移动,锻炼视觉追踪;用棉花(或其它材质:对宝宝皮肤无刺激的材质)轻抚宝宝身体,刺激触觉;给宝宝做被动操;多和宝宝说话;练习抬头。

3月龄:正常发育:俯卧时抬头45度;早教方案:看彩色卡片;多给宝宝听音乐;给宝宝玩方便抓握的玩具,练习抓握;颜色鲜艳的玩具左右移动,刺激视觉发育,并鼓励宝宝用手去抓玩具。

4月龄:正常发育:会尖叫、发出声、视线跟随人或物追到180度范围、将2只手握在一起、自发微笑;早教方案:逗引宝宝翻身;练习拉坐;给宝宝看镜子、认识自己;多用夸张的表情和嘴形和宝宝说话。

5月龄:正常发育;俯卧抬胸、俯卧抬头90度、抓住引逗他的玩具;早教方案:摇动铃声吸引宝宝寻找声源;多看颜色鲜艳的物品;给宝宝触摸不同质地的物品;多鼓励宝宝用手抓东西;练习翻身和拉坐。

6月龄:正常发育:双腿支撑一点力量、拉坐时头部不后仰、伸手去够自己想要的东西;早教方案:给宝宝讲解常见的东西;鼓励宝宝用手拍打玩具;练习精细动作:比如抓饼干等;和宝宝玩躲猫猫,

7月龄:正常发育:翻身、自己吃饼干;早教方案:教宝宝拍手、双手拿物体对敲;抓积木;锻炼精细动作:比如抽纸、撕纸等。

8月龄:正常发育:独自坐、别人叫名字时有反应、抓起不止一块积木、想办法购取不易拿到的玩具、拒绝别人把玩具拿走;早教方案:帮助宝宝认识家人;利用玩具诱导宝宝爬行;扶着宝宝腋下练习站立;鼓励宝宝把一只手里的东西递到另一只手里。

9月龄:正常发育:扶着东西站立、把物品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见到陌生人有不同于日常看护人的反应;早教方案:让宝宝用拇指、食指捏小玩具;带宝宝社交 和小朋友玩;对着宝宝唱儿歌 念童谣;和宝宝一起看图片 看绘本。

10月龄:正常发育:发出dadamama的声音,但无所指;用拇指和其它手指一起抓东西;玩躲猫猫游戏;早教方案:教宝宝认识身体部位;多和宝宝说话;教宝宝用简单的手势表达一些行为:比如再见等;这个阶段宝宝爱模仿,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参与一些你做的事情。

11月龄:正常发育:自己坐下、拉着物体站起来;早教方案:试着让宝宝站立;让宝宝捡豆子;练习抠、撕、拉等动作;玩套圈玩具。

12月龄:正常发育:扶着家具走、咿咿呀呀学说话、用拇指和食指捏东西、用积木等物品对敲、玩拍手游戏或者跟人挥手再见;早教方案:学习走路、蹲下;带宝宝爬楼梯;让宝宝自己翻书;多进行户外活动;和宝宝一起搭积木;跟宝宝一起随音乐跳舞;给宝宝笔和纸,让他乱画;学习使用勺子;玩钓鱼玩具。

因为个体差异,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如有出现明显发育落后于正常发育的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上早教方案大多是围绕一岁以内宝宝的听觉、视觉、触觉、大运动、精细运动等感官方面来做的,可根据不同情况灵活调节。最后说一句个人观点:不只是一岁,无论孩子多大,最好的早教都来自于家庭,家庭的氛围、父母及日常看护人的言传身教、温情陪伴对孩子来说最重要!


