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大國,民生天下,淺談古代農業的發展

前言

自古以來,"民以食為天"的諺語流傳了千百年,也許你會疑問這句話是有魔力嗎?其實不僅僅是有魔力的,最重要的是突出一個"食"字,也就是指糧食。無論是統治者,還是萬千的百姓,生命中"吃食"是必不可缺的,而這就與社會關係中的農業發展息息相關。

在古代生活中,農業發展是比較困難的,因為外部環境和人類生活水平是對其是有限制的,但是人類的偉大之處就在於勤於動手、樂於動腦,要想生存好,必先解決溫飽,那麼古代中國的農業發展是什麼情況呢?

一、 農業發展的六大階段

中國古代經歷了不少王朝時代的變遷,社會的變化發展影響了其他依附於社會的發展因素,單說這農業方面,歷朝歷代下來就形成了六大階段:

泱泱大國,民生天下,淺談古代農業的發展

首先是農業的萌芽階段,也就是農業的起源時期,根據歷史研究證明農業起源於我國最早的新石器時代,這個時期的人類進行的"農事"活動主要是狩獵和採集。因母系氏族與父系氏族的轉變關係,這個時期的農業活動的分配也發生了改變,採集和漁獵活動的頻繁和技藝水平的提升促進了農業早期的萌芽,更起了基礎性的作用。

後來經歷了夏、商、周時期,迎來了農業發展的新階段,主要表現在農業技術和農具的初步形成。由於金屬冶煉業的發展,一大批青銅器得以產生,為了進行農業耕種,青銅農具的出現便不斷應用於農業生產的各個方面,加上人們長期的農業耕種獲得的經驗,農具的生產種類不斷增加,後來還開始修建水利工程,用來灌溉農田,這些技術的提高加快了農業技術的發展。

泱泱大國,民生天下,淺談古代農業的發展

隨著青銅時代的逝去,鐵器時代緊隨其後,由此,農業發展出現了一大特點,即是精耕細作。春秋戰國的冶鐵技術在冶銅技術的基礎上迅速發展,在農業上,青銅農具也漸漸被鐵器農具所代替,這一個新的生產力的出現很好的利用和結合了勞動力、畜力,農業耕種更加精緻化。然而,精耕細作的技術發展需要適應不同地區的地勢環境,所以南北地勢的不同就造就了新的農業技術發展,如北方多地勢平坦,雨水少旱地多,耕種物的選擇也首選抗旱作物,因此農具類型出現了耕、耙、鋤等,對比南方,多丘陵地勢、雨水多 、易澇,耕作物選擇抗澇產品,農具的使用也與北方有區別。

到了明清時期,農業技術基本是很成熟了,精耕細作的發展也進入興盛時期。由於社會環境相對穩定,人口增加的事實迎來了一個問題,這個時期就出現了人多地少的矛盾現象,因此引進高產農作物是一個明智的選擇,以此才能夠養活眾多的黎民百姓,於是對農業耕種技術的要求也更加嚴格,精耕細作的農業特點在此時得到深入發展。

二、 農業發展的原因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它的促進原因,即使會出現個別的負面原因,但社會的大趨勢仍然會激勵它前進,接下來分析一下農業發展的原因。

泱泱大國,民生天下,淺談古代農業的發展

首先促進農業發展的根本原因還是經濟原因。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經濟實力自然不可忽視,古代社會的經濟發展史也是相當曲折的,然而它是社會關係中的必需品,經濟的發展帶動起來的因素很多,對農業的貢獻就很大,所以農業經濟也快速發展。畢竟農作物的購買與銷售,農具的生產和使用,農產品的製作和商品交換都需要有經濟條件的支撐,所以經濟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形成的農業經濟也成為國家的"頂樑柱"。

