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飛天50年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中國飛天50年


中國航天日 特輯


飛天之路

註定是坎坷的


1996年2月15日

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


在萬眾期待下首次出征

然而火箭起飛不到2秒

卻突然偏離發射方向


(長征三號乙首發,箭體姿態出現異常,圖片來源@Internet Archive)

中國飛天50年


此後短短22秒內

火箭頭部下墜、徑直撞向山坡

最終在沖天的火光中

粉身碎骨、灰飛煙滅


這是中國運載火箭

第9次發射失敗

(長征三號乙首發失利,墜毀於距發射場1.85千米外的山坡,圖片來源@Internet Archive)

中國飛天50年


20餘年後

2020年4月9日

已連續成功發射26次的長征三號乙

又因火箭第三級工作異常而墜落解體

這是中國運載火箭

第22次發射失敗


截至目前

中國航天史上

共計有22次發射失敗

但與此同時

發射成功的次數達到

334次

(請橫屏觀看,長征七號首飛,這是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第222次發射成功;另:上文中僅將航天器到達目標軌道視作成功,攝影師@苟秉宸)

中國飛天50年


是的

失敗是沉痛的

但科學的高峰

卻永遠是咬著牙、含著淚

才能攀上的

(下文引自“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

正確的結果,是從大量錯誤中得出來的。


也正因如此

50年前

我國成功發射的第一顆人造衛星

只有“微小”的0.178噸

50年後

一代代中國運載火箭

載著

北斗、風雲、高分、鵲橋、尖兵

實踐、長空、烽火、海洋、神通

探測、前哨、資源、鑫諾、天鏈

中星、天拓、天繪、珞珈、雲海

載著

神舟、天舟、嫦娥、天宮

一次次擺脫地心引力

奔向星辰大海

(請橫屏觀看,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主要型號型譜,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這是一條怎樣的升級之路?

未來又將如何呢?


01

小型火箭的誕生


1970年1月30日

我國第一顆中遠程彈道導彈

東風四號

試飛成功


它利用燃燒產生的

噴射氣流提供推力

推進劑則是

“燃料+氧化劑”的組合

可以徹底擺脫燃燒對氧氣的依賴

即便在無氧的太空環境

也能自由飛行


它的箭體

由下至上分為兩級

第一級工作結束後便在高空分離

再由第二級重新點火、接力推進


這便是

中國運載火箭的雛形

(第一級箭體分離場景,右側白色軌跡為分離墜落的第一級箭體;此為中國民營火箭雙曲線一號發射,供示意,攝影師@餘明)

中國飛天50年


然而

要實現環繞地球飛行

衛星的飛行高度

一般不能低於180千米

相應的入軌速度也需接近7.9千米/秒

否則將在地球引力和大氣阻力的作用下

墜入大氣層中

(上文中的7.9千米/秒,即為第一宇宙速度,製圖@陳思琦&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遺憾的是

這樣的速度和高度

令東風四號望塵莫及

於是工程師們

在原有箭體上繼續加級

將其升級為三級火箭


箭體頂部的導彈彈頭

則被衛星取代

並由整流罩加以保護

避免遭受高速氣流的沖刷

(火箭整流罩,用爆炸螺栓連接,螺栓起爆即可解鎖分離、拋掉整流罩;下圖為長征七號整流罩,作示意,攝影師@王若維)

中國飛天50年


第一級與第二級之間

金屬桿相連

連接處如同被鏤空

以便二級發動機點火時

噴射的火焰能經此儘快排出

(兩級間的“鏤空”結構即為斜拉金屬桿;下圖為長征四號丙的外形,供示意,剝落的是泡沫保溫層,攝影師@韓超)

中國飛天50年


經過一系列優化

東風四號導彈搖身一變

中國的第一枚運載火箭

長征一號(CZ-1)

就此誕生

(長征一號火箭結構示意,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它直徑2.25米、高約30米

能將不超過


0.3噸


的載荷

送至高度約440千米的近地軌道

例如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

東方紅1號


自此

中國成為繼蘇、美、法、日之後

第五個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

中國航天的近地衛星時代

也就此開啟

(東方紅1號,攝影師@Brücke-Osteuropa)

