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非洲豬瘟恢復生豬生產九項關鍵(二)

二、精準清除

  精準清除是指採集合適樣品,在實驗室檢測結果基礎上,結合流行病學調查和風險分析,準確判定感染個體和群體,科學劃定疫點範圍,迅速清除發病豬與感染豬,消滅傳染源等的各種活動總稱。

  疫點清除

  整欄清除:對於保育、育肥群體,在ASF傳入早期,病豬數量極少,聚集在同一欄內,可實施整欄清除。

  整棟清除:同時滿足下述3個條件的,可實施整棟清除:陽性病例呈多點散發狀態且只侷限於某一棟豬舍,其他豬舍或生產線未檢出ASFV感染陽性豬;棟舍之間有可靠的物理隔離屏障(如實體圍牆);嚴格限制場內員工交叉串舍。清除過程中,人員不可與相鄰豬舍接觸。

  單元清除:如果在不同飼養單元檢出ASFV核酸陽性,且不同單元有實體牆或其他密閉設施相互分隔,豬群之間不可能通過飲水或排汙設施發生交叉感染,人員不交叉,可實施單元清除。

  全場清除:如果不同棟舍均有檢測陽性感染豬或確診的病豬,且呈點狀彌散狀態,而且是共用水槽、食槽,即使不同棟舍之間有嚴格的物理隔離設施或其他屏障,建議實施全場清除。

  清除策略

  病死豬:需要放入密閉袋,用密閉工具運出豬舍,實施無害化處理。

  無法運動的病豬:採用電擊方式處死後,裝入密閉袋,實施無害化處理。

  正常運動的感染豬:體重過大豬,可驅趕到無害化處理點再用電擊處死,但趕豬通道的地面要鋪上塑料或彩條布等;對體重較小的豬(保育豬和哺乳仔豬),可直接在豬舍內電擊處死後再裝入密閉袋中,運到無害化處理點。

  不建議採用非人道的方式處死感染豬。及時對淘汰豬轉移過程中所經過的路面進行徹底消毒。為減少交叉感染,原則上,在撲殺清除豬的工作中,不使用不同棟舍的生產人員,可使用後勤和辦公人員。撲殺和無害化處理結束後,參與撲殺行動的人員需進行淋浴,至少7天內不可與其他健康豬群進行直接或間接接觸;個人衣服和鞋子必須浸泡消毒,烘乾後方可繼續使用。

  清除過程中的消毒

  地面消毒:採用NaOH和戊二醛噴灑地面和圈舍圍欄。消毒水的溫度要達到20℃以上。消毒液作用時間至少30分鐘。地面也可使用火焰消毒。

  用具消毒:最好使用一次性防護服,處置後進行焚燒。個人衣服需要浸泡消毒。電擊用具需要燻蒸消毒或60℃烘乾30分鐘以上。

  清除後環境監測

  清除病豬或感染豬後,每間隔7天,採用全覆蓋採樣進行qPCR檢測,直至21天(即規定的封鎖期限)監測均為陰性且豬群無異常,精準清除獲得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