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海战,大家就会想到了庞大的战列舰,一门门巨大火炮看着就可怕,活生生的就是一座可以移动的海上堡垒。在二战中欧洲最属有名的战列舰肯定就要属于德国的脾斯麦号战列舰和英国的威尔士亲王号,以及美国的密苏里号了。这些都是在当年战斗力极强的一些战列舰。但是他们都不是当时最大的吨位最重的战列舰,那么最大吨位最重的战列舰是哪个国家的呢?它是怎么覆灭的呢?跟着花花一起来了解下。

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盘点整个二战战场,除了战争末期横空出世的原子弹外,若问有什么武器造价最高、威力最大但却又最为失败,应该是日本的大和号战列舰了。作为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曾经是日本的国家象征与骄傲,至今仍在日本的电影、动漫中频频出现,然而,这艘战舰本身在二战中的表现,却成了一个暗喻它的祖国已经落伍于时代的冷笑话。

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倾尽国力打造图腾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可以把人一拳打死和能把人一拳打死的概念是不同的。为什么不同呢?前者把那个人看成了沙包,傻傻的站着给你打。后者就是人打你,你也打人的情况下,把人打死。显而易见,后者比前者难太多了!

回到今天的话题,日本历史上,同时也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吨位的战列舰——大和号。要说这艘船有点像德川幕府后期的那些武士。一个词,鸡肋!换句话,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现代意义(机械动力、后装线膛炮、钢甲舰体、高吨位)的战列舰产生于19世纪后期,战列舰作为海军主力舰在利萨海战(意奥)、甲午海战(中日)、对马海战(日俄)、日德兰海战(英德)等著名海战中表现出巨大威力。

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因此,进入20世纪特别是一战之后,以战列舰为代表的“大舰巨炮主义”受到欧美列强的推崇,为争霸全球各海军强国像打了鸡血似地竞相建造战列舰,导致新建战列舰的排水量吨位越来越大,主炮口径越来越粗,防护装甲也越来越厚……竞争达到白热化程度,就连专门限制全球军备竞赛的《华盛顿海军条约》、《伦敦海军条约》最终也抑制不住。作为自尊心极强的日本国,同样不甘于落后。日本造船水平自明治维新以来不断提高,到了昭和时代,日本已经成为世界造船大国之一。

但是日本岛国资源贫乏,科技实力与英美仍存在相当的差距,而且还处在战争条件下(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仍然不惜代价建造这种空前强大的战列舰。日本为此耗费巨资为其造船工业增添大量新式设备,从德国购进了15000吨水压机以及3台70吨酸性平炉,这些设备一共花了约1000万美元,从而能够制造出包括650毫米厚装甲钢板(大和舰主炮炮塔使用)在内的大型锻造件,并且特意将海军工厂的船坞加深了1米。

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在大和舰的整个建造过程中,日本人前后耗资1500亿日元(战后价格),平均每吨重量就需要200万日元。

1941年12月,在太平洋战争正式打响前不久,超级战列舰一号舰正式完工,舰体全长263米,舰宽38.9米,建成时标准排水量65000吨,主炮口径460毫米,有效射程在40公里以上,庞大的身躯让大和号在全船熄火后仍然要航行4公里才能最终停下。这艘舰艇被命名为“大和”,这个名字,也是日本人对自身民族的称呼。

面对这艘以举国之力打造的舰艇,日军内部也曾经有过质疑。时任日本海军军令部长永野修身回答说:“帝国需要一个精神象征。”于是大和号战列舰就这样被当做钢铁铸造的精神图腾供奉了起来。


大和号变身“大和宾馆”

更为讽刺的是,貌似强大的大和号从诞生之初起就已经过时了。大和号生不逢时,正赶上航母崛起的年代,舰载飞机称雄海洋,大舰巨炮主义已经走向没落,大和号在整个战争期间无所作为。

1941年12月7日,大和舰在试航中进行了首次主炮射击,将9颗各重1460公斤的巨型炮弹打向2万米外的海域。而就在同一天,从日本联合舰队6艘航母上起飞的日军航空队空袭了美军珍珠港,击毁击伤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几乎所有的战列舰。偷袭珍珠港的成功除了拉开太平洋战争的序幕外,还给了世界另外一个启示——依靠战列舰重炮对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航母将成为新时代海上霸主。

