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4月3日,国家发改委引发了《2020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重点任务》的通知。

其中第九、十条重点提到:要“推进中心城市轨道交通向周边城镇合理延伸”,以及“完善部分中心城市市辖区规模结构和管辖范围,解决发展空间严重不足问题”。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虽然不是具体明确的政策指令,但这份文件还是不由得让人将其与当下热议的深圳扩容联想起来。

今年是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元年。

扩容对于深圳下一个40年的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在明确的指令下达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

如果未能像民间期许的那样如愿,那么深圳又该怎样扩大下一个40年的发展局面?

大湾区的成立标志着深圳与周边城市合作,推动大都市圈建设再上新台阶。中央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深圳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构建更加均衡更有辐射力的大都市圈。落实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深圳正实施“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战略,全面实现特区一体化,携手周边共建世界级大都市圈。

构建大城市圈,深圳将怎样布局?在区域协调发展与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背景下,深圳将带动配置大湾区各城市资源,如:承接外溢人口与产业临深片区发展按下“加速键”,推动跨城合作超大城市辐射,全方位融合从经济元素先行到公共服务并进,淡化区域户籍观念。


深圳严重缺地,发展后继乏力

一直以来,深圳饱受缺地困扰。

这座城市的总面积只有2000平方千米,随着深圳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口数量迅猛增长。 根据广东省统计局数据,2010年,深圳市的常住人口约为1005万,而到了2019 年,深圳常住人口已经达到约1343万人!实际人口更是高达2200万人。深圳有一半的土地都是纳入生态保护区的山地丘陵,不可以用于开发建设。如此一来,深圳城区的实际人口密度高达22000人/平方公里。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众所周知,深圳的陆地面积极其狭小,约1997平方公里。其中不可建设用地包含:基本生态控制线内面积974.02平方公里,线外基本农田7.38平方公里,线外河流、湖泊及滩涂等36.31平方公里,剩余可建设用地总量仅为935.13平方公里,再除去合法外用地,与国内外较为发达的城市对比,深圳人均可建设用地仅仅为66平方公里,远远低于北京、上海、东京,仅略高于香港。剩下的可开发用地已经开发殆尽!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按照深圳原先的2020年预期目标,户籍人口新增50万人。预计常住人口将新增65万。未来五年常住人口有342万的增长空间,平均每年增长68万人左右;户籍人口有195万上涨空间,平均每年增长39万人。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目前深圳的建成区面积已经达到了900多平方公里,剩下可供开发的土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另外可以填海的地方几乎都已经填了,所以未来几乎没有多少土地可以拿出来开发,只能寄希望于三旧改造来解决土地供应问题。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相比之下,同为一线城市的北上广的人地矛盾就没那么紧张

,如果我们打开卫星地图,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广州的郊外,还有大片浅绿色的未开发土地。

北京的土地面积164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50万人,实际人口大概在3000万人左右。在扣除掉山地之后,北京可供开发建设的平原面积约为6300平方公里,而目前北京的建成区只有1500平方公里左右,还剩下四分之三的土地可供开发。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上海的土地面积63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00万人,实际人口也是3000万人左右。由于上海几乎全是适宜开发和建设的平原,所以上海虽小却不缺地,在扣除掉目前1400多平方公里的建成区之后,上海也还剩下四分之三的土地可供开发。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广州的土地面积74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500万人,实际人口在2500万人左右。广州的山地虽然较多,但是市区周围及南部可供开发的平原加起来也有2000多平方公里,扣除掉目前1300平方公里的建成区之后,还剩下一半左右的土地可供开发。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严重缺地的不仅表现在深圳畸形的高房价上面,而且还严重制约了深圳后续的发展潜力。

最简单来说,如果有企业想在深圳投资需要大片土地,而深圳已经拿不出成片的土地来供应,那么这个项目最终将会被其他城市抢走。例如之前深圳无法满足华为的用地需求,结果华为就将许多职能部门搬迁到东莞的松山湖。

探索飞地模式,扶贫换取飞地

深圳缺地的问题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虽然民间一直呼吁把东莞、惠州并入深圳,但是由于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冲突,这些建议迟迟无法落实。

2018年12月16日,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正式揭牌,标志深汕特别合作区迈入由深圳市直接管理的全新阶段,成为深圳的第十一区。然而,深汕特别合作区并没有挨着深圳,是一块飞地,中间隔着惠阳、大亚湾、惠东县等约60公里的距离。这个总面积468.3平方公里的合作区,建成区面积仅23.86平方公里(截止到2018年数据)。深汕特别合作区这种飞地模式,会加大两地城市融合的难度, 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深圳的土地紧缺局面 。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如此一来各方面就各得其所。汕尾方面的减轻了几个贫困镇的负担,还能享受到深汕合作区发展外溢所带来的红利;深圳方面获得了稀缺的土地,解决了产业发展的燃眉之急;对于广东省方面也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当然了,对于深圳来说这种飞地模式的合作区并不是扩容的最佳选择,一来合作区与深圳并不接壤,并且距离有点远,未来的一体化比较困难;二来合作区属于落后山区,基础设施落后,要开发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成本上有点高;三来合作区现在虽然交给深圳管辖,但是在行政区划上却没有完全划归深圳,30年合作期限到期之后,深圳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这个深汕特别合作区原本是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辖下的鹅埠、小漠、鲘门、赤石四个山区镇,总面积虽然有460多平方公里,但是总人口却只有7万多人,GDP总量也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在汕尾市里面属于可有可无的鸡肋。

对于不缺地的汕尾市来说,鹅埠、小漠、鲘门、赤石等四个镇不仅没有钱可以去开发建设,而且也没必要去开发建设。但是把这块地交给深圳之后,深圳就会拿出大笔资金进行开发,然后引导一些深圳市内的企业到此投资设厂。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扩容有必要,谁会成为深圳第12个区?