中國飛天50年


然而

0.3噸的載荷

遠遠滿足不了一般衛星的需求

運載火箭勢必再次升級


推進劑上

人們改用全新的

“燃料+氧化劑”組合

“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

它們均為常溫液體

不僅具有更高的推進效率

且一旦相遇便可立即燃燒

點火簡單、維護方便

(此處的推進效率是指“比推力”,即單位時間內消耗單位推進劑產生的推力,也稱“比衝”,下文同;四氧化二氮分解可產生棕紅色的二氧化氮,因此火箭起飛時可見棕紅色的濃煙,攝影師@阿毛)

中國飛天50年


結構上

火箭直徑加大至

我國鐵路運輸的極限尺寸

3.35米

由於直徑更大、推進劑更強

即便重回兩級火箭

也能達到入軌速度

(載著火箭部件前往西昌發射中心的火車,攝影師@Donald)

中國飛天50年


升級後的新一代火箭

其一

得名風暴一號(FB-1)

它令我國首次能夠

發射超過1噸的衛星

也首次實現“一箭三星”

(停放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風暴一號模型,攝影師@苟秉宸)

中國飛天50年


其二

便是長征二號(CZ-2)

其近地軌道載荷約


1.8噸


成功發射了

我國第一顆返回式衛星

可謂走出了載人航天的第一步

(注意:此處的“近地軌道”是指高度約200-400千米的軌道,後文如無特別說明均採用此範圍;下圖為我國發射並回收的第一顆返回式衛星尖兵一號,圖片來源@VCG)

中國飛天50年


然而此時

中國運載火箭的近地軌道載荷

仍未突破2噸

屬於小型火箭範疇

更大的衛星、更遠的星空

載人航天的期盼、空間站的夢想

都將交給下一代火箭

成為它們光榮的使命


02

中型火箭的使命


中型火箭的近地軌道載荷

在2-20噸之間


在長征二號基礎上改進的

長征二號丙(CZ-2C)

長征二號丁(CZ-2D)

比原火箭高出近10米

能攜帶更多燃料

加之材料和發動機的優化

其近地軌道載荷可增至約


4噸


一舉步入中型火箭行列

成為發射返回式衛星的主力軍之一

(長征二號丁也沿用了部分長征四號的技術,下圖為長征二號丁發射升空,攝影師@曾誠宇)

中國飛天50年


然而

這類衛星常工作在

高度約幾百千米的近地軌道

相較之下

氣象衛星軌道高度約1000千米

導航衛星可達到約20000千米

還有一類軌道則更為遙遠

其高度約36000千米

且軌道平面與赤道平面重合


運行在這裡的衛星

能與地面始終保持相對靜止

這便是獨一無二的地球靜止軌道

在理想狀態下

這裡只需部署三顆衛星

便可基本覆蓋全球通信

(不同高度的航天器軌道示意,製圖@陳思琦&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但要抵達地球靜止軌道

卻並非易事

衛星須用“多級跳”的方式

先以約10千米/秒的速度

進入一個過渡軌道

再通過精確的變軌

在目標軌道的指定位置上入軌定位


這意味著

我們還需要

飛得更遠、更高、更精準的火箭

(上文中的過渡軌道即為“地球同步轉移軌道”,下圖是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過程示意,製圖@陳思琦&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為此

工程師們首先嚐試的

依舊是


縱向加級


但此時人們卻面臨著

兩種艱難的選擇


其一

是以長征二號丙為基礎

在第三級使用全新的低溫推進劑

“液氫+液氧”

替換傳統的常溫推進劑


新推進劑的推進效率再次增強

但發動機技術難度更高

液氫溫度低於-253℃又易燃易爆

因此從發動機技術

到燃料的貯存、運輸、加註

一切都要從零開始

(長征三號系列火箭在總裝廠房調試,可見被拆開的燃料箱,攝影師@宿東)

中國飛天50年


其二

則是在風暴一號的基礎上

第三級依舊使用技術成熟的

傳統常溫推進劑

風險更低、把握更大


一面是高技術

一面是低風險

這個選擇並不好做

人們各執己見、爭論不休

直到中國通信衛星總工程師

任新民站出來說

(引自任新民,參考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天穹神箭》)

中國要想在本世紀末成為航天大國,甩掉落後的帽子,眼睛必須瞄準當代火箭發動機的高峰……航天事業本身就是個大風險,如果怕失敗、怕風險,還搞什麼航天!


