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時家鄉的味道——凍米糖

兒時家鄉的味道——凍米糖

凍米糖

凍米糖幾乎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皖南地區,每家每戶必備的年貨之一。愛吃它,不僅它噴香甜脆,味美可口;更由於在那個年代物資匱乏,它解決了人們對糖的渴求,也陪伴我們度過童年。對於做糖吃糖的每個細節至今難以忘懷。

每當冬至前後,人們開始蒸糯米。我家有一隻特製的木質蒸桶,稱為“飯甑”,每次可以蒸二十來斤米的飯。人們把淘淨浸透的糯米置於飯甑中,架在鍋上,鍋內放水,大塊的柴添灶內,蒸至飯熟,香氣四溢,將其蒸熟後便可均勻攤在篾席或匾上,時值隆冬,將其晾透,凍上四天四夜,使飯粒減少粘性但又不可結冰,故稱凍米。

之後便是曬凍米。各家各戶在院子裡,展開篾席和匾,凍米在裡面攤開。我們則搬個小凳子,抱個火籃子,坐在冬日的陽光下,不時翻動飯糰、搓散,使飯粒各自散開;為防雞鴨或鳥雀啄食,我們小腦筋一動,做些順風旗(紙風車)、紙鳥、紙飛機、紙帶等懸掛在竹竿上,插在篾席和匾周圍隨風飛舞,嚇唬飛禽遠離別處,這招還挺靈,博得了大人們稱讚,我們也感到自豪。嚴冬的太陽遠離北半球,陽光強度弱,飯幹要曬半個來月二十天,直到它變得堅硬而透明,用牙齒咬飯粒時聽到“咯噔”的清脆響聲,便說明凍米已經曬成,可儲藏備用。

兒時家鄉的味道——凍米糖

曬秋

然後便是炒凍米了,炒凍米是將凍米炒膨脹。要說炒凍米可真是件有趣的事兒。事先需準備一些鐵砂,鐵砂是炒凍米必備的炒砂。還要準備一把大鏟、一面鐵篩。臨近年關時,切糖師傅就肩挑行頭,走村串戶,開始作凍米糖。各家就安排好在灶上放好行頭便開始動工,炒凍米。先試炒一小杯凍米,若膨脹的效果好,便全面開工;若不好,則說明凍米曬得不夠幹。但無論如何,我們都可以享受到凍米的滋味了。圍在大人周圍,眼巴巴地看著凍米和炒砂在的揮動下一起舞蹈,待到炒砂起爆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用鑊剷剷在鐵篩裡,篩出砂子,便是白白胖胖、噴噴香的炒凍米了。大人忙得不亦樂乎,小孩則每人抱一碗炒凍米幹吃,或像白糖一樣,用開水一衝,那便是無上的佳餚了,我們洋洋得意,無比滿足。

兒時家鄉的味道——凍米糖

製作工具

之後便是熬糖,做凍米糖。大部分人家飴糖是買來的,也有少部分人家是用麥芽自己做的。自家熬糖的時候,我依稀記得大人們把搗碎了的麥芽,放入一鍋一起攪拌,熬糖的時間很長,一大鍋的水要熬到快乾。待鍋中的水變得清澄透亮,形成糖稀時,便可舀起過濾並放在鍋中繼續熬,熬至糖絲起飛時,糖便熬成了。按需要放入凍米,隨時攪拌均勻(講究的人家,還會放入一些幹桂花、桔皮丁、紅綠絲等,吃起來別有風味)。這幾天不論大人小孩都從早上一直忙到深夜,奶奶總要嘆息柴不經燒,而童年的我們,卻是不在意柴火的,大把大把的柴火塞進灶堂內只顧自己玩。我們小夥伴們堅持不打瞌睡,所盼的是能喝上一小碗又甜又香的麥芽糖,吃上一個剛起鍋的凍米花拌糖捏的糖球,還有鍋底的糖鍋巴,才能安然入睡……凍米拌勻後,一位師傅早就在堂屋支起了大木板,上面放一個長方形的框,拌勻的凍米糖就倒在木框裡,鋪上油布,由一個師傅站在油布上踩,待凍米冷卻,糖也固化,油布一揭,木框一撤,兩位師傅便操起一尺來長半尺大刀,刀起刀落,便是一塊塊的凍米糖,這也是最考驗切糖師傅技術的時候,好的師傅,每片糖厚薄均勻,一掰即開,也不鬆散。

兒時家鄉的味道——凍米糖

切 糖

切好的糖需碼好,放整齊,裝進墊了草紙的“洋油箱”,才不至於走了風回了軟,這就是過年的糕點,正月裡還可以饋贈和招待親友;也是來年的零食,從冬天一直吃到初夏,保存得好的人家可以吃到暑假;可以充作農忙時的下午點心。我們孩子們,下午放學回家,肚子餓了拿開水在碗裡沖泡一紮,趁著凍米還沒軟,一口喝下,也是一種特別的吃法。即便是最窮的人家,一般也要切上兩箱糖,這似乎和蒸米糕、做年糕、醃鹹肉一樣成了一種民俗……

兒時家鄉的味道——凍米糖

凍米糖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後期,隨著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凍米糖也不斷地推陳出新:換成芝麻糖、花生糖、黃豆糖、煮谷糖、谷花糖、米花糖等。後來隨著市場商品的豐富多彩,做糖的人家少了,人們習慣於過年過節時買些糕點更加簡單,切糖匠也就消失了。今年回老家過年,母親拿出超市裡買的凍米糖,我自己吃它,也覺得味兒不如兒時的香甜可口。是凍米糖變味了,還是自己的口味變了呢?我不明白。也許童年時覺得凍米糖好吃,是因為沒有參照物可以對比;也許凍米糖並不是真的很好吃,關鍵是做凍米糖的這一系列過程中的每一個步驟都給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和諸多的渴盼,留下了有關童年的點點滴滴的回憶。


分享到:


相關文章: