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難教難管,聰明媽媽會這麼做

媽媽們在聊天的時候總會聽到類似的話題:“我家小孩太難教了,要他往東他偏要往西,每天都被他氣得頭疼!”

“對對對,我的孩子也是,罵也不聽打也不聽,不知道該怎麼教了。”

“你家的還能打能罵,我家的現在挨一下都不行,家裡老人把孩子寵上天,還不準說一句重話,我都不知道孩子以後會成什麼樣。”

“唉,我家的是特別會哭,別說打了,就是想說兩句,嘴還沒張開就哭得稀里嘩啦的比被打了還慘,也不知道該怎麼跟他說了,最後只好不了了之。”

說來說去,最後大家都會一起嘆氣:“孩子真難管教啊!”

孩子難教難管,聰明媽媽會這麼做


雖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可是這個“經”卻是大同小異,歸根結底就在如何管教孩子,媽媽們也是煞費苦心了。

其實管教孩子的方法不少,但真有效果的卻不多,為什麼呢?

是許多父母偏向於能立即看到效果的方法,例如吼罵責打,但是雖然見效果快,持續性卻很短,甚至在一段時間後,大家紛紛發現孩子“皮厚”了,不管是打是罵,孩子哭幾聲之後一樣我行我素;

是方法是好方法,但媽媽們卻沒有考慮到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去生搬硬套,導致好方法成了爛方法,還讓媽媽對自我產生懷疑,失去了教好孩子的自信心。

總結了一下聰明媽媽常用的教育方法,對症下藥,讓管教孩子不再成難題,大家一定要趕緊學起來!


第一類:寵壞了

“隔輩親”是很多家庭面對孩子教育時最頭痛的地方,特別是由奶奶輩帶大的孩子。長輩因為疼愛孫子就變得格外縱容,會對父母的教育方法各種指手畫腳表示不滿,還會堅定地給孩子做“後盾”,這大大地鼓勵了孩子的任性,還引發了許多家庭矛盾。

在這建議是多開家庭會議,確定教育規則,在多成員的家庭裡,教育孩子的方針只能有一個,不能隨著大人的喜好去任意改變教育方式。


特別是對爺爺奶奶輩,一定要反覆向他們灌輸一個觀念:小孫子很可愛,寵愛可以,但不能過分。孩子不是寵物,不是隻寵著就夠了,他會長大,作為長輩,是要把他培養成一個優秀的人!

孩子難教難管,聰明媽媽會這麼做


身為孩子的媽媽,一定要做好同長輩的思想工作,定好的教育規則就是“家法”不能隨意改變。這個過程可能會不順利,長輩會不配合,但只要能以“為了孩子好”堅持下來,就一定會取得讓人信服的結果。

而孩子如果有被寵壞的跡象,就會變得任性霸道,會通過大發脾氣或是哭哭啼啼來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時,哭鬧就不是孩子宣洩情緒的通道,而是成為孩子控制父母的工具了。媽媽要是因此發火或妥協,那就是進了孩子的“套”了。

孩子難教難管,聰明媽媽會這麼做


對於寵壞了的孩子,一定要進行“冷處理”,不要急於糾正而對孩子打罵或是試圖講道理,都沒用。打罵會讓孩子變得叛逆,講道理孩子不會聽,只會認為媽媽很囉嗦很討厭。

只有“冷處理”才是最佳解決途徑。

當孩子意識到哭鬧並不能使自己達到目的,只有遵守規則才可以時,他自然就會收斂脾氣開始聽話。


第二類:小倔強

倔強的孩子其實並不一定是固執、不聽話,很可能他們的內心世界與外在表現是恰恰相反的

這類孩子極可能是因為父母太過強勢導致內心變得自卑和不安,他們急需通過固執已見找回掌控力和自信心,他們通常會用“不”或者是沉默來表現自己的抗拒,這時父母就要反思自己的態度了。

面對倔強的孩子,不管是因為性格要強還是自卑,媽媽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傾聽和補強。

要用技巧性的談話引導孩子說出內心的想法,多用問話去幫助孩子體會和表達自己的內心,很可能在得知孩子真實想法以後發現與自己的判斷是完全相反的。

孩子難教難管,聰明媽媽會這麼做


永遠不要用自己的主觀思維輕易給孩子下定義哦!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了自卑的行為,媽媽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補強去豎立孩子的自信心。

補強指的是: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滿意的結果時,他就會重複這種行為。

在傾聽完孩子的心裡話後,要及時對孩子進行肯定,孩子會從你的態度裡得到讓自己的滿意結果,那麼以後他就會重複向你傾訴的行為,這樣慢慢地,孩子自然也就同媽媽無話不談了,哪裡還會再犯倔不聽話呢?


第三類:冷淡型

有些父母會覺得自己的孩子性格冷淡,雖然很聽話也不會犯倔,但是不論是在家裡還是外面,都不會主動跟人交流,也不會關心他人,

完完全全不懂事。明明你是他的媽媽,可是有什麼頭疼腦熱的,孩子都不會關心地問一句,如果你不叫,孩子絕不會主動想起幫你倒杯熱水,想想心裡也是很受傷了。

孩子會這樣,多半是由於父母個性強硬,在孩子眼裡,爸爸媽媽都是無所畏懼的,孩子當然也就沒有照顧的意識了。

孩子難教難管,聰明媽媽會這麼做


父母要學會對孩子“示弱”,比如對孩子表明身體不舒服或是有事情需要孩子的幫助來解決, 讓孩子意識到:啊!爸爸媽媽也是需要我幫助的!

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懂得什麼叫關愛和責任感,才會長成讓父母驕傲的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