此一言擲地有聲

而自此約10年後

成功扛起我國

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發射大旗的

便是採取第一套方案

第三級使用“液氫+液氧”推進劑的

長征三號(CZ-3)

(長征二號丙和長征三號的結構對比,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其第三級的推進劑貯箱

防凍、防滲、防潮、絕熱

發動機則能進行二次點火

令衛星再次加速

進入過渡軌道


而進一步改進誕生的

長征三號甲(CZ-3A)

更首次將我國衛星

送入前往月球的必經之路

地月轉移軌道

從此在中國航天史上

開啟了嫦娥時代

(長征三號甲發射“嫦娥一號”探月衛星,拍攝於2007年10月24日,攝影師@雨水)

中國飛天50年


與此同時

仍使用傳統常溫推進劑的

另一套加級方案

也在同步進行

這便是

長征四號

系列

(CZ-4A、CZ-4B、CZ-4C)

它們是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的主力軍

(長征四號乙,攝影師@史悅)

中國飛天50年


這又是一類特殊的軌道

其軌道平面可繞地軸旋轉

且旋轉週期與地球公轉週期一致

因此每當衛星經過同一地點上空時

總能保持相同的日照條件

極其適合氣象、地面觀測


但這種軌道的傾角

往往超過90°

需要火箭提供大量推力

用於改變飛行方向

(太陽同步軌道示意,以風雲一號衛星軌道為例,製圖@陳思琦&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因此當1988年9月7日

長征四號甲載著第一顆

風雲一號氣象衛星

成功進入高約900公里、傾角99°的

太陽同步軌道時

便受到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

我國依靠國外氣象衛星數據的時代

也正式宣告終結

(長征四號乙發射部署在太陽同步軌道的中巴地球資源衛星,攝影師@阿毛)

中國飛天50年


至此

我國中型運載火箭的

近地軌道載荷

已達到約


6噸


然而

若要在未來實現載人航天

載荷需求至少將有近8噸

但此時單芯級火箭的起飛推力

幾乎是加無可加

這該如何是好呢?


(僅有一根芯級的便是單芯級火箭,如同“一柱擎天”,下圖為準備發射的長征三號甲,圖片來源@VCG)

中國飛天50年


答案便是


橫向捆綁


例如

以長征二號丙為基礎

縱向上適當加長

以增加推進劑儲量

橫向上

則“捆綁”4個較小的火箭

每個高15.3米、直徑2.25米

是為“助推器”


起飛時

4箇中間芯級發動機

4個助推器發動機

共8個發動機共同點火

場面蔚為壯觀


(捆綁4個助推器的火箭發動機;下圖為長征三號乙,供示意,攝影師@史悅)

中國飛天50年


這便是

最早登場的捆綁式火箭

長征二號捆(CZ-2E)

其起飛推力可達到長征二號丙的2倍

近地軌道載荷達到約


9.5噸


而它從開始研製到首次發射

僅僅只用了18個月


(長征二號丙和長征二號捆的結構對比,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不過

真正實現了

中國載人航天夢想的

則是大名鼎鼎的

長征二號F(CZ-2F)

(長征二號F轉運至發射塔,採用垂直總裝、垂直測試、垂直運輸,攝影師@孫海英)

中國飛天50年


它的形態十分獨特

相比長征二號捆

在整流罩頂部

增加了一頂尖尖的“帽子”

人稱“逃逸塔”

(長征二號F逃逸系統結構示意,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這是一個安全保障裝置

從起飛前15分鐘

至起飛後的120秒內

一旦火箭出現意外

逃逸發動機便可立即點火

帶著飛船的軌道艙與返回艙

迅速與箭體分離

幫助宇航員脫離危險

堪稱是一座“生命之塔”

(長征二號F逃逸塔,此發火箭將搭載神舟七號載人飛船,圖片來源@VCG)

中國飛天50年


包括逃逸塔在內的救生系統

加上主控制系統的備份

以及故障自動檢測系統

三管齊下

令長征二號F的設計可靠性

從長征二號捆的0.91

增長至0.97

(最高為1)


而它也不負眾望

在2003年10月15日

將中國第一位航天員楊利偉

安全送入太空

令我國成為全球第三個

成功發射載人飛船的國家

(神舟五號返回艙成功返回,圖片來源@央視網)

中國飛天50年


在服役的21年裡

長征二號F可謂戰功赫赫

從神舟1號-11號

到天宮1號-2號

共計發射

5次無人飛船、6次載人飛船

以及2次空間實驗室

至今仍保持著100%的發射成功率

是名副其實的

"神箭”

(長征二號F“換帽子”,天宮一號船箭組合體對接,箭體上可見“神箭”局部字樣,攝影師@宿東)

