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7歼8的锥体是干嘛用的?非常高明的设计,但是没法安大雷达

我国在战斗机发展史上诞生了很多比较出名的飞机,其中最具革命性的绝对是已经退役的强5攻击机。很多人都不理解,强5上并没有应用特别复杂而先进的技术,那么为什么有很多飞机都要排在强五的后面呢?其实这里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强5是中国第一架尖头的飞机,在这之前我国的战斗机都是采用机头进气。这里很多读者就比较奇怪,为什么美国机头进气的飞机特别少,而中国特别喜欢机头进气,而且经常有一个圆锥状的物体。这个圆柱状的物体往往限制了飞机安装雷达的能力,它的作用到底是哪些呢?

歼7歼8的锥体是干嘛用的?非常高明的设计,但是没法安大雷达


机头这个圆锥物叫做进气调节锥,其实如果战斗机不考虑其他问题使用机头进气是一种非常不错的方式,机头进气可以减少飞机的迎风面积,减小阻力。而且可以减少飞机的结构重量,但是因为现在战斗机越来越重视隐身能力,而且需要安装更多更大的电子设备,所以机头进气在很早就被西方国家所淘汰。即便是苏联俄罗斯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广泛采用两侧或者其他方式进气道,只有中国一直受制于种种技术,在歼8的时代还在使用这种机头进气。

歼7歼8的锥体是干嘛用的?非常高明的设计,但是没法安大雷达

飞机的发动机在高速飞行的时候需要吸入亚音速的空气,如果空气速度过快的话,会造成发动机涡轮叶片失速,进而造成喘振或者其他严重的危险。所谓的进气道设计,就是想方设法将飞机的进气道气流降低至音速,而且尽可能的降低雷达反射面积和结构重量。机头进气就是一种比较优秀的设计,在亚音速范围内飞行的时候,进气调节锥是向后运动的,这样做可以增加进气的效率,而高速飞行的时候进气调节锥一般向前运动,这样可以产生击波,让进入发动机的气流速度显著下降,从而让发动机持续高效的工作。

歼7歼8的锥体是干嘛用的?非常高明的设计,但是没法安大雷达

我国的强五是一种超音速攻击机,但实际上它的最高速度仅仅稍微超过音速,大部分飞行速度都低于音速,所以他的进气口设计其实并没有那么严格,但是依旧可以产生激波来降低进气的速度。而歼10和苏27这种最大速度会超过两马赫的飞机,其进气道的部分结构能让气流直接降低到音速以下,甚至还有一些其他设备将多余的空气排出进气道。

歼7歼8的锥体是干嘛用的?非常高明的设计,但是没法安大雷达

这个进气调节锥其实是可以安装一些雷达和电子设备的,比如我国的歼8,可以安装一些口径比较小的雷达。但是即便如此,依旧没法和歼十甚至苏27制样机头直径巨大的飞机相比。所以在进入70年代之后,我国的几乎所有战斗机都抛弃了这种机头进气的方式,转而采用两侧进气,而且还在本世纪初期大规模应用了DSI进气道,不但降低了结构重量,还增加了隐身能力和进气的效率,是目前全世界最好的进气道,而且没有之一。

歼7歼8的锥体是干嘛用的?非常高明的设计,但是没法安大雷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