菠萝妈妈Iris


十个月以上的宝宝已经开始会走路了,这个时候宝宝走路还不是很稳,只能站立一小会儿;宝宝这个时候能听懂妈妈说话的意思,与妈妈可以简单交流了。这个时期宝宝的好奇心很大,对什么东西都感兴趣,而且会主动要求到户外去。那么,十个月以上宝宝如何早教呢?只要我们了解十个月宝宝的特点,因材施教就可以了,那么下面就给妈妈们分享一下十个月以上宝宝的特点好早教方法。

宝宝已经会看图画了

十个月以上宝宝能够自己看图画,而且能够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宝宝通过眼睛看到的实物种类和数量已经收到了限制,我们就应该通过图画让宝宝认识更多的物体;父母在给宝宝选择图画的时候,要选择逼真,图画里面名字和形状准确的画册,每次给宝宝认识的物体不要太多,1-2种就可以了,第二天给宝宝看的时候,要让宝宝重复一边昨天的物体,这样技能培养宝宝看画册的兴趣。这个时候不要让宝宝看漫画和卡通等,等宝宝大一些了,通过卡通和漫画来提高宝宝阅读的兴趣。

宝宝能听懂很多话的意思

十个月以上宝宝已经能听懂父母很多话的意思,听的能力是宝宝学习语言的基础,父母要抓住宝宝这个时候听懂自己话的意思,经常给宝宝交流,交流的时候发音要准确而且要慢,让宝宝能跟上节奏。

不能让宝宝听电视上的语言,很多妈妈认为电视上的语言标准,可以让宝宝学习;其实,这是错上加错,这样不仅耽误了宝宝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而且减少了父母和宝宝交流的时间。学习语言妈妈是宝宝最好的老师。

宝宝会说简单的词语了

这个时期的宝宝还不能说出完整的一句话,这个时期宝宝说话早晚与宝宝的智力是没有关系的;宝宝说话的早晚和父母或者看护宝宝的人有很大关系,父母与宝宝说话次数少,宝宝就说话晚一些。父母要多和宝宝交流,不与宝宝交流的父母是不合格的。

宝宝开始喜欢很多活动了

这个时期的宝宝开始独立玩上一阵子了,宝宝看到同龄的小孩子,还会凑到一起玩。宝宝对于自己的喜欢东西很注意,父母也不容易拿走宝宝喜欢的玩具。这个时期父母只要注意宝宝的安全就可以了,不要太限制宝宝的轰动。

这个宝宝学习走路的机会多了,让宝宝学习走路的时候,妈妈不要一直扶着宝宝,要把宝宝自己独立站立的第一次交给宝宝,如果宝宝摔倒,没有危险要坚持让宝宝自己站起来;

宝宝这个时期爬的能力很强的,宝宝会爬到很多地方,让你想都想不到,只要宝宝没有危险,就不要去限制宝宝的活动,而且宝宝的活动能力是不同的,不能从一个方面去判断宝宝的发育能力。

宝宝记忆和思维能力

这个时期宝宝能够延长记忆的时间了,能将交给他的东西记住一天或几天,这就是给宝宝实施早教的基础,宝宝能够记忆中更多的知识,进行这些活动才有意义。

宝宝这个时候已经有了一定自己思维的能力,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小活动来提高宝宝思维能力,;比如让宝宝去够放在有台布桌面上的玩具,宝宝是够不到的,当宝宝抓住台布,发现玩具能跟着移动的时候,而且能够离自己越来越近,这就是宝宝思维能力的一次提高。父母可以采取其他的游戏来提高宝宝的思维能力。

与宝宝玩更多的家庭游戏

父母不要太忽视一些古老的游戏,这些游戏能够提高宝宝很多思维,情感、协调的能力。这些必去一些婴儿潜能开发中心要好的多,主要是这些地方有条件去的时间也是很短暂的,如果父母能利用与孩子平时相处的点滴时间与孩子玩这些游戏,效果一点都不会差。

家庭游戏有:给布娃娃穿衣服让宝宝学会关心他人;翻画册让宝宝认识小动物;拍打桌子,通过声音的大小训练宝宝分辨声音的能力;通过躲猫猫来回的运动和寻找锻炼宝宝运动的积极性,以及做事情的独立和目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