中國飛天50年


長征二號系列

均為兩級火箭

而如若在長征三號甲的基礎上

加長、捆綁

便可形成三級捆綁火箭

長征三號乙(CZ-3B)

長征三號丙(CZ-3C)

(長征三號甲和長征三號乙、長征三號丙的結構對比,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尤其是長征三號乙

作為捆綁4個助推器的三級火箭

在近20年間

都是中國運載火箭的“頂配”

其近地軌道載荷首次突破10噸大關

達到約


11.5噸


幾乎是以一箭之力

成為我國中高軌道發射的絕對主力

(2019年9月23日,長征三號乙搭載第47、48顆北斗衛星,前往高度約20000千米的軌道,攝影師@史悅)

中國飛天50年


更成功發射嫦娥三號、嫦娥四號

築就了中國的登月天梯

(長征三號乙成功發射“嫦娥四號”月球探測器,將代表全人類首次登陸月球背面,攝影師@蔣濤)

中國飛天50年


然而

正所謂

(引自《神箭凌霄:長征系列火箭的發展歷程》)

當中國的運載火箭從連續成功的驚喜中醒來時,

它面對的將是4個強大的對手。


到了21世紀初

美國、歐洲、俄羅斯的

商用大型火箭紛紛亮相

有的運載能力可達到

長征三號乙的2倍之多

且更加安全清潔、部署迅速、成本低廉

相較之下

當時的中國運載火箭

幾乎方方面面都相形見絀

(長征三號乙和同時期國外大型火箭的對比,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一次


全方位升級


迫在眉睫


推進劑上

使用了近40年的

“偏二甲肼+四氧化二氮”

將被逐步捨棄

轉而採用“煤油+液氧“的組合

其燃燒後產生二氧化碳和水

不僅全程無毒無汙染

且成本大幅降低


發動機

也隨著推進劑的改變而升級

推進效率可再提高約15%


助推器

則高達驚人的近27米

是此前所有型號助推器的近2倍

這便是

長征七號(CZ-7)

(上文中的“推進效率”是指海平面比推力;下圖為長征三號乙和長征七號的結構對比,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它的近地軌道載荷約


14噸


足以發射重約13噸的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

將在中國的“空間站時代”中

扮演至關重要的角色


未來

它還將逐步接替

長征二號、三號、四號系列的使命

承擔我國約80%的發射任務

成為支撐中國航天夢想的

中流砥柱

(長征七號轉運途中,下方的人和車看起來十分渺小;長征七號的設計可靠性達0.98,比長征二號F還要高,攝影師@宿東)

中國飛天50年


至此

我國的中型運載火箭

已全部登場

若要發射超過20噸的近地軌道載荷

就必須指望下一代選手了


03

大型火箭的博弈


2014年10月

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建成


其緯度更低、更接近赤道

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轉速度

提高火箭的運載效率

且在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時

還可減少火箭變軌和飛行距離

與酒泉發射場相比

衛星入軌定點的質量

可提高16.3%-18.5%

(上文數據源自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天穹神箭》;下圖為中國衛星發射中心分佈圖,製圖@陳思琦&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另一方面

它是中國首個沿海發射基地

東南方向1000千米內幾乎都是海洋

保證了殘骸墜落的安全性

(海南文昌發射塔架,攝影師@陳肖)

中國飛天50年


但更重要的是

自此以後

火箭部件可通過海運運輸

徹底擺脫3.35米直徑的

鐵路運輸限制

(遠望二十一號火箭運輸船正在裝載長征五號部件,攝影師@宿東)

中國飛天50年


至此萬事俱備

中國第一枚大型運載火箭

長征五號(CZ-5)

橫空出世


作為兩級火箭

它卻高達近57米

相當於一座近20層的高樓

幾乎與現有的三級火箭不相上下

且中間芯級直徑由3.35米增加至5米

4個助推器直徑由2.25米增至3.35米

是名副其實的“龐然大物”

人送外號“胖五”

(長征七號和長征五號的結構對比,製圖@陳隨/星球研究所)

中國飛天50年

此外

相較於長征七號

其中間芯級完全改用

“液氫+液氧”的低溫推進劑

並配置全新的發動機

助推器的發動機數量

也翻倍至8個之多

起飛時

共計10個發動機將同時點火噴射

起飛推力增加約50%

近地軌道載荷可達到約


25噸


(長征五號發射升空,因為中間芯級的兩級均採用低溫氫氧推進劑,亦被稱為“冰箭”,其尾焰呈藍色,攝影師@陳肖)

