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讓李白都為之嘆服的崔顥,一生卻是籍籍無名?

熟悉詩詞的的朋友應該都聽過這個故事:李白少年之時喜歡遊歷全國各地的名山大川,一次,他來到了在今武漢境內的黃鶴樓。他登高遠眺,看到波濤滾滾的長江和一望無垠的江漢平原,不由得詩興大發,想要寫下一首詩描繪黃鶴樓前的盛景,但他剛剛提筆,卻看見已經有詩人崔顥的七律《黃鶴樓》題於其上。李白讀罷此詩,驚為天人之作,於是擱筆長嘆,隨口作了一首打油詩:

一拳捶碎黃鶴樓,一腳踢翻鸚鵡洲。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為什麼讓李白都為之嘆服的崔顥,一生卻是籍籍無名?


雖然故事的真偽由於時間久遠無法證實,但通過這個故事我們也能感受到這首詩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嚴羽在《滄浪詩話》當中,甚至稱這首詩是唐朝七律之首。但有如此成就之人,為何一生寂寂無名?

在現有的資料中,我們只能知道,他出身名門望族博陵崔氏,一生中只當過一些小官,還有一些關於他的不知真假的小故事,僅此而已。甚至連他的字、他是否有別號都無處可尋。除了這首《黃鶴樓》,他還有四十餘首詩流傳於世,其中雖有佳作,但與這首《黃鶴樓》卻不可同日而語。


為什麼讓李白都為之嘆服的崔顥,一生卻是籍籍無名?


一些古籍中記載崔顥年輕時喜好美色,多寫閨中之詩,因此認為他作詩浮豔,“有名無行”,這對他來說未免有失公允。只以人之缺點行褒貶之事,一定是不夠客觀的。何況,在詩詞文化的歷史上,以一首詩聞名天下乃至於流芳百世的詩人,也是存在的。如初唐的張若虛,他的作品《春江花月夜》被聞一多評價為“詩歌上的詩歌,頂峰上的頂峰”,但他卻也是籍籍無名;再如,同樣是唐朝的詩人崔郊,本是一個一文不名的讀書人,卻因為一首《贈婢》為世人所知,一句“一入侯門深似海,從此蕭郎是路人”感動了古今無數讀者。


為什麼讓李白都為之嘆服的崔顥,一生卻是籍籍無名?


因此,以筆者愚見,作詩除了遵守章法,更重要的是表現情感。一首詩的最終要旨不是結構精密,邏輯嚴謹,而是作為表達主體的人能夠將自己的心境完美地表現給讀者,使讀者感同身受。為什麼張若虛能夠“孤篇蓋盛唐”?因為當他看到春夜裡靜謐升起的一輪明月,望著月空下的一片蒼茫,不由得感慨自然之博大,情之所至,而後成詩。為什麼崔郊能靠僅僅二十八個字感動無數讀者,因為他與久別的愛人短暫的重逢後,便要再話離別,而這一別,可能再無重逢。於是他心中的悲涼與痛苦鬱結在一起,凝結成了這首詩,讀罷自然使人潸然淚下。


為什麼讓李白都為之嘆服的崔顥,一生卻是籍籍無名?


所以,崔顥的這首《黃鶴樓》也是同樣的道理,熟悉詩詞格律的朋友應該知道,本詩的首聯“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中的第一句裡第二個字應該是仄聲字,但他卻用了“人”這個平聲字。除此之外,第三句幾乎全是仄聲,第四句後三個字又“三連平”。而從內容上看,詩歌很忌諱語言的重複 但這首詩前四句竟然出現三次“黃鶴”。從結構上看,這絕對算不上合格的律詩,但嚴羽卻稱他為唐律之首。同樣也是由於其蘊含的情感和詩人構造的意境,後四句寫景言情意蘊深遠,境界廣大。而前四句看似重複,但讀起來卻是十分順暢,絕無遲滯。正如《紅樓夢》中林黛玉所說的:"若是果有了奇句,連平仄虛實不對都使得的。"


為什麼讓李白都為之嘆服的崔顥,一生卻是籍籍無名?


因此,可能崔顥的能力無法和李白、杜甫相比。但在某些情境中,詩人的情感被調動起來,凝聚在筆下,寫出最真切的詩歌,也許李白、杜甫也無法比擬。今人寫詩,常常囿於格律平仄的禁錮當中,其實大可不必。情之所至,揮毫寫就也就是了。當然,還是要以格律為根本,突破總要在學習之後。不繼承而空談創新,往往會誤入歧途。

一個臭名昭著的詩人:殺害了自己的外甥,卻只是為了一首詩?

《驚雷》根本不算音樂?那這些不講格律的詩歌算詩歌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