泱泱大國,民生天下,淺談古代農業的發展

三、農業發展的根本動力,與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

生產工具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上文中提到農具的生產與改進,從青銅農具、鐵農具到耕犁、耬車、曲轅犁等,尤其是曲轅犁的發明極大的促進了水田耕作。這些農具的使用滿足了各個時期、各個地區的耕地需求,根本上提高了農業生產水平。另一個重點是農業技術的長足進步,在耕地管理上,早期的人類已經發現瞭如糞肥等肥料的使用能提高糧食的出產量,還會應時的捉蟲、除草,對勞動工具的使用也由繁從簡,有的人還通過行商引進高產、新鮮的農作物,並且學習先進的種植方法,並因地制宜地不斷改進;在農田灌溉技術上,人們興修水利,著名的有都江堰、鄭國渠、坎兒井,以此來應對自然災害,這些水利工程保證了農作物的生長用水條件;在耕種條件上,瞭解農作物的生長特點和生長習性是很重要的,與此同時,還要掌握時節、氣候變化,探索種植規律,在最合適的時期耕種農作物或收穫產品,以達到最好的種植效果,才能真正的提高收成,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再者就是國家對農業政策的頒佈和支持,通過調整農業生產在社會關係中的比重,來鞏固第一產業的穩定且快速的發展。古代社會中農業政策調整的表現主要體現在對土地政策的調整,最早是西周時期,國家推廣了屯田制,將大批的荒地分給軍士和普通農民,他們開墾荒地收穫糧食,大部分的收成用來供應軍隊所需,小部分則給莊稼人,此時從事農業活動的人們都很積極;到了魏晉、隋唐,均田制登上歷史舞臺,因為人口之間略有矛盾,土地分配就成了緊急之務,為了緩和這一現狀,政府對農民實行按照人口劃分良田,其他階級按照等級降次分配;到了明清時期,土地制度演變為土地私有制,是加強中央統治的制度。由此可以看出,無論是哪個朝代,頒佈土地政策雖然是要緩和社會矛盾,用來增加政府的基本收入,但是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農民使用土地的願望,所以他們勞作的積極性還是比較高的。

泱泱大國,民生天下,淺談古代農業的發展

在政府推行的所有鞏固社會發展的決策中,重農抑商的特點是十分突出的,也一直被歷朝歷代所延續,因此可以看出統治階級對於民生,對於國家產業的定位是相當看重的!作為國家的基礎,聖明的統治者往往會為農民階級減輕徭役、稅收,有的時候還會指派專人對農耕者指導實踐,教授農民許多的桑田技術、灌溉技術,並且支持保護農民人士耕種土地,維持生計,真正做到了為民利民。

回到社會的整體大背景下,和平年代與戰亂年代的農業發展情況是截然不同的,畢竟在戰爭時期,打仗極易導致人口銳減、土地毀壞,所以沒有安生的日子就沒人能夠有心搞好農業,要想促進農業的平穩發展就要避免戰爭,爭取和平,譬如唐朝時期的政局安定,又有繁華的經濟支撐,人口的增長速度也很快,這個時期農業收成甚好,不僅國庫,就連農家的糧倉也都是滿的,怎能不讓人喜悅?

泱泱大國,民生天下,淺談古代農業的發展

以上許多原因都是農業發展的客觀因素,主觀上必然是農民的自主性和積極性。在沒有現代化生產機器的耕作制度下,要想發展農業主要依賴的便是勞動力,所以百姓們的辛勤勞動是最關鍵的。一方面出於自身家庭原因,一方面是感念於統治者的恩惠,勞動創造就成為了他們的主要職業,農耕桑織的基本滿足是農業興盛的基礎。

總之,古代農業的發展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我們能從農業的發展史中體會到古代人的聰明智慧,體會到農民的辛勤勞動,體會到柴米油鹽的幸福滿足,不管是否是時代的需要,"民以食為天"的道理是亙古不變的。直至今日,中國仍被稱為是一個農業大國,可見農業生產的重要是具有延續性的,時代的腳步離不開人們賴以生存的果腹食品。


參考文獻:

《農政全書》

《中華農耕文化漫談》

《農桑輯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