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有霍去病,唐有李靖,明有徐達,清朝呢?

說起中國古代的名將,可以說每朝每代都有著聲名遠揚的名將。諸如漢之衛青、霍去病,唐之李靖,宋之岳飛,明之徐達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名將。

而清朝身為最後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也是有著不少名將。諸如多爾袞、多鐸、豪格、年羹堯、嶽鍾琪、福康安、阿桂、左宗棠、馮子材等等,都可以稱之為名將。

但是相對來說清朝總是給人一種無名將的感覺,相對來說名將影響力也是差點,這是怎麼回事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漢有霍去病,唐有李靖,明有徐達,清朝呢?

一般來說,名將也是分影響力大小的,那些赫赫有名的名將,往往出現於三個時間段。一是王朝開國時期,這時期是最容易出現名將的,並且是名將比比皆是的時代。諸如明朝開國時期湧現的徐達、常遇春、李文忠、沐英等名將。

二是王朝突飛猛進的開拓時期。諸如西漢的漢武帝時期,雖然漢武帝是西漢第七位皇帝,但他在位時期,北擊匈奴,南平百越,西收西域,東置樂浪郡、玄菟郡、真番郡、臨屯郡等等,使漢王朝疆域擴至巔峰,因此自然是出現了諸如衛青、霍去病等名將。

三是王朝末期,因為連年戰爭,自然湧現出不少名將。諸如元末名將擴廓帖木兒(王保保),還有明末名將孫傳庭、盧象升等等。

漢有霍去病,唐有李靖,明有徐達,清朝呢?

參考以上三點,名將的出現往往是需要時勢造英雄的。而很明顯清朝在這三點上,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名將的影響力都是較之其他朝代差一些的,接下來我們分三步來分析一番。

一、家族式開國,使人們只是記住開國諸王而非單純歸於名將

首先就開國時期來說,諸如多爾袞、多鐸、豪格等都可以說是名將。多爾袞是大清入關第一功臣,就以山海關一片石之戰來說,是聯合吳三桂,出其不意擊敗當時如日中天的李自成,奠定了清朝的順利入關。多鐸是率領大軍,直接南下攻破了南明最強大的弘光政權。豪格則是攻破了張獻忠的大西政權。

清太祖努爾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極也皆是文武雙全式的皇帝,諸如努爾哈赤在薩爾滸戰役之中,就以少勝多的擊敗明朝軍隊,使後金政權徹底站穩腳跟。皇太極在位時期,南征北戰,降服蒙古諸部和朝鮮,更是多次率領大軍繞道入關,一度打到北京。在武功方面,這兩位開國初期的皇帝,也是不遜於名將水平的。

但縱觀清朝開國史,會發現一個有趣的情況,那便是清朝的開國,不同於其他朝代,可以說是家族開國史,都是清太祖努爾哈赤還有他的十幾個兒子及其孫子輩南征北戰的打天下,所以提起諸如多爾袞、多鐸等名將,人們肯定是下意識將其歸之於藩王一類,而非名將一類。

所以正因為清朝屬於是家族開國,因此很多戰功赫赫的藩王,人們總是隻會記得他是藩王而非名將,無形之中就等於削弱了這些藩王的名將存在感和影響力。

漢有霍去病,唐有李靖,明有徐達,清朝呢?

二、王朝突飛猛進的時期延續一百多年,時間過長

再來說說王朝突飛猛進時期,清朝從關外的割據政權過渡成為大一統政權,再成為1300多萬平方公里的超級帝國,並非是順治時期的入關就可以涵蓋的。

順治時期只是清朝成為大一統政權的關鍵時期,等於是開國時期,並非意味著突飛猛進的時期結束。

順治時期以後,清朝的擴張其實並沒有停止,諸如西北方向準噶爾汗國,與清朝的延綿戰爭,就從康熙時期一直持續到乾隆時期,而戰爭的過程也就是開疆拓土的過程,這種持續並且規模不小的開疆拓土過程,一直到了乾隆帝在位的後期,隨著清朝疆域達到巔峰而結束。

在此期間自然是湧現出諸如年羹堯、嶽鍾琪、福康安、阿桂等名將。

但這裡有個關鍵,清朝自開國以後,從康熙時期到乾隆時期,期間一百多年雖然一直在開疆拓土,雖然規模不小,但是有兩個因素,客觀上使這些名將影響力差一些。

以漢武帝一朝對比,首先時間來說,西漢可以說在漢武帝時期疆域擴至最大,雖然西漢在漢宣帝時期各方面達到巔峰,諸如設置西域都護府,正式將西域納入版圖,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這都是基於漢武帝在位時期開疆拓土下水到渠成的成果。

漢武帝之西漢來說,他在位時期可謂是天翻地覆,開疆拓土最為突飛猛進,因此提起漢武帝一朝,自然是不得不提漢武帝的武功,而武功最高,自然意味著有著諸多影響大的戰役,而相應的那些名將自然存在感很高。

漢有霍去病,唐有李靖,明有徐達,清朝呢?

而清朝開疆拓土至巔峰,雖然康熙、雍正、乾隆帝時期都有開疆拓土行為,尤其是以乾隆帝時期來說,是規模相當不小的,但是一百多年的時間,相當來說時間線有些分散。比如人們說起康熙時期,不一定會說其武功,往往更喜歡的是九子奪嫡之類的歷史。說起乾隆帝,人們往往會說起他的治國理政,開疆拓土並非重點。

就算說起這些名將,如果我們說起諸如霍去病、李靖等名將,肯定會提其赫赫戰功。但如果說起清朝諸如年羹堯和嶽鍾琪這兩個名將,很明顯不一定會說其武功,而是聚焦於其他方面。諸如雍正帝與年羹堯的恩怨情仇相愛相殺,年羹堯之死到底是因為飛揚跋扈還是兔死狗烹呢。還有嶽鍾琪被雍正帝拘禁,是不是雍正帝為了使乾隆帝繼位以後,好放其出來拉攏人心做鋪墊呢?

而且歷經一百多年達到巔峰疆域,比之漢武帝一朝的集中武功來說,武功方面相對來說就分散多了,名將影響力自然低。

總結來說就是清朝的疆域突飛猛進持續了一百多年,時間過長,時間線分散,相對來說武功方面不太顯著。還有就是時間太長,意味著並非如同漢武帝一朝那樣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是一步步累積的,名將的影響力自然略差一些。

三、清朝晚期太過屈辱

清朝晚期遇到的是三千年之未有變局,加之其是固步自封甚至是坐井觀天,所以清朝面對西方列強可謂是屈辱至極的,這個想必大家都清楚。

在這樣屈辱的時代背景之下,名將,尤其是不能改變根本局面的名將,影響力自然差一些的。諸如馮子材這樣的名將,在那樣的時代下,也是蒙著一層暗淡的光。

而諸如左宗棠這樣的人物,則是更類似於一個文武雙全的晚清重臣定位,已經不是單純的名將可以概括的。

最後總結來說,清朝是有名將的,並且還是有不少的,但是影響力相對其他朝代來說,是略差一些的。

至於為什麼這樣呢,是因為最容易出現名將,並且是出現影響力頗大的名將的三個時期,清朝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其名將的影響力降低。或者說名將的另一重身份光芒更盛,諸如清朝開國諸王有不少可稱名將,但人們更多記住的是他們的藩王身份,所以清朝名將影響力較之其他朝代略低,因此自然給很多人一種清朝無名將的感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