不过对于目前缺地严重的深圳来说,通过合作区获得一些土地总算可以解决燃眉之急的,至于开发建设成本高、未来正式归属等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砸钱来解决的。比如说距离太远了可以修高铁,怕将来被汕尾收回可以给当地人深圳户口。

从广东省的角度来说,深圳是国家计划单列市,按照规定除了向中央上缴国税之外,剩下的地方财政收入不需要跟省分成,全部留给自己使用。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把东莞、惠州划给深圳之后,这些地方也不用向广东省缴税,每年会令广东省损失一大笔收入。

从东莞和惠州的角度来说,自己本身的经济已经挺发达的了,小日子可以过得很滋润,可以说是有权也有钱。如果划给了深圳,那么本地的政府将会由地级变成了区级,在许多方面的自主权就没有了,所以东莞和惠州对于并入深圳也不是很积极。

这种情况下,除非国家层面来推动,不然深圳要扩容的愿望几乎无法实现。不过在经历了多年的探索之后,深圳目前已经取得了一种权宜的办法来解决土地紧缺问题,那就是以扶贫换飞地的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

土地匮乏,已经成为深圳建设示范区的最大制约。从这个角度来讲,确实有向周边扩容的迫切需求。

那么,向谁要地?

业内普遍给出的猜想,是两种:一是向北扩容至东莞,尤其是临深的凤岗、塘厦两镇;二是向东,将惠州临深片区惠阳、大亚湾揽入怀抱。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对于这两种猜想,在概帮主看来,深圳向东莞要地可能性极小,因为东莞本身土地也很稀缺。而且,东莞作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的智能制造核心,这几年无论经济发展还是产业转型程度,并不比深圳差多少,故而不会轻易让地给深圳扩容。

所以,我们应当明白,扩容不是一厢情愿,是否能真正达成,不仅考验高层决策、解决行政阻碍的意志,更取决兄弟城市的充分理解和支持。

要知道,行政区域划分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涉及到地方政府的重组、人口户籍的更迭,经济、产业发展的统一协调等等诸多问题。

主动推进深莞惠一体化,是深圳扩大发展局面的最主要后手。

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大盘之中,最为发达,也最具发展潜力的一个矩阵。2017年粤港澳大湾区的成立,初衷之一便是要推进湾区城市集群的建设,弱化城市与城市的界限,达到经济一体化、发展一体化。

大湾区九市坐镇珠江口两岸,内部对城市一体化的探索从未停止。耳熟能详的就是广佛肇一体化(广佛肇经济圈)、珠中江一体化(珠中江经济圈)、深莞惠一体化(深莞惠经济圈)。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而这其中,深莞惠一体化更具现实意义。其核心内涵包括深莞惠城市生活同城化和深莞惠城市生活同城化两方面

东莞和惠州都有一个特别的行政区,叫“临深片区”。

深圳年均约50万的人口净流入,对土地带来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大批刚需置业者的购房需求需要解决,几百万人的生活与工作也需要解决。

在这种情况下,临深片区无疑成为一个巨大的“蓄水池”。它可以承接深圳庞大的居住外溢需求,缓解城市人地紧张矛盾。

近年来,临深片区持续火热,房价也水涨船高,很多在深圳买不起房的刚需置业者,都选择把家安在东莞临深片区,以及惠州大亚湾、惠阳等地。

目前,深圳正在不遗余力的推动深莞惠一体化发展。

首先,在政策方面,已经印发的《关于深圳市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中指出,要“

做好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强化空间规划衔接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深莞惠协同一体化发展。

同时,“加强与珠江西岸城市互动合作,加快深中通道、深茂铁路深圳至江门段等跨珠江通道建设,强化与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联动协作,打造产业拓展走廊。

政策先导性对于深莞惠一体化发展,促进意义重大。

其次,积极推进深莞惠交通版图互联互通。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惠州心动不已,深惠合作区呼之欲出

与东莞对跟深圳合作不太上心不同,汕尾和惠州这两个穷哥们可就上心得多了。毕竟这两座城市的GDP一直处于广东省倒数前两名,都盼望着“大土豪”深圳能够来帮扶一把,即使是出让些土地也不介意。

比起汕尾来说,惠州对“深惠特别合作区”的意愿更加强烈,愿意拿出来合作的土地也更大、更好。

比起深汕合作区那几个原属于汕尾“鸡肋”的山区镇,未来的深惠合作区的土地更大、更好。尤其是位于深圳市东边的惠阳区、大亚湾区,不仅各方面条件优越,而且将来还有高铁经过这里并设立站点,只需20多分钟就可直达深圳市区。

考虑到深圳寻求土地是为了解决本市的产业用地问题,所以预计最有可能成为深惠特别合作区的区域是惠阳区和大亚湾区。


40周年大礼包!深圳扩容吗?大湾区城市圈引领周边共舞

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先例来看,届时深惠特别合作区应该也会交给深圳管辖,成为深圳辖下的第12个区,采用深圳区号、邮编,甚至全体居民都有可能转为深圳户籍,这对于当地居民来说无疑是一大重磅利好,那边的地价和房价都有望大幅升值。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欢迎评论留言。多谢点赞。敬请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信息和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