虽然海上霸主的地位已经失去了,但是二战中的战列舰其实并非全无用武之地,事实上,在日本人建造大和号的同时,世界各海军大国,甚至包括社会主义的苏联,都没有放弃建造战列舰,而被认为在珍珠港事件后充分认识到航母作用的美国,更是在该事件前后建造了10艘战列舰,其中大部分舰的主要工期都是在珍珠港事件后进行的。区别在于,美国人对于战列舰在新时代的作用有着清醒的认识,在整个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战列舰广泛活跃在各大战场上,进行着护卫航母、破坏交通线、为登陆陆军提供火力支援等任务。

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然而,当美军战列舰重新定位自身功能时,日本的大和舰却马放南山,长期停泊在港口内。日本军部始终停留在希望大和号参加“最终决战”的迷梦中,不舍得将这艘“精神象征”投入到小打小闹中。在整场太平洋战争期间,身为日本联合舰队旗舰的大和号四处扮演着打酱油的角色——1942年中途岛战役中,日军四艘主力航母在美军打击下全军覆没,而此时大和号却尾随在几百海里以外无所事事。

在中途岛战役中丧失了制空权的日军,从此更不敢让大和号随意出击,日海军军令部甚至干脆下达了“未经其许可不得动用大和舰出战”的命令。而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碰巧又是个战列舰无用论者,阴差阳错之下,从1942年到1944年,大和号除了遭受美军潜艇的两次偷袭外,长期在所停泊的港口闲置着。驻舰官兵们享受着这艘头等战列舰无与伦比的后勤设施,日光灯、日立空调、三菱电梯、冰淇淋制造机将这艘战列舰打造的宛如帝国饭店,大和号也因此得到了“大和宾馆”的雅号,在日复一日的悠闲中坐观自己的国家走向灭亡。

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沦为帝国“玉碎”急先锋

1945年4月大和号被派往冲绳执行特攻任务,既无飞机护航,也没有返程燃料。当时联合舰队遭受重创,已经没有什么实力了,作为旗舰的大和号去支援冲绳作战,仅仅具有象征意义,向世人证明日本海军还在继续战斗罢了。4月7日,在九州岛西南海面,大和号被美军航空炸弹和鱼雷击沉,全舰近三千名官兵充当了炮灰。

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那么,如此“雄壮威武”的大和号为何如此不堪一击呢?

众所周知,战列舰基本没反潜能力的,都是靠驱逐舰提供保护,这方面,没什么好说的,各个国家都一样,接近零的水平。

大和号在冲绳之战,为了增强自身防空能力,舰上已见缝插针地加满了25mm机关炮,共计162门。其中三联装52座,单装6门,数量上的确惊人,但实战效果却强差人意。资深军迷都知道,日本海军的机关炮用15发弹闸供弹的,以三联装的火炮,一个人操作火炮转动,一个开火,三个人按装弹闸,另三个人后备,共计八个人。

操作复杂,而且弹药占空间。十五发子弹就要有一个弹闸,作战的时侯,为了效率,只能把空的弹闸放到地上,直接上装好弹的弹闸以节省时间。

号称“永不沉没”的大和号战列舰,是如何覆灭的?

可以想像作战时,舰上不但推满弹壳,还堆着空弹闸。由于弹闸只有15发子弹,通常把弹道修正到飞机飞行路线时,子弹都已打完了。换了弹闸,飞机都飞到另一边了,比起链式供弹方式,差的不是一档次。

因此,大和号战列舰死于对方的空军,一点都不冤枉。

作为世界上曾经出现过的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大和号曾经是日本的国家象征与骄傲。然而作为承载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这艘号称"世界第一战列舰"、"日本帝国的救星",使原本就入不敷出的日本勒紧裤腰带、倾尽国力所打造的钢铁图腾,最终却加速了日本的失败。

从更深层的意义上说,日本在太平洋战争中,其实是败于那个早已被时代所淘汰的迷梦!


关注:“花花”,带你了解更多你不知道的世界历史趣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