中國飛天50年


這是中國迄今為止

起飛質量最大、芯級直徑最粗

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僅次於

美國獵鷹重型運載火箭

德爾塔-4重型運載火箭

在世界現役火箭陣營中位列第三

(身形巨大的長征五號,攝影師@陳肖)

中國飛天50年


2016年11月3日

第一枚長征五號

在萬眾矚目下首飛成功

並首次利用運載火箭

將衛星直接送入地球靜止軌道

而在未來的30年

甚至更長的歲月裡

它還將見證

月球探測、火星探測

太陽軌道太空望遠鏡等深空探測任務中

更多歷史性的時刻


(2016年11月3日20時43分13.998秒,長征五號首次發射,攝影師@CNAurora)

中國飛天50年


但超級火箭的夢想

並未在此終結


縱觀世界航天

有史以來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

是美國的土星5號

它的近地軌道載荷高達140噸

從1967年起

便為阿波羅計劃保駕護航

其記錄至今無人超越

(1967年11月9日,土星5號首次發射,搭載著阿波羅4號,現已退役,圖片來源@NASA)

中國飛天50年


而經過數十年馬不停蹄地追趕

預計在2028-2030年

中國的重型火箭

終於將應運而生


長征九號

它的總長將超過百米

芯級直徑則接近10米

是“胖五”的2倍

近地軌道載荷更將突破


100噸


即便只在腦海中想象

也足以震撼人心


屆時

它將扛起

中國載人登月

火星取樣返回

甚至太陽系的外行星探測等

更加艱鉅的任務


04

漫漫征途


50年來

中國運載火箭隊伍日益壯大

大火箭規模蒸蒸日上

小火箭同樣百花齊放


長征六號(CZ-6)

可利用簡易發射架快速發射

曾創造“一箭20星”的發射記錄

(長征六號使用簡易發射架發射成功,攝影師@李崗)

中國飛天50年


長征十一號(CZ-11)

長度減小至約20米

直徑減小至2米

可直接在海上平臺進行發射

(長征十一號海上發射,圖片來源@VCG)

中國飛天50年


快舟一號

則更為袖珍

其直徑僅有1.4米

兩次發射間隔最小僅6小時

可快速響應、靈活部署

(徑直升空的快舟1號,圖片來源@VCG)


中國飛天50年


此外

眾多民營火箭日趨成熟

可重複使用的火箭也在研製當中

(中國民營火箭雙曲線一號起豎過程,攝影師@陳肖)


中國飛天50年


總而言之

以“長征”系列為代表

中國運載火箭的能力將日益全面

以覆蓋不同類型的軌道

去往月球、奔向火星

直至更遠的星際


儘管在每一次任務中

它們只是作為故事的開頭

從不曾參與故事的結局

一旦成功分離後

它們便功成身退


或消逝在大氣之中

(長征七號的助推器在結束工作後分離墜落,攝影師@陳肖)

中國飛天50年


或墜落於荒野大海

(長征二號丁墜落在荒野中的箭體,攝影師@在遠方的阿倫)

中國飛天50年


只留下衛星和飛船

繼續奔向遙遠的星際


正所謂


(引自李白《俠客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但這就是它們的使命

就如同科學的高峰

也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

才能夠翻越的


待到

北斗列陣、神舟飛馳

嫦娥奔月、火星著陸

天舟往返、天宮建成

……

便是這條飛天之路

最為榮耀的時刻

(長征七號升空,映照在天空海面的火光耀眼奪目,攝影師@陳肖)

中國飛天50年


創作團隊

撰文:楨公子、艾藍星

圖片:任炳旭

設計:陳隨

地圖:陳思琦

審校:張照、雲舞空城


專家審核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張博戎 博士


【致謝】本文創作中得到了攝影師阿毛的大力支持,特此感謝。


【參考文獻】

[1]陳閩慷, 茹家欣. 神箭凌霄:長征系列火箭的發展歷程[M].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2007.

[2]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天穹神箭: 長征火箭開闢通天之路[M]. 中國宇航出版社, 2008.

[3]李成智. 中國航天技術發展史稿[M].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6.

[4]《世界航天運載器大全》編委會. 世界航天運載器大全[M]. 中國宇航出版社, 1996.

[5]冉隆燧. 航天工程設計實踐[M]. 中國宇航出版社, 2013.

[6]劉家騑, 李曉敏, 郭桂萍. 航天技術概論[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014.


...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國家地理控,專